• 求你刁难我

    求你刁难我

    14岁的赵欢站在老师面前,已经和老师个头差不多高了。不知道这是第几十次被叫到班主任的办公室,并且像这样直挺挺地站在老师的对面。

    一轮又一轮地被敲打着,赵欢无动于衷。不论你飞机轰鸣还是大炮滥炸,我自岿然不动。带着戏谑的眼神,赵欢偷偷地斜眼撩了班主任一眼,却不巧刚好碰对上对方的目光。

    结果可想而知。

    赵欢被勒令:①叫家长②写检查,全班同学面前宣读③写保证书,确保自己以后不上网吧,不玩网游,不和社会青年勾三结四。

    去你的吧!我什么都不想,我就想不上学。

    可是,爸妈那里过不去。

    其实,赵欢还有老师所没有掌握的情况。如果老师还有爸妈知道,该是怎样的雷霆震怒啊!

    偷偷上网的赵欢,居然做了一把英雄,这让他时常感谢上苍:老天啊,你还没忘了我!

    夜间,网吧里。一群年轻的网虫热火朝天地享受着。赵欢也身在其中。正玩三国游戏呢!眼看赵云孤身犯险,抢救幼主就要出来啦。又两员大将挡在了身前。赵云抖擞精神,挺枪拍马正要迎战。

    这时,赵欢听到旁边一阵喧嚷,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小混混和一个姑娘。姑娘的胳膊上,衣服上洒了好多汤汤水水,来一碗的桶面倒扣在姑娘面前的电脑桌上。小混混还在霸霸气气,嘴里还在不三不四。

    原来,那个小混混,不,其实也不算小混混,因为并不是人家找茬,是姑娘有错在先,转身时不小心碰到了刚端过来的的那碗面。

    游戏战场上走过来的赵欢,此时刚受激励的英雄气仍在。他挺身而出:对不起,都是我们的错!

    你们?小青年一脸疑惑:她是你马子?

    赵欢没有争辩。他主动说:大哥,我再去给你泡碗面,不,干脆我让隔壁给你做一大碗烩面。不要嫌弃,高档的,我也请不起。

    旁边,网吧老板也上前解劝。小青年最后仿佛很大度:给你面子!那快点儿!我是真饿了!

    好好,你稍等!赵欢一叠声地应着,快速给人家准备烩面去了。

    天已经很晚了,赵欢和女孩一同出了网吧。女孩告诉赵欢,自己是个美术生,刚刚参加了专业考试,想来这里放松一下,结果……

    最后,女孩很感激地把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告诉了赵欢,并再一次感谢后,他们分了别。

    哦!她叫杜纯纯。网吧这地方鱼龙混杂,不是她这种女孩该来的地方。

    后来,他们又有过几次接触,不是在网吧,而是电话上约定的时间、地点。女孩似乎比他心里成熟了一点。她曾多次劝诫赵欢,要有所追求,不要浑浑噩噩。赵欢的心里已经渐渐对一位女孩产生了好感。虽然那位女孩子并没有说什么。

    赵刚开始不满自己现在的生活。因为上学并不是他的强项,在学校他终于感觉到了压力:老师的,同学的。他总认为那些向他投来的目光带有鄙夷和不屑。这一点他已经无法忍受了。尤其是想到杜纯纯的时候。是啊,有谁不愿在自己仰慕的人面前,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人看。有句话叫:“女为悦己者容”,却不知男人为了女人也可以风里火里去闯。

    为了杜纯纯,为了得到美人欣赏,赵欢想退学。这才能扬长避短!

    赵欢决定退学了,表现得义无反顾。甚至此刻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句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为了心中的那点秘密,赵欢心里既悲壮又有几分甜蜜。

    想定以后,赵欢开始主动出击了:他要达到既退了学,又能给爸妈一个交代的战略目的,退学是迫于无奈。虽然爸妈会伤心些,但也会理智地接受现实,他们不会过分难为自己的。

    赵欢写了一封短信,让单老师在附近上小学的儿子把信拿回去,交给他。赵欢一再交代:把信拿好,事情办妥,我请你吃一星期的冰激凌!

    吃过晚饭的单老师,坐在书房里,书桌前摆着儿子刚交给他的信。左思右想,他为什么非让儿子当信使,莫非是在暗示:你不让我好过了,我也要搅得你心神难安!现在的小孩,可是人小鬼大,切莫引火烧身,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天,校园里,单老师碰到了赵欢。

    “赵欢!”单老师笑容可掬。

    “单老师好!”赵欢受宠若惊,心里无端猜想:大家都说老单不善,整天摆着一副包公脸,仿佛谁欠他二百黑馍钱。今天太阳打哪出来的?莫非事情有戏?

    “想什么呢?”,单老师依旧一脸笑眯眯。

    “没什么!”赵欢赶紧回答,还向老师笑了笑。

    单老师心里轻哼了一声:小兔崽子!还深藏不露呢!

    “那好!现在上我办公室去。”

    办公室里,赵欢和单老师两人。

    没有人说话,单老师在斟酌话语。赵欢在一边,战战兢兢。赵欢自打上学起,就对老师有一种莫名的畏惧。也许这是中国教育师道尊严的必然结果。赵欢这样,不是他的错。

    沉默了许久,赵老师终于开口了:赵欢!老师并不是对你有成见。老师盼望着班级的八十多个学生,个个成才。

    你自己,近一段确实过分了,又是翘课,又是上网。当然,我这里方法也有些不妥。以前的话咱就不提了,老师也不算后帐了。老师就问你一句话:能不能旧错不犯?答应了,一切我就不再追究了。

    鼓了鼓勇气,赵刚乞求:单老师,我真的不想上学了。求求你,给学校说一说,就把我开了吧!

    “真心话吗?”单老师似笑非笑!

    “真心话!”赵欢几乎要赌咒发誓了。

    “那好吧!我考虑一下再说!”

    还考虑个什么劲儿啊!赵欢暗自腹诽。却不敢明说,他默默地退出办公室,轻轻掩上门。

    此后好几天,单老师都没和赵欢说什么?赵欢的心如火烧一样,难受极了。他知道自己离开学校才是明智之举。在广阔的社会天地里,才是自己大展身手的舞台。可是,被开除也是这么难!他哪里知道,单老师怕他报复,已经不打算追究了。也就是说,他的那点小伎俩落空了。

    他真想大喊大叫:

    求求你,你们,刁难一下我,放了我吧!哪怕把我当个屁呢!

猜你喜欢
  • 一首《过零丁洋》,让后世人认识了宋末爱国大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过零丁洋》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文天祥心中坚持的大义,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人的一生有许多事情比生死更为重要。这位在南宋末年,风雨飘摇之时坚持大义,领...
  • 人们对于王安石的认识,大多数在于两方面,一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一是他在政治上的成就。文学上,他是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政治上他官至宰相,领导了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在诸多方面都取得如此成就,足以证明王安石此人的真才实学。王安石于天禧五...
  • 王安石是谁,想来现代人都不陌生。受过教育的人,对其更是耳熟能详。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王安石是一位大文学家,他的许多诗词以及散文都被收录在教材,或者是课外补充读物当中,以供学生们学习阅读。在历史课本上,王安石又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以及思想家,他...
  • 风流才子,才子风流,古代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大才子,除了才名远扬之外,同时相伴的还有许多风流韵事。才子风流,好似已经成为了定式,凡是有那么一点学名的人,大多都有一段风流艳事相伴。不管这事情是真是假,但是却总是有的。最显著的便是江南...
  • 公元1140年,辛弃疾生于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字幼安,号稼轩。小的时候受学于亳州刘瞻,长大之后因为金兵的不断南侵,感于山河破碎,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一年参加了中原起义军。初时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奉表南归。后因率领五十多人回杀叛徒张安国几...
  • 辛弃疾一生所作之词数目众多,不过大多数词作的主要内容传达的都是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斗争精神。辛弃疾是爱国大词人,这话并没有说错。虽说古代文人忠君爱国,是大多数君子都应该具有的品格,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并且将其做到极致的却并不多。而投降叛国...
  • 人们认识辛弃疾词人,大多数在于其词作。雄阔苍茫的词作风格,豪放派代表人物深深的印刻在人们身上。以至于后世人提起辛弃疾都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但却忽视了他实际上还是一位在沙场战斗的将军。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文官的升迁与品级往往高于武将,就算...
  • 公元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初任大名府推官,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随后历任河南推官、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官职,官至宰相,去世后被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南宋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后谥文定。苏辙与苏轼,...
  •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父亲。一门三苏,除了苏轼和苏辙,作为父亲的苏洵也在文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许苏洵的名字在后世没有苏轼的名声来的响亮,但是却也不能忽视他个人的才学和文名。作为一位历史名人,尽管没有自己的儿子出名,但...
  • 王朝云,字子霞,生于公元1064年,去世于公元1096年,为浙江钱塘人。王家贫寒,所以王朝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沦落在歌舞班中学习各种技艺。因为天生丽质,且聪慧异常,歌喉舞姿独绝,所以很快便打响了名声。另外王朝云本人气质出众,虽然游走在风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