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王

    清朝的康熙皇帝刚登基的时候,年岁尚轻,不少地方官欺他年幼稚嫩,肆意妄为,趁机大发民财。

    登州府有个负责征收皇粮国税的粮道,名叫福渊,他也不甘落后,利用秋季征粮的时机大揽其财。朝廷将登州府征粮的数额下达到他这里后,他大笔一挥,以防虫耗、鼠耗、雀耗、运耗等名目,将定额数私自翻了一番,这多出来的一番自然就落入他的手中。同理,下面负责收粮的粮长们也效仿上司,雁过拔毛,层层加码,你加一斗我加八升的,最后到了老百姓头上,每石库粮的实征数已经达到了两石八斗八。这样一来,登州府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后来,有个不肯同流合污的刚直官员,同情登州百姓之苦,秘密写了一个奏折呈给康熙,告了御状。

    康熙皇帝虽然年少,却深知官员腐败乃祸国之渊,看到这个奏折后,龙颜大怒,传旨召登州粮道福渊火速进京见驾。

    福渊接到圣旨,吓得他七魂去了六魂,瘫在当地死活爬不起来了。本来像他这种地方官员,能进京见驾是天大的福分,可是他心中有鬼,知道这次进京凶多吉少,轻则丢官,重则脖子上的脑袋难保。可是逃又逃不了,万般无奈,他只好带足银票,凄凄惶惶地奔赴京城。

    带银票干什么?打通关节呀!现在的路只有一条:请中堂大人鳌拜为自己撑腰,或许才能化险为夷,度过这一劫。

    其时,因康熙年少,先帝退位时,指令以太子少保鳌拜为首的几名朝中老臣辅佐康熙打理朝政。鳌拜受先帝所托,加上手握兵权,官居中堂,在当时权倾朝野,众臣无不巴结,就连羽翼未丰的康熙都怵他三分,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他自己这个皇帝也做不成了。

    福渊到达京城后,不敢耽搁,立刻到鳌拜府上求见。他深知自己这一次命悬一线,是死是活全着落在对方手上了,见面之后,也不敢保留,将身上所带银票一古脑儿全掏出来,跪在地上哀求道:“此次鳌大人若能相助,以后定当重报,鳌大人叫福某死,福某绝不敢活!”

    鳌拜看看银票上的数目,哈哈大笑道:“福大人言重了,既然福大人有事,我自不能袖手旁观。”他话锋一转,“不过……”

    福渊的心里“咯登”一下子,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以为他是嫌钱少,赶紧叩首道:“鳌大人请放心,小人在老家还有几处房产土地,容我回去……”

    鳌拜摆摆手,“我是说皇上对此事很是重视,你若想活命,须得以我所说,明日上朝之后,必须如此如此从容应对,方可保你性命无忧。”当即,他对福渊面授机宜。

    福渊听完后,将信将疑,“这样能行吗?”

    鳌拜自负地狂笑两声,牛眼一瞪,老气横秋地反问道:“你是信不过我鳌少保吗?”

    福渊心中一寒,赶紧垂首道:“小人不敢。”心里却仍是怦怦打鼓,忐忑难安。

    第二日,康熙命福源进殿。福渊上殿之后,扑通跪下,心里虽说有鳌拜打下的保票,仍是紧张得全身哆嗦,汗流浃背。

    康熙厉声问道:“福渊,你告诉朕,登州府今年粮食实征多少?进库数又是多少?”

    福渊马上听出来了:皇上肯定已经掌握了实情。吓得他牙齿打战,半晌不敢答话,生怕一句话答错脑袋就得搬家。他求救地望向站在附近的鳌拜。鳌拜冲他微一点头。福渊咬咬牙,这才道:“回皇上……”事到如今,他也豁出去了,就按照鳌少保昨天晚上的吩咐,毫不隐瞒,将库粮的实征数与入库数如实做了回答。

    康熙看他直认不讳,倒有些奇怪,质问道:“为何实征数比入库数多出近两倍?”

    福渊竭力镇定,答道:“回皇上,没有办法,今年的鼠患特别严重,仓鼠猖獗,库粮鼠耗数目惊人。”

    康熙闻听,冷冷一笑,“鼠耗?是仓鼠还是你们这些硕鼠?”

    福渊额上冷汗直流,他也不敢伸手去擦,装作没听明白皇上话里的意思,答道:“是仓鼠,现在这些仓鼠都吃成硕鼠了。”

    康熙一拍龙案,怒斥道:“事到如今你还敢狡辩?都是你们这些官仓硕鼠,为中饱私囊,胆大妄为,败坏我大清朝的清誉,不杀难对登州百姓、天下百姓交待。来人!”

    福渊不由魂飞魄散,伏在地上磕头如捣蒜,“皇上饶命……”

    就在此时,鳌拜干咳一声,大声奏道:“皇上且慢。”

    康熙不满地看看鳌拜,脸色缓和下来,和颜悦色问:“鳌中堂有什么事情?”

    鳌拜指一指瘫在地上的福源,说:“皇上,福大人所言不虚,据臣所知,今年鼠患确实特别严重。”说着,他从怀内掏出几张奏折,表情痛心疾首:“说来此事都怪我,这些都是最近各地送来报告闹鼠灾的奏折,我怕皇上您为这些小事烦扰分心,所以私自扣下了。现在听福大人这么一说,没想到鼠患竟严重如斯,唉!看来是老臣我失察了。”

    康熙不由暗皱眉头,他心如电转,知道鳌拜定是吃了福源的好处,这才弄些假奏折来替他说话。他脸上不动声色,道:“鳌大人不必自责,这鼠患之事,还须查明后再定。”

    鳌拜见他言语间摆明还是不信,一使眼色,他的同党心领神会,又有数人站出来,纷纷启奏道:“皇上,此事千真万确,臣等亲见鼠患严重,臣等的家中也是老鼠横行成灾。”

    鳌拜步步紧逼,鼓着牛眼盯着康熙道:“皇上,你现在终该信了吧?”

    大殿上的空气有些紧张,康熙权衡一下形势,看来今日鳌拜一定要为福渊开脱,自己若再坚持势必与他闹翻,此时自己羽翼未丰,还不宜与对方翻脸,且退让一下,给他个面子吧,当即哈哈一笑:“怪不得呢,昨天我还看见宫中御猫叼了一只老鼠,看来这鼠患是闹到宫里来了。”

    满殿大臣都是一怔,知道皇上向鳌拜让步了,赶紧随声附和道是。鳌拜环顾左右,脸上得意洋洋。瘫在地上的福渊心头一松,知道化险为夷了,这才敢擦擦脑门上的冷汗,忽然觉着胯下凉飕飕的,竟是刚才吓得小便失禁。

    康熙心头恨极,他看着满脸狂喜的福源,就这么放过他心里着实不甘,突然间玩心大起,强忍住笑,道:“福大人,你起来吧,虽说是鼠患所至,但你身为粮道,有责任灭鼠除患,何以竟让仓鼠成灾?朕今日就割去你登州粮道之职,封你为猫王,统领群猫,负责天下灭鼠之事,务必捕尽天下硕鼠!”

    “猫王?”福渊一听,哭笑不得,一张脸顿时像给人揍了几拳似的,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就这副苦丧模样,还得趴在地上连连磕头谢主隆恩,山呼万岁。从地上爬起来后,“猫王”扭扭捏捏,满脸尴尬,不敢接别人的目光。大殿内窃笑声响成一片,偏有那不识时务的,一本正经地上前恭喜:“恭喜福大人、贺喜福大人,福大人好福气,因祸得福,也封王封侯了。”“猫王”满脸通红,恨不得地上有道缝能钻进去。

    康熙真事似的,又道:“既是猫王,手下岂能无兵无将?朕就赐你御猫一对,用以捉尽仓中硕鼠。还有,以后若鼠患不除,朕可要拿你试问。”

    福渊只得再次磕头谢恩。

    康熙看了一眼满面骄横的鳌拜,又看看嘻嘻哈哈的众臣,面色陡寒:“传旨下去,各地全力灭鼠,若再有以鼠耗为名滥加滥收皇粮的,朕绝不轻饶!”

    当即,康熙命人到后宫捉来一对御猫,福渊恭恭敬敬接过。那猫认生呀,可不认他这个钦封的猫王,在福渊怀里又是挠又是抓,挠得福大人脸上、胳膊上一道道的血丝。这可是御赐的宝贝,福渊不敢造此,心里虽然恨不得摔死这长尾畜生,可还得笑脸呵护,左一只右一只,跟抱祖宗牌位似的,小心翼翼退出了宫。福渊出得宫来,禁不住仰天呼了口长气,百感交集,不知是该大哭还是该大笑。此行虽说是丢了官,不过好歹保住了性命,算是死里逃生,心里的欢喜毕竟多过了失落。

    福粮道被皇上封为“猫王”的事不久就天下尽知,成为大家笑谈的同时,众官吏特别是众粮道心里也不免惴惴,人人自危,再也不敢在“鼠耗”上做文章。至于雀耗、虫耗啥的,也跟着降了下来,因为有福粮道做榜样,大家生怕哪天皇上一个高兴,也封自己个“鸟王”“虫王”啥的,那可够光宗耀祖的了。如此一来,天下百姓的粮赋一时竟减了许多。

    几年后,康熙羽翼渐丰,设计除掉了大奸臣鳌拜,鳌拜的党羽也下狱的下狱、砍头的砍头。有一天,康熙心血来潮,想起了当年逃过性命的“猫王”福渊,就差侍卫赶到登州府查查这个鳌拜的余党如今何为。

    侍卫赶到登州后,经多方打听,在僻静处找到了一个不大的庭院。一进门,侍卫吃了一惊,只见庭前廊下、窗台房檐,到处是猫,或大或小,或黑或白,不下百只之多。

    听见有人进院,房门一响,从屋里出来一个红光满面的老头,双肩上各趴一只肥猫,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猫王”福渊。他双肩上的那两只猫,也正是当日康熙所赐的御猫。见到福渊出来,院中众猫蜂拥而上,围着他上窜下跳,亲热无比。福渊一声轻喝:“去!”众猫甚是听话,快速散开。福渊又对肩上双猫道:“福气、福财,来客人了,下去!”两只御猫“喵”了一声,不情愿地跳了下去,懒洋洋地走开了。

    福渊脸上神采飞扬,俨然猫中之王!

    侍卫见状,没有难为福渊,回报康熙后,康熙很是感叹,也不再追究其往日罪过。后来,他御笔亲书“猫王”二字,令人做成金字匾额,送到登州,挂到了福渊的宅门之上。从此,登州府就多了一处“猫王”宅,后来,就有了这条“猫王”街。

猜你喜欢
  • 西汉的时候有一位辞赋家,叫司马相如。他自幼好学,会击剑,会抚琴,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写诗写赋,他写的《子虚赋》、《上林赋》等都在当时流传一时,是一个满腹诗书的风流才子。因此汉武帝很赏识他,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做官。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大臣唐蒙...
  • 唐睿(ruì)宗时,有个叫陆象先的人。他为人宽容,才学很高,办事干练,素有威名。有一年,陆象先出任益州剑南道按察使。到任后,对百姓十分宽厚仁慈。即使对于犯罪的人,也不轻易动刑,而是讲道理以德服人。他的助手司马韦劝他说:你应该用...
  • 春秋时期,楚灵王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的弟弟公子弃疾。公子弃疾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的军功。为了表彰弃疾建立的功勋,楚灵王把蔡国的大部分土地赐给他,并且封他为蔡公。但是过了不久,楚灵王又感到不太放心,特地派人把大夫申无宇请进宫来请教。楚灵王问...
  • 西汉时期,统治者横征暴敛,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他们纷纷举行起义,自立旗号,攻打城池,夺取粮仓,释放死囚,杀官员,在乡里抢劫富豪,救济贫民,响应者不计其数。起义震惊了皇帝,他急忙派重兵前去镇压。然而,起义的队伍却越战越勇,有不可阻挡之势。...
  • 西晋初年,朝中有位大臣名叫满奋。他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体格似乎很健壮,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生来体弱,尤其怕冷。每当冬天来临,京城洛阳北风呼啸,雪花纷飞时,他就整天待在家里。在这些寒冷的日子里,他住的房屋不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而且还要挂上厚厚的...
  • 秦始皇是我国的第一个皇帝,可他只当了十二年的皇帝就死了,把皇位传给了二儿子胡亥,也就是秦二世。秦二世当了皇帝,和他的老爹一样横征暴敛,老百姓的生活很困难。大家再也活不下去了,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率先在大泽乡造反,天下群雄纷纷响应。项梁...
  •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的宋国。宋国的司马华费遂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华驱、华多僚和华登。人说多子多福,可惜华费遂这仨儿子,净给他添乱了,因为他的三个儿子一向不团结。其中华多僚最爱挑事儿,偏偏宋国的国君元公最信任他,华多僚就使劲在元公跟前说自己两个...
  • 西汉时,原来齐国临淄这个地方有个人,名叫主父偃。他早年曾学习纵横术,后为纵横术没什么用处了,便开始学习《周易》、《春秋》等儒家学说。大概因为半路出家,修养不够,所以受到当地儒生的排斥。汉武帝初年,主父偃听说大将军卫青爱惜人才,就长途跋涉,来...
  • 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是邻国,越国趁着吴国忙于进攻楚国而经常出兵去袭击吴国的边境。吴国被惹烦了,就出兵讨伐越国,不料却吃了败仗,吴王阖闾也因为受伤而死去。他的儿子夫差继承吴王之位后,为报父仇,励精图治,后来大败越国,并乘胜攻入了越国的都城。越...
  •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范雎(jū)的人,因为家境贫穷而在大夫须贾门下当食客。有一次,范雎跟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非常欣赏范雎的才华,就暗中送他许多金银珠宝。虽然范雎婉言拒绝了齐王的礼物,但是须贾仍然怀疑他与齐国有勾结。所以回国之后,须贾就向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