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的取舍

    罗丹是法国著名雕塑大师,曾应法国作家协会邀请为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塑像。

    接到这个任务罗丹有些为难,因为他知道巴尔扎克是著名的文学泰斗,举世闻名,可他长得很丑,不但又矮又胖,而且肚子很大,怎么样把巴尔扎克塑造得完美一些,而又不失他本来面目,给人们以永久的纪念呢?为此,罗丹伤透脑筋。经过权衡,他决定实事求是地为巴尔扎克塑像,以真实外貌雕塑巴尔扎克,只在形态上做调整,主要突显出他的精神美和内在美。

    设计定型后,罗丹便着手动工。罗丹把巴尔扎克的雕像设计为这样的一个姿态:身披睡衣,双手叠在胸前,昂着硕大的头,眼睛注视着人间,像是在思索又像在蔑视。原来预定雕塑时间为一年半,结果却整整用了七年才把雕塑完工。罗丹在雕塑完巴尔扎克像之后曾让自己的学生观看,找出雕像的不足之处。学生们看到老师的作品纷纷赞叹不已,认为这座雕像十分完美,尤其雕像的双手简直达到无可挑剔的地步。

    “这双手老师雕刻得太精致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完美的手。”听着学生们赞叹,罗丹仔细观察雕像的双手,他越观察越觉得这双手确实很完美,是整个雕像最突出的部位。只是在观赏雕像时,注意力不由自主集中在这双手上而忽略了整个雕像,起了喧宾夺主的作用。

    罗丹越看越别扭,举起斧子把那双完美的手给砍掉了。学生们发出惊呼:“老师,这双手雕刻得这么完美,您为什么要砍掉它呢?简直太可惜了。”

    “我之所以砍掉这双手,就是因为它太完美,有它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使这座雕像失去真正的意义。我雕塑的是一座雕像而不是一双手。一件真正的艺术品不能出现部分比整体更重要更突出的现象。我砍掉双手为的是突出整个雕像的意义。”

    听了罗丹的话,学生们恍然大悟,但是法国作家协会无法接受罗丹的做法,他们竟然否认曾向罗丹订制过雕像。罗丹非常痛心,因为没有人理解他,但他毫不屈服,认定真理不会灭绝,迟早会有人承认他的雕像,更会理解赞同他那种求真的观念。果然,罗丹去世后,人们开始理解并接纳罗丹的雕刻真理,把那座残缺的巴尔扎克的雕像誉为珍品而收藏。

猜你喜欢
  • 虎妈霸气教子 生存比考大学更重要 小尼名叫尼格买提热合曼,1983年出生在乌鲁木齐市一个维吾尔族家庭,他的父亲原是新疆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母亲曾是新疆歌舞剧团的歌剧演员、新疆电视台译制导演。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尼格买提自幼是个...
  • 1。母病危,儿回家 老李家有三个儿子,平常都在外地。这一天,左邻右舍们发现,这三人居然齐刷刷地都出现在了家里,便觉得不正常。果不其然,第二日便有人爆料:老李的老婆李老太被检查出了肝癌,这三个孩子是回来看望自己母亲的! 要不是...
  • 石头村根本没石头,除了村主任王石磙家门前有两个圆石头外,方圆二十公里内全是红土和沙砾。 王家的那两个石头,天生像两个大石蛋,是石磙的祖爷爷从大龙山上弄回的,准备做石磙用,但不知何故竟没做成。放在那里经受时间的磨砺和风吹雨打日头晒,过去现在...
  • 一个陌生来电 少年的真实身世浮出 谁知,2013年8月,已从医院退休的黄翠芬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说她叫廖静然,是唐山遵化一家食品有限公司的老板娘。廖静然说她多年前曾在唐山妇幼保健医院引产过一个孩子,她断定孩子...
  • 李晨旭开了家火锅店,起初生意不错,但最近几年附近开了不少火锅店,竞争激烈,加上食材价格飞涨,李晨旭的生意没有以前好做了。 正找寻点子开源节流时,有人上门推销人工香油。这种香油当然不是用粮食磨出来的,但香味十足且成本很低。香油是火锅...
  • 孙子溺亡 外公成了戴罪之人 田传成是川东达州人,50年代当兵去了朝鲜,成了一名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人。十多年前从外贸公司退休,妻子周蔓容是位退休护士,夫妇俩育有一儿一女。长子田建在达州钢铁总公司开小车,女儿田莉梅在一家保险公司任...
  • 面点师 李岚是个女老板,住着别墅,还养着一条大狼狗。李岚的儿子小宝刚上初中,特别爱吃大肉包。可是,李岚有洁癖,总觉得外面的包子不干净。于是,李岚在家政公司挑了一个面点师。面点师姓赵,是个中年妇女,长得十分面善,李岚觉得很有眼缘。当...
  • 女儿出嫁的婚礼上,新娘的父亲虽然万分不舍,但仍然挽着女儿向前走去,直至将女儿的手交到另一个男人手上,然后,自己偷偷成为婚礼上哭得最伤心的人,这样的画面时常让人动容不已。可是,对于美国加州男子吉姆泽特因来说,他想经历这种辛酸和感伤的机会都...
  • 男孩有点烦 爸妈变古怪究竟为哪般 2014年新年,18岁的沈阳男孩窦峰高兴地和父亲窦克凡去看望爷爷奶奶,妈妈郑琳有事晚些到。路上,有16年驾龄的爸爸开车竟走错了路,窦峰觉得好生奇怪,他一脸坏笑地调侃道:老爸,你号称活地图,犯...
  • 第一次换肾失败 儿子浪费了母亲的肾 惊闻这一噩耗,丁俊峰当天就昏迷了,随之马上住进了医院。醒来后,他躺在南阳市中心医院的病床上,母亲捏着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书。一家三口从医生那儿得知,尿毒症唯一的治愈办法是换肾。之后,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