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最著名的女人

    西伯特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儿女。她去世时孑然一身,只有一只名叫“母夜叉”的吉娃娃狗陪她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不愿平庸度过一生

    西伯特老家在克利夫兰。早年就读家乡的凯斯·西储大学,三年级时因父亲病重而辍学,没拿到文凭。

    1954年,26岁的西伯特开着一辆破旧的斯蒂旁克汽车,兜里装着500美元,一路颠簸到了纽约。她心中的“圣地”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十几岁时,她跟随家人参观过那里,交易员们大呼小叫的情形让她热血沸腾。从那时起,她就立志要到华尔街闯荡一番。

    不过,西伯特在华尔街的第一步就受挫了。她说:“我去美林证券公司求职。他们问:你有大学学历吗?我说没有。他们说:没学历,没工作。我又去贝奇公司。他们问:你读过大学吗?我说:读过。”就这样,她蒙混过关,得到了这个小经纪公司实习分析员的职位,薪水只有每周65美元。当时,她还有一个机会,去一家公司当出纳,每周薪水75美元,但她咬牙选择了前者。她宁可放手一搏,也不愿平庸度过一生。

    那时,华尔街是男人的天下,没有人把这个小姑娘放在眼里,甚至没有人告诉她,纽交所的股票交易厅一楼就有女厕所。她不得不每次都爬到6楼去上厕所。当时纽交所的7层餐厅没有女厕所,西伯特忍耐了几年,后来终于忍不住了,跑去告诉纽交所主席,他要是再不给7楼建一个女厕所,她就要“在这里装一个活动厕所”。后来,纽交所主席妥协了。西伯特在传记《改变规则》中回忆:“自幼年以来,我的如厕问题从未像那次那样广受关注。”

    “裙子入侵交易所”

    在华尔街闯荡,最让西伯特感到痛苦的是男女间的不平等。她后来说:“我不得不多次换工作,因为他们付给男同行的薪水是我的两倍。”有一次,她寄出了求职简历,却杳无音讯。朋友建议她署名时把女性化的名字缩略为字母,只把看不出男女的姓氏写全了。结果,简历投出后,她马上被雇佣了。当时,华尔街有个华裔投资家蔡至勇,和西伯特关系不错。有一次她问蔡至勇,怎么才能找到“和男人薪水一样多的工作”。蔡回答说:“别异想天开了!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在交易所买个独立交易席位,为你自己工作。”

    看似玩笑的对话,却让西伯特“开了窍”。1967年,她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开始争取独立交易席位。当时,纽交所共有1365个席位,全部为男性垄断。西伯特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一家公司同意转让席位,却开出了44。5万美元的高价,创下当时的最高纪录。西伯特没有太多积蓄,不得不找银行贷款30万美元。但银行提出了苛刻条件。折腾了将近一年,就在她即将绝望时,接到了大通银行的一个电话。大通银行总裁戴维·洛克菲勒知道了她的故事,大为感动,亲自拍板给她贷款。

    她的成功也引来男人们酸溜溜的反应。有一份报纸在报道她时,标题是“裙子入侵交易所”。还有一位男同行调侃说,女性在挑选理想投资对象方面有“天然优势”,因为她们“把那么多的时间都花在设法控制自己的丈夫上”。

    一生未婚慷慨助人

    直到80多岁时,西伯特仍在工作。她的办公室在曼哈顿中城的第三大道上,是一栋红色的高层办公楼,外号“口红大楼”。她办公室里的电视机总在播放金融节目,墙上挂着很多镜框,有的装着报道她的杂志文章,有的装着她与多位美国总统的合影。显然,她为自己的一生感到骄傲。

    然而,她为成功付出的代价也是外人难以体会的。她一直没有结婚,甚至没什么像样的恋爱经历。晚年时,她曾对媒体说:“(婚姻)非常困难。除非你找到一个人比你厉害得多,或者他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圈子里,否则的话,当你比男人赚钱更多的时候,他们就变得非常敏感。”这种情况,其实直到今天也没有真正改变。华尔街的女强人们要想拥有一段如意的婚姻,往往比男人更困难。

    西伯特没有对外公开自己的个人财富。在富豪云集的华尔街,她算不上特别富有,却以慷慨著称。1990年,她创办“西伯特企业家慈善计划”,宣布将公司从事证券上市业务所得的一半利润捐给慈善机构。

    《华尔街女性》一书的作者费雪说,正是在西伯特的鼓励下,很多女性闯进了华尔街。“上世纪70年代,女性可以成为华尔街的专业人员,这个观点对美国公众和华尔街而言都是难以想象的。”西伯特一直活跃在国际妇女论坛等非营利组织,不断鼓励有志于金融事业的女性投身华尔街。正如人们评论的那样:“她总是把门推开,然后设法让门一直开着,这样后来人也可以进来。”

    人物简介

猜你喜欢
  • 我打工的地方离老家七十多公里,坐车的话只需要一个多小时。但我却不常花一个多小时穿越这段距离回家,通常的理由是太忙,而最深层的原因,却是觉得回老家没有什么事可做。最初几年,每逢周五,一大早第一个打来电话的必是父亲,他的每一次通话都非常简洁:“...
  • 在早市上看到一对母子,年迈的母亲带着中年智障的儿子蹲在地上卖菜。智障的儿子总是横七竖八地将菜塞在重复使用过的旧袋子里,他脸上堆满了笑意,看着母亲称菜、收钱。后来好久没看到他们,就在我快要遗忘他们的某个早上,又在街角瞧见那个小摊。儿子眼神呆滞...
  • 我与老公结婚七年了,他总是惯着我,洗衣服、做饭、收拾家务样样都被他包了下来,生怕我累着,但是久而久之,不安分的我对婚姻对目前的生活感到了厌倦。一次我故意找茬,本来是我不对,看着他那一言不发可怜的样子我本想和好的,可是话一出口却变成了“我们离...
  • 那个叫做赵家峪的村子实在是太小了,女孩趴在地图上找了好长时间,才终于确定了它的大体位置。之所以说是大体位置,因为她只能确定赵家裕所在的那个县的位置,那是一片大山所在的地方。她在那个县城的名字上用铅笔划了一个圈,洪磊说过,那个叫赵家裕的村子离...
  • 1990年,我在家乡县城文联工作。说是工作,其实是文联关心我这个农村作者,给我腾出一间房子,让我既搞创作,兼看文联小院。那时,我因一篇小说被转载和改拍电视剧在家乡已小有名气,但还从未在全国名气大的刊物上发表过作品。那是一种埋在心底很久的祈盼...
  • 毒毒的日头在青石磙上转,青石磙跟在老黄牛的屁股后头转,老黄牛绕着父亲转,父亲在谷场中间转。吱吱呀呀地一圈圈转下来,一场谷子也就辗好了。父亲紧了紧手中的牛绳,嘴里发出“挖”地一声叫。父亲一叫,牛不转了,石磙也不转了,只有儿子还在转。儿子举着连...
  • 4月20日,雅安庐山县发生7级地震后,在为雅安祈福的同时,位于黄海县城闹市区的华盛投资有限公司立即组织员工为地震灾区捐款。员工们积极响应纷纷参加到捐款行列中,不少经过的市民也加入到捐款队伍中。没一会,三张会议长条桌上的四个捐款箱前就挤满了人...
  • 当我遇到她的时候,她20岁。那时我们在坐落于越南高地上的彻悟寺院里。当时正是越法战争期间,很多人处于垂死的边缘。当时我的一位师兄刚刚遇难。当我踏着台阶回寺院的时候,我看到一位比丘尼独自站在那儿,凝望着附近的山峰。看到她那样静静地站在那儿,我...
  • 不想爱情越走越淡,越走越荒凉。所以我,一个人睡。对蓝的那种感觉,比起爱情,总是少点什么\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和源已经没有对白了,连吵架都懒得开口。关系是一天一天变冷的。像一杯渐渐冷却的茶,失去的温度是当初的狂热,偶尔在某个凝思的瞬间,...
  • 没有人知道,在我清纯的眼神下藏着多么深的心计,我毫不费力地用一身素洁的棉布长裙取代了他身边那个花枝招展的女孩。(一)“夜深人静的时候,扪心自问,躺在你身边的这个男人究竟还是不是心中最爱的那个。”因为这样一句出现在某畅销小说封面上的话,让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