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色浪漫

    她骑着车,穿行在麦浪中。滚滚的麦浪,如同此起彼伏的波涛。她恰似一叶小舟,游曳在热夏的碧波荡漾中。

    她轻轻踩着车,缓缓前行。她的耳边回响着清脆稚嫩的童声:麦老师再见!麦老师,我爱你!不是一声,是一声接着一声,一片接着一片,此起彼伏着,像眼前的麦浪。孩子们哭了,她也哭了,泪水成溪。她想放声大哭,但她是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她不能哭得一塌糊涂。所以她没有哭出声来,她的声音在胸腔里鸣响。

    她和山村的孩子们打交道四五年了。她喜欢孩子们的声音,喜欢那一声声的亲切,喜欢那一声声的期盼,如同一首儿歌,清脆如铃,纯净如月,甜美如蜜,稚嫩如水。

    她不姓麦。她怎么姓麦的,不记得了。她只记得,刚到幼儿园做教师的时候,有个知心姐姐对她说,你真漂亮。她笑笑,我皮肤黑。知心姐姐说,不是黑,是麦色,小麦的颜色,多浪漫多喜庆的颜色啊。知心姐姐就叫她小麦,接着家长们叫她麦老师,继而孩子们也叫她麦老师了。

    但是,这美妙的童音,亲切的称呼,从此只能在梦里流连了。她的车速慢下来,将车子停下,站在路上,对着麦穗发呆。麦穗鼓鼓的,像身怀六甲,就要分娩似的。她剥开一粒,放在自己的手臂上,麦粒和手臂的色彩浑然一体。

    她是在山村长大的,她不舍得离开山村。

    可是,她要离开了,哥哥让她去南方,还是做幼儿园老师,那边的工资是山村的三四倍。她不舍得离开,可父母和哥嫂们都让她去,她不得不辞了这里,明天就去南方了。

    对着麦浪,她怔着,暇思着,耳边是连成一片的呼唤。这回,她再抑制不住,向着田野大哭。

    她进了南方的幼儿园,带小班。又回到孩子们中间,她好似一尾鱼,在水中尽情嬉戏。她相信她很快就能和这里的孩子及家长们打成一片,找回失去的童话世界。

    但事情并非她想象的那样。她是作了许多努力的,然而这里的孩子与山里的孩子不同,家长与山里的家长也不同。孩子们不叫她麦老师,叫她老师。家长们也不叫她麦老师,也不叫小麦,叫她小黑。起初她没听懂,以为叫小麦,后来才听出是小黑。为什么叫小黑呢?她问同事艳艳,艳艳说,大概因为你长得黑吧。嘻嘻嘻,她笑,笑得心痛。她知道自己黑。记得在山村时,家长们和她比黑,说我们才黑呢,你不黑,你看上去又健康又漂亮。

    学校里排舞蹈,没安排她参演。那时在山村里,她是台柱子,表演的舞蹈令家长和孩子们赞不绝口。可在这儿,别说是台柱子,连参演的机会都没给她。她太黑了,她知道。她的同事个个唇红齿白,没她这么黑的。她们跳的舞时尚,活力,具青春气息。

    她的普通话不算差。但艳艳提醒她,说话柔点,学学这儿的普通话。这儿的方言很柔,这儿的普通话带着地域特色,很好听。这里的家长说你的话虽然标准,但不好听,怕小孩模仿了你的话;更担心你的话太硬,声音大点儿会吓着孩子。她明白了,难怪学校安排她的课很少呢,是家长们不太愿意。

    夜里,她第一次捂着被子哭了。她一时找不到北。在山村时,没人介意过她的黑,也没人介意她的普通话。山里的家长和孩子们都喜欢她,爱看她跳舞唱歌,因为她对孩子们好,和家长亲。她在家长们的眼里,是最漂亮的,有说像黑牡丹,有说像黑郁金香。她们不太会比喻,只能用有限的并不恰当的词汇来赞美她。她也一度以自己的肤色骄傲。她的肤色有着浓郁的乡村色彩,她属于山村。

    她开始怀念山村,怀念那些美好而浪漫的时光。多少回她在梦里,梦见了山里的孩子和家长,梦见自己为他们跳舞,赢来了喝采和掌声。多少回她在梦里,梦见孩子们来南方找她了,要她再回到那个小山村。等醒来时,她的枕巾湿了一片。

    她开始动摇了。她感觉自己的内心有一片天空,两股气流在涌动,一股寒流,一股暖流。暖流来势凶猛,几乎占据了她的整个心灵。寒流步步退让,快要从她的内心消失了。她知道,现在,只要来自暖流方的任何力量,都会将她卷走。

    不久,她收到了一份快递,来自小山村的,里面有许多稿件和照片。她看着,哭着。她没看完,就放声大哭了。

    她走后,家长和孩子们十分想她,更有孩子们夜里哭醒了,说想麦老师。最后,园长开了一次座谈会,题目是:麦老师,我们想念你!家长们之前写好了发言稿,在座谈会上发言。孩子们一字一句地表述,说出心中的思念。在场的大人孩子都哭了。园长将现场拍了下来,将稿件和照片一并寄了过来。

    暖流占据了她心灵的全部。她再也无法控制。她回来了。

    当她出现在山村幼儿园时,孩子和家长们把她围着,抱着,哭着。

    麦老师,我们想您!

    多么熟悉而甜美的称呼,她感动得唏嘘不已。她知道,她属于他们,属于小山村。小山村是她的土壤,孩子们是她的水源,离开他们,她的生命便没了意义。

    当《种太阳》的音乐响起时,她的麦色脸庞,像黑牡丹,像黑郁金香,照亮了无数双眼睛。而无数张笑脸,更衬得她的麦色脸庞熠熠生辉,充满着乡村的浪漫和快意。

猜你喜欢
  • 封建社会,官逼民造反的事时发生。善良的人们为了平安无事,受人欺凌也忍气吞声。即使在这种情形下,专制的官府也不放过任何一次剥夺的机会,硬把人们推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境地。梁山好汉马麟就是在受尽了迫害之后才毅然投奔到梁山的。在建康府番子营里,有...
  • 在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一名医生的作用是谁也取代不了的。可是,如果说一个兽医在那种条件下起着举足轻生的作用,你肯定不以为然,认为那简直是天方夜谭。而在水泊梁山,这的确是真的。因为在梁山一带长期流传着神针”兽医皇甫端医术高明,战前医...
  • 水泊梁山聚集了天下无数能人志士。除了能征惯战的仗义之士,也汇集了许多名医高手。安道全的妙手回春之术更是让义军将领刮目相看。他不光是医术堪称高手,有手到病除的本领,而且还有极高的智慧。梁山泊相传已久的他巧治铁牛之病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一点。水泊梁...
  • 丑坝靠大江,出得俊儿郎;官府逼民反,孟康上梁山;这是流传在江苏仪征地区的一首古老民谣。仪征,古称真州,又名真定州,位于长江北岸,扬州西边,与镇江仅隔着条长江。这儿靠京杭大运河又很近,乃是水陆交通要津。仪征的瓜洲渡口更是天下闻名。宋徽宗宣和年...
  • 梁山正西有两座相对的大山,南边叫凤凰山,北边叫龟山。相传,母夜叉孙二娘和她丈夫菜园子张青的西山酒店”就座落在龟山脚下。夫妻俩专门探听消息,接纳八方豪杰上山。这里距梁山只有一箭之地,山下是一片汪洋。一天上午,孙二娘正收拾店房,忽听...
  • 《水浒传》这本书把孙二娘说成是坦胸赤膊,开黑店卖人肉包子的母夜叉,这可是天大的冤案。其实孙二娘长得很美,毫不轻佻,她没有无故杀人,更没有用人肉去蒸包子。孙二娘的家在樱桃园,父亲名叫孙成,老人养了两个闺女。大闺女本性柔弱,遇事让人三分。二闺女...
  • 在沂水城东的山岭上,有一片碎砖乱瓦,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孙二娘开的孙家店。有年纪的人还分得出哪是后院,哪是前厅,说得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好象孙二娘刚搬走不久。孙二娘生就一副菩萨心肠,总喜欢接济穷人,附近谁家揭不开锅,她送升米去;谁家有什么难事...
  • 《水浒传》里的孙二娘虽说是个女流之辈,却也能狠下心来,作出一番不让须眉的为人称快的大事。你听说过孙二娘巧施妙计,借刀惩恶霸的故事吗?那是孙二娘在沧州道开店的事。孙二娘的三家店后有个张庄,庄上有个人送外号马大蝎的大恶霸。孙二娘决心惩治惩治这个...
  • 梁山英雄中以男性居多,仅有几位由帼女子。孙二娘便是其中之一,但这个孙二娘却常在众位好面前声称自己也是一位汉子”。她做事说话风风火火,直来直去,果断利索,也像个男人。被人称为母夜叉”的孙二娘为什么说自己也是好汉&rdq...
  • 《水浒传》中,施耐庵把武大郎写得身材短小粗壮,相貌丑陋无比。但谁又能想到相貌堂堂的武大郎却背上了这千古奇冤的悲剧呢?武大郎窨是什么样的人物,性格、才能如何?这里有一个真假武大郎之说。大宋哲宗末年,河北清河县有个武家镇,有一家员外叫武德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