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鹭王国”年赚400万

    花光家底,要让2000亩荒地变“天湖”

    梁焕林回村后,看到当地烂柯山下的一块荒地,就动心了。这里放眼望去十分荒凉,光秃秃的连一棵树都没有。他觉得这样荒废太可惜,于是决定把它打造成一片美丽的原生态湿地。衣锦还乡的他本是乡亲们眼中的佼佼者,可听说了他的想法后,大家都觉得他“简直就是个傻瓜”。

    就这样,这片没人要的荒地,梁焕林一口气承包了2000多亩,然后调来挖掘机,开始挖湖养鱼做农庄。令村民吃惊的是,一天仅柴油费就要花掉2000多元,大家觉得他花钱如流水。可这并不是梁焕林唯一的惊人之举,他又在沙埔镇典三村文庆塱,花30多万元租下700多亩鱼塘,与他这块荒地距离不远。为什么又要单独租鱼塘呢?人们迷惑不解。

    原来,梁焕林要养一种小时候吃过的很特别的鱼。那是1973年的一个星期天,一个同学拿了一条鱼来学校。他们11个同学吃了一条“文庆鲤”,一人吃一点,那种鲜香简直无法形容。它是水域3000亩的文庆塱独有的品种。因为水质、土壤和食物的不同,它有着独特的口感。那时的文庆鲤平民百姓根本吃不到,全部都是出口。

    梁焕林介绍说,文庆鲤素以“身娇肉贵”闻名于世,因鱼侧腰长有闪闪发光的金线,游动时金光闪动,又称“金线文庆鲤”,早在清光绪时期就是贡品,被称为“岭南第一鲤”。70年代初,文庆鲤更是作为国宴名菜款待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和埃塞俄比亚赛拉西皇帝,并作为出口水产品,远销港澳和东南亚等地。所以,回到家乡的第一时间,梁焕林就去寻找记忆中的美味。可是,终于找到颇有神秘色彩的“文庆鲤”时,眼前的一幕却完全出乎梁焕林的预料。他在菜市场看了一上午惊讶地发现,它的价格从一斤12元跌到10元,还是没人要,鱼摊老板一条都没卖出去。珍贵的“文庆鲤”怎么会身价大跌,无人问津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梁焕林后来了解到,村民们都去种水稻和芡实了,鱼塘里很少有人再养文庆鲤。由于产量非常有限,慢慢地,都没有人知道这种鱼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了。再有人卖文庆鲤,大家也认为是冒牌货,根本就不认可。

    如何让昔日誉满中外的“岭南第一鲤”重获新生,再次树起这块金字招牌?经过一番考虑,梁焕林专门承包了文庆塱,一边紧锣密鼓挖几千亩“天湖”,一边租鱼塘养殖被人们遗忘的文庆鲤。市场在哪里还不知道,2000多万元的积蓄究竟能让他折腾多久?当时连家人心里都没底。

    沙埔镇地区鱼塘很多,但梁焕林用的方法却和别人完全不一样。为了让大名鼎鼎的文庆鲤恢复它应有的品质,他一接手文庆塱,就把大大小小的水面打通,恢复大塘,采用几百年前的老方法养殖。就是在干涸的鱼塘上播种水稻和马蹄仔等,当水稻长到30多公分高结穗时再放水养鱼,鲤鱼吃稻谷、马蹄、芡实等天然食材,这样就不用再喂饲料了。同时利用当地独特的土质和清澈的西江水,让其享受2年的自由生活。

    不料这种做法又惹来一片非议。主要是成本太高,一亩地要多花1000多元钱,而且养殖时间要比普通方法长1年。面对周围的议论,梁焕林不生气,但是坚持己见,反对村民提议的饲料喂养。

    养“文庆鲤”,意外招来大批白鹭

    2003年,梁焕林终于收获了他养殖的第一批文庆鲤,甚至连收鱼都采用最古老的方法。打上来的鱼很漂亮,尾巴是红色的,嘴巴很小,肚子很大,且完全没有泥腥味。为了弄到最新鲜的文庆鲤,隔几天都会有客户亲自来他的鱼塘收。他们之所以愿意跑很远的路到这里来,主要因为鱼很好吃,市场需求逐渐增大,而其他地方并没有这种“原汁原味的文庆鲤”。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这种当年人们爱吃的美味,在梁焕林的手里再次成为新宠。

    挖“天湖”和养文庆鲤几乎同时进行的梁焕林,在经过1年多的投入后,大湖才显露雏形,鱼已经到了大批量收获的季节。按说这时的梁焕林可以卖鱼等着回收资金了。就在大家猜测他为文庆鲤定价多少时,一条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

    梁焕林竟然花钱登报《请食客免费饱餐7天》,让大家白吃文庆鲤。广州、佛山等地的“吃货”们闻风而动,最多的一天全鱼宴有80多桌。眼看客人越来越多,一天净送2万多元,梁焕林身边的人都胆战心惊,可他却整天都笑得合不拢嘴。7天送出去18万元的鱼,这到底是怎么做买卖的?

    原来,梁焕林已向工商局注册了“金线文庆鲤”商标,并邀请当时颇有名气的《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演员康祈祖作为当言人,他是在造势进行品牌宣传。由于他养的“贡鱼”味道绝佳,第一个月就卖出3000多斤,有10万元的利润。接下来,生意一个月比一个月火!

    后来,梁焕林还一口气在珠三角开了20多家加盟店,用免费请吃的营销策略,他的文庆鲤在广东迅速打开了市场。可是还没等他享受胜利的喜悦,“天湖”那边却出问题了!

    虽然卖鱼有进账,可还是堵不上造湖工程的巨大花费。再加上在大湖周边种5公里长的人造森林,到2005年,他几乎弹尽粮绝。尽管多年积攒下来的2000多万元在大湖里打了水漂,梁焕林却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为了筹钱,他重拾土方生意。

猜你喜欢
  • 威尔斯是个流浪儿。他白天乞讨,晚上便抱着心爱的小狗点点”和爷爷住在桥洞里。最近威尔斯有些烦恼,因为小狗吃得多,爷爷想把它扔到有钱人家的门口,但威尔斯认为那样不安全,为了让点点得到更好的照顾,他想到了一个地方—&mda...
  • 潘小莲6岁那年秋天,跟着父母去地里割庄稼。由于那年大旱,再加上她爸潘三茂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地里的草没有及时除掉,长得竟跟庄稼一般高,几乎颗粒无收。气得躺在炕上病了大半年的妈妈把潘三茂一顿臭骂之后,气昏倒地,脾气暴躁的潘三茂羞恼成怒,竟然放...
  • 在一所民办学校就读的春燕,今年10岁,脸庞黑里透红,穿着低档落伍。她很少说话,老师提问,总是摇头不语;她不做作业,老师逼紧时,总是以泪洗面。时日已久,老师同学都习惯了这个白痴。今年,原先教语文兼班主任的那位老师离开了,代替她的是一位新聘的年...
  • 1。最近,梅雨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她下定决心跟任方分手,在一起三年了,她在任方那里找不到家的感觉。像往常一样,梅雨对着电脑抒发着忧伤的心事,跟任方好歹有了三年的感情,真要分手就像割肉般痛苦,可不分手,她更加痛不欲生。突然,来了手机短信,是个...
  • 一年前我还没嫁给林飞,就听说他爸是个古怪的老头,究竟如何个古怪法,周围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大概也就是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往吧,我家离林飞家有百十公里,他家的情况了解不多。我看中的是林飞本人,才不管他爸如何。林飞是独子,结婚后理应和公爹同住。...
  • 周五晚上,老公边看电视边泡脚。老公泡脚用的是个白色搪瓷盆,家里有好几个这样的白盆,唯独这只盆的里侧盆底,有一道明显的、长长的划痕。望着悠闲的老公,我打算明天开始训练老公下厨。结婚前,老公是个饭来张口的公子哥儿,从没下过厨房。不行不行,明天我...
  • 迟宝成这天倒班休假。快到中午时到小区门口小超市买菜,走出二楼自家门,见对家房门开着,怕这家人出去忘了锁,好人之心顿起,冲着屋里喊道:家里有人吗?”连喊了几声,没人回音,证明确实是忘了,就随手关上了门。到了一楼的单元出口,和一个女...
  • 北宋年问,单州府城北四十里有个王家庄,庄里有个小伙子王英。他长得敦敦实实,有把蛮力,赶车为生。练就一身好武艺,三四十人近他不得。深宅大院,抬脚就上,好似走平地一般。因他个儿矮小,江湖上的好友,给他送了个绰号叫"矮脚虎"。...
  • 水泊梁山义军里有位头领姓宋,名清,乃是宋江胞弟。他跟随宋江上了梁山,坐了把交椅。管理山寨酒宴,送往迎来。他武艺虽不十分精通,但足智多谋,为人十分讲义气,见了不平之事,定要管问,管的办法也与众不同。下边我就给大家讲个他智斗肉店主的故事。宋清办...
  • 大宋宣和年间,郓城宋江在梁山聚集了一百单八条好汉。他们个个侠肝义胆,杀富济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们的宗旨是"替天行道"。一百单八条好汉中有位乐和,为人乐观,吹拉弹唱,样样皆精,还好管个闲事。一日,宋江派乐和、李逵到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