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二坏去哪儿了

    杨二坏是我们村里为数不多的汉凛之一。汉淋是我的家乡话,也就是未婚中年男人的意思。

    杨二坏并不是本村人,老一辈的人说他是外地来的。当时他和一个妇女一起来到我们村,那时的杨二坏只有两岁,胖乎乎的脸蛋,怪可爱的。在他四岁的时候母亲改嫁,他跟着他母亲嫁给了村尾的杨老得。杨老得是个已过不惑之年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在杨二坏母亲嫁给杨老得之前,杨老得已经有了一个孩子,第一个孩子的母亲自从出去打工之后就再也没回来,具体去了哪儿谁也不知道。

    杨二坏本名叫杨得水,名字是一个老风水给他取的,说是命里缺水,便给他取了杨得水这个名字。杨二坏小时候很调皮,偷地瓜、打群架什么的都没落下。

    记得有一次,是外面的人来我们村里看你鱼苗,结果被他从后面推到了池塘里。因为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别人都杨二坏、杨二坏的叫他,叫久了,便忘记了他的本名。

    杨二坏脑子不好使,那都源于他八岁的那场意外。

    八岁那年,他和村里的其他小孩爬到树上摘果子,不小心掉下树来,摔到了脑袋,流了很多血,当时在场的人都吓坏了,还哭晕了一个。还记得当时是他父亲用嚼烂的草药叶子敷住伤口,血才满满止住,之后再送往医院的。医生说当时处理的及时,不然性命堪忧,小命虽然是保住了,但是毕竟伤的是脑袋,可能会对他将来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自那以后杨二坏就什么都不记得了,村里的学校也没法再叫他认字读书,和他一起玩的几个伙伴也开始疏远他。

    在他十一岁的时候,父母把他交给他爷爷带,二人到外地去打工挣钱。前些年偶尔回家看看,但是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再也没回来过,连杨二坏的爷爷去世的时候都没回家,后事都是村里人帮忙整理的。

    整个家里就剩下杨二坏一个人。

    每次别人过他家都会问他:杨二坏,你爸妈有没有回家啊?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总是摇摇头。久而久之便不再理会,村里人也不便多问。

    在很多时候,村里的几户人家常常会去他家看望他,同时带点东西给他。农忙的时候他也会主动帮村里人做一些栽秧、种地、砍柴等力所能及的农活,就这样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和他年龄相仿、或者年龄小一点的都结婚了,只有杨二坏孤身一人。

    有段时间,说是镇上开始征地要做城镇建设,杨二坏的地也被征了去,镇上领导给他发了几万块钱作为补偿,用这几万块钱通过媒人介绍,取了媳妇儿,置办了婚事。在新婚不久,夫妻二人就外地打工了。如今地没了,要生活,就不得不去外地打工,如今杨二坏以后的生活也算是有了照应。

    前年的大年三十,杨二坏和他媳妇儿终于一起回家过年。

    在城市生活过的人就是不一样,杨二坏整个人显得精神许多,头发修剪的整整齐齐,西装革履,媳妇儿一身艳红的羽绒服,深色的牛仔裤,棕红色的头发,一抹红唇,差点没认出来。两人还带了个小女孩,背着一个蓝色的小书包,扎着两根马尾辫子,水汪汪的大眼睛,小手抓着杨二坏媳妇儿的衣角,羞答答的躲在杨二坏媳妇儿后面。

    大年初二大家吃罢晚饭,开始摆起了门子。

    今年就不要出去了,孩子也要上学吧,现在村里有小学了,留在家里让孩子上完学再出去呗。

    他媳妇说:在外面一个人一个月可以挣三四千块钱,在家里只能种地,现在地也没了,总得要生活吧,孩子上学要花钱,没人出去生活怎么办,孩子学杂费怎么办。

    初三大清早,一家人就出门了,但是杨二坏没有去,说是不习惯外地的生活,正好他们隔壁的老王出去打工了,田地荒废着,杨二坏就在家帮他种地,年底可以分到一部分粮食。但是村里的教学条件不好,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上学环境,媳妇带着孩子一起到外地去。

    就这样,杨二坏今年留在了家里。不过从那儿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媳妇儿和那个女孩。

    村里人都会问他:杨二坏,媳妇儿今年有没有回家啊?

    杨二坏笑着说:孩子要上学,媳妇要上班。

    后来,村里人问杨二坏的时候,杨二坏总是笑而不语。现在家里又剩下杨二坏一个人,做什么都心不在焉,于是过完农忙,就到外地去找她们母女去了。

    又到年底,只看见杨二坏一个人回家,而且整个人看上去老了许多。

    从那天开始杨二坏在天还蒙蒙亮就到地里去干活,连家里的门都没关就到地里去干活儿了。别人也会帮他把门关上,但是他来之后会一边开门一边自言自语:哎,瞧着脑袋,怎么又把门关上了,到时候她们母女回来不就进不了了嘛。

    从此,杨二坏家的门就一直这么开着。

    据说,当年杨二坏去找她的时候,媳妇儿早就不在原来的工厂工作了,电话号码也换了,托了很久的关系才找到她们的电话号码,但是打过去的时候一直无人接听。

    从那时候开始,每年的年三十杨二坏都会一个人回家,大年初二又出去。

    生活再次和杨二坏开了一个玩笑。

    今年年三十回家过年,我看见杨二坏家里的门依旧开着,但是那个早出晚归的杨二坏却不见了,听镇上的人说,早在前些年杨二坏就到外地去了,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具体去哪儿了谁也不知道。

猜你喜欢
  • 父亲说:“你马上要读三年级了,要到邻村去上学了。”我已在村中的小学读了两年,说是小学,其实只有一位老师,有时五六个学生,有时又变成七八个学生,老师家的堂屋就是我们的教室。老师基本上是赤着脚给我们上课,倒不是他没有鞋,而是因为,赶上农忙的时候...
  • 每个人都有软弱的时候,只看他有没有方法使自己平安地度过这阵心绪上的低潮。假如你有力量,够坚强,就会发现总有峰回路转的一天。当你设想门外是寒冷可怕的世界时,你还应该开门出去看看,是否真的如此。如果你有信心,你对前途就不犹豫了。如果你有勇气,你...
  • 有一只熊,他从很远的地方搬到一个村座的旁边。冬天快到了,熊找到一个树洞,在洞里给自己铺上干草,把脑袋藏在爪子的下面,缩成一个大毛球,就睡了。熊是不用看闹钟的,一到春天,自然就会醒来,那时,他会听到连绵不绝的春雷,嗅到让他食欲大开的新鲜食物气...
  • 小麦有一张无邪的脸,野山茶般,秀眉淡扫,她一笑起来,就露出细白的牙齿。小麦最近恋爱了,脸上有着恋爱中女人才有的红晕。小麦的男友目光沧桑迷离,很有杀伤力。作为闺密的我,正为之高兴时,小麦低低地说,他什么都好,就是尚在婚姻的藩篱中。我听了大惊,...
  • 自从和她相识,他就对她呵护有加,她想吃某种水果他会满城寻找,买回来给她洗好削皮,而他,总是看着她享受自己忙碌后的成果,满脸的幸福。她将这些说给朋友们听,大家都满怀羡慕:肯为你甘心付出而永远不知疲惫的男人,才是最令人心动的,也是可靠的。他说他...
  • 先改变思维,再改美国哈佛大学人才学家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要摆脱拖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过,我们可以尝试先改变思维,再改变行动。关键是让自己觉得这种改变不别扭,心理压力与行动阻...
  • 1941年,有位小男孩儿出生于日本大阪一个贫寒家庭。小时候,他的邻家大叔是一名木匠,这位大叔非常喜欢他,不仅常带他玩,而且还教他用木头制作各种玩具。13岁时,他与木匠大叔合作,在自家的房子上加盖了一间阁楼。看着自己这件作品,他非常骄傲,并由...
  • 在伊朗的德黑兰皇宫,你可以欣赏到世界上最漂亮的马赛克建筑。那里的天花板和四壁看上去就像由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镶嵌而成。走近细看,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流光溢彩的“钻石”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镜子的碎片。当初这座宫殿的设计师打算镶嵌在墙面上的并不是这...
  • 近段时间,好友经常在QQ上大发牢骚,说她的婚姻不幸福,说她的老公对她太冷漠,眼中只有生意而从不关心她的冷暖,说她当初的选择太草率,还说如果时间倒回去,让她再重新选择一遍,那该有多好。我在这边一轮一轮地劝,但无济于事。我终于招架不住了,索性不...
  • 母亲重病住院,我在病房看护。不曾这么长时间地端详过母亲:整整一夜,让我好好看看你。紧皱的眉头,在跟病痛较劲。昏睡的面庞老了多少岁?蓬乱的头发,白的多,黑的少——夜色中布满刺眼的闪电。也许应该感谢这场病,是它提醒了我,并且给我提供了一个整夜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