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葡萄牙吃“电话官司”

    在葡萄牙吃“电话官司”

    不管你信不信,把邻居家的电话告诉别人,竟会吃官司,这在国内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葡萄牙,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我和先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葡萄牙波尔图留学。2001年6月,我们在波尔图郊外买了一栋两户连在一起的两层别墅。门前的花园连成一片,中间用栅栏分开。花园里种满了花,美极了,我一看就爱上了这里。

    一天,我在花园里除草,忽然看到邻居也到花园里来了,我主动上前打招呼:“您好,我是吴明明,我还不知道您的名字呢?”她愣了一下,或许没有想到我会和她说话,她犹豫了一下说:“我先生姓西蒙。”我们又聊了几句,虽然都是一些客套话,但有个良好的开始。

    不久,一个从国内来波尔图的朋友张铁给我打电话,他告诉我他辞职了,自己开了一家家政公司。我向他建议:“我的邻居西蒙太太好像缺个钟点工……”我们小区的住宅电话都是连在一起的,我很容易就推断出她家的电话,便告诉了张铁。

    两周以后,我回家时,在我家信箱里看到一封来自法院的信。我大吃一惊,打开一看,“西蒙太太控诉吴明明泄露她家私人信息,对她造成伤害……”我又惊又纳闷,我怎么泄露她家私人信息了,又怎么伤害她了?

    先生回来后,也感到很奇怪,说:“要不,我们去问问她,别是有什么误会?”正在这时,张铁给我打电话,说:“你的邻居把我告上法庭了,说我电话骚扰她,要索赔2万欧元。”我说:“你怎么会骚扰她呢?”张铁无奈地说:“我给她家打了电话,我不知道她家的电话上了不准打推销电话的名册的,波尔图的法律规定如果对这类用户进行电话推销,将要被重罚。当时西蒙太太问我电话哪来的,我为了套近乎说是你给的。”这时我才明白,我泄露的是西蒙太太的电话。

    唉,谁会想到泄露一个电话号码也会吃官司。先生说:“要不,我们向她解释一下,争取她的谅解,让她撤诉。”先生去了,过了一会儿又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西蒙太太根本就不听解释,让我们法庭上见。”我一听,好生气。

    不久法院开庭审理我的案件,西蒙太太穿着深色连衣裙,脸上阴沉沉的,我心情也不好,我为自己辩护:“我是好意,本来是想帮西蒙太太,而且我确实不知道此地有这样的法律,请法官酌情处理。”法庭经过合议判决如下:“吴明明泄露私人信息,处罚金5000欧元。”我一听蒙了,无缘无故就要罚这么一大笔钱。我不服,眼泪喷涌而出。

    不久,葡萄牙一年一度的“城市节”来临了,这天晚上,居民倾城出动,朋友们都邀请我们一起出去玩,我却没有一点兴致,就和先生在家里呆着。

    忽然电话响了,一个陌生的声音说:“加莎,我找不着你的家了,你赶紧来接我吧。”这是西蒙太太的妈妈突然想来她家看他们,但因为西蒙搬家后她还没来过,她迷路了,只好打电话求救,没有想到拨错了号码,打到我家。

    一想到那个可恶的邻居西蒙太太,我真不想搭理这个电话,可一想到一个老人晚上在街上无家可归,就坐不住了,我马上说:“你告诉我你在哪,千万别动,我就来接你。”我记下了她所在的地方,开车去找她。在一个街口,我找到正在公用电话亭前的西蒙太太的妈妈,她正焦急地等着我,看到我以后,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她说:“好心的中国姑娘,见到你太高兴了。”我把她带回去,西蒙太太还没有回来,我在她家门口贴了条,告诉她妈妈来了,请她回家后到我家来接。

    半夜,西蒙太太来了。她看到妈妈很安详地睡在客房里,她对我说:“非常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我说:“没关系,谁看到都会这样做的。”她看着我真诚地说:“吴,谢谢你!”

    第二天,西蒙太太来向我致谢。我说:“其实在中国这样的事谁碰上都会做的。中国人讲友好,讲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我们一般都有邻居家的电话,有时邻居家有个什么事,一说大家都互相帮助,比如帮着照顾老人和孩子。”西蒙太太说:“是啊,以前我认为中国人没有规则意识,太随便了,现在我开始重新审视规则这个问题,倒觉得有时候太有规则意识也未必是件好事。”我说:“当然又有人情又讲原则更好,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听我这么说,西蒙太太笑了笑说:“我为什么反感推销电话,是因为我以前受过太多的骚扰。”

    2003年5月,我突然收到一笔匿名汇款,数目刚好是5000欧元……

    意林札记

    远亲不如近邻,这是中国的古话,教育中国人和睦友好相处。但文中的作者却无意中透露了邻居老太太的电话号码,被老太太起诉上了法庭并给予5000欧元的罚款。这就是国外的规矩,似乎苛刻让人难以接受。在作者善良地帮助邻居老太太一次后,老太太被深深的感动,也理解了中国的近邻关系。看来,规矩还是要讲,但规矩从来不是人交流的纽带,无私、诚挚的爱心才是。

猜你喜欢
  • 刚来澳洲留学,以前成绩拔尖儿的我因为语言不通学习格外吃力,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室友苏珊是澳洲本土人。她性格活泼,总想拉我参加各种五花八门的活动,我总是拒绝,苏珊,我的功课还需要时间。而苏珊也总是不解地看着我,你的...
  • 那是我转到哈尔格若芙小姐所教的七年级班上的第一天。当老师把我介绍给全班同学后,我鼓起勇气,面带最灿烂的笑容走向座位。过去的转学经历告诉我,作为一名新生,要融入一个集体并非易事,我现在非常渴望被同学们迅速接受。 令人惊喜的是,午餐时...
  • 读《红楼梦》,对里面的净饿疗法很感兴趣。 书中写刘姥姥逛大观园,贾母兴致很高,以至于过于劳累,身体不适。请王太医诊断,王太医说: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一点风凉,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常暖着一点儿就好了,如今写个方子在这里,...
  • 台湾文化界名人吴念真小时候生活在矿区的侯硐村,他是村子里面唯一上初中的孩子。每天早上,吴念真要走一小时的山路,再坐火车40分钟才能到学校。 初一升初二的时候,国语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是写一篇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
  • 第一次与我说起这个词的是我的祖母。那时,我约莫五六岁,祖母对我说,你很想要一样东西,强烈的愿望甚至会驱使你做了不好的事。你没有意识到其实你是在妄求了,这是你不该得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旦想起,就很迷惘,因为我不知道妄求的界...
  • 惠我良多这是我在台湾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总部看到的一面锦旗上绣的字。 我所拜谒的这位拥有着惠我良多锦旗的主人,离职赋闲后,跑了一趟大西北。在那里,他为一件事犯了愁那些衣衫破旧的孩子,营养怕是不够的吧?忧心忡忡的他,回去后就深情启动...
  • 午夜一点,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茶玫拉着行李箱,跟着人群排长队等出租车。其实,下午姜山就打过电话给她,问她飞机降落的时间,好去接她。茶玫拒绝了:等我到了得多晚了,我打车回来很方便,何必你费劲巴拉来接? 要搁以前,茶玫可不会这么处理。...
  • 有一部电影曾看过很多遍,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儿》。这部电影中的一段情节更是百看不厌:身为将军之子的苏察哈尔灿和他爹流落街头,被官兵赏吃狗饭,奇耻大辱,居然活生生被这父子俩演绎成一段喜剧,为从狗饭中挑出一根肉丝而狂喜。这等豁达态度,也许只...
  • 有一位北大学子对成功充满渴望,可在现实生活里却屡屡碰壁。他便给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写了封信,希望能够得到些指点。蔡校长看完信后,便约了个时间和这个学生见面。 学生很激动地进了校长办公室。没等他开口,蔡校长就笑着招呼道:来,快坐...
  • 我在一次会上认识的一个大龄剩女,最近成功地把自己兜售了出去。 其具体细节是这样的: 那天她加完班,饥肠辘辘,只好跑到快餐店去吃垃圾食品。端着塑料托盘往回走时,和一男子撞了一下,被对方的饮料泼了个满怀。男子赶紧掏出餐巾纸: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