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官云生

    天气闷热,上官云生坐在破庙前歇息。这座破败的小庙,残垣断壁,为战火所毁。

    上官云生一副书生模样。白净的脸膛,五官俊秀,单薄的身形,一身青衫布褂,举手投足之间,神采飘逸,风流倜傥。

    此时,他悠闲的外表掩饰着内心的担忧。这一路上叛军乱将,战火不断,黎民百姓流离失所,到处尸骨遍野,让他唏嘘不止。

    他这次下山,代表师傅前去泰山参加武林大会。师傅身染重疾,不能参加。让他这个得意门生代替前往。行前师傅特地叮嘱他兵荒马乱,早去早回,路上远离祸端,不要招惹是非。

    他眺望天色,拿上简单的行李准备上路。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他回头看见一对风尘仆仆的老年夫妇,各自怀抱一个婴儿仓皇踉跄奔来。

    他们身后传过来得得的马蹄声,一队剑拔弩张的官兵紧追不舍。老俩口回首,大惊失色,四顾寻找躲藏的地方,直向这座破庙而来。

    站住!寒光森森的刀戟横在面前,杀气腾腾的官兵挡住了他俩的去路,把他们紧紧围住。

    上官云生好生奇怪,这一队凶猛的官兵为啥要追击两位手无寸铁的老夫妇,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上官云生心里默记师傅的教导,不要招惹是非。于是他原地坐下,打算看看这到底唱的哪出戏。

    交出小王爷!领头的将军恶狠狠的命令道。两个老人怀抱婴儿,跪地求饶,这是我们的孙子,放过我们吧。

    将军仰面狂笑,别骗我了,我知道你们是王爷府的奴仆。王爷已经上西天了,难道你们还要为他继续卖命?

    乖乖交出小王爷,我饶过你们的命,否则我格杀勿论,一个不留。老夫妇默默对视了一眼,男人艰难地将襁褓中的婴儿放在地上。

    将军有些狐疑,阴鸷地问,这是小王爷?老夫妇颤颤抖抖地回答,是啊,我们不会将自己血脉骨肉送死的。

    将军抽出寒光闪闪的佩剑指着婴儿,一边睥睨老俩口脸上的神情。老妇人紧紧抱住怀里的孩子,男人死死闭上了眼睛。

    将军高举雪亮的宝剑向哭泣的婴儿狠狠砍去。哐当一声,将军手中剑被格挡开去。上官云生手执一把雨伞,笑嘻嘻站在将军面前。

    他施礼说,军爷,不能滥杀无辜。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将军一愣怔,看清楚眼前青衫布衣的上官云生,恼怒地大骂,你这个不知趣的穷书生,找死么。手中剑直向上官云生刺来。上官云生灵巧一跳避了过去。

    将军恼羞成怒,挥动利剑直逼上官云生而来。上官云生也不出手,只是像个灵巧的猴子左让右跳,仿佛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将军处处落空。

    将军一声怒吼,士兵们手执兵器围攻上来。上官云生见状冷笑,俺今天就好好陪你们玩一玩。只见他手中的雨伞上下翻舞,银光闪闪,像一把利刃,把兵士砍杀的人仰马翻,落花流水。最后他运气发功,手中雨伞像一条吐露信子的青蛇,一道寒光霎时刺穿将军的喉管,将军血流如注,倒地而亡。余下的兵士见状,恐慌的纷纷落荒而逃。

    上官云生拱手相送,戏谑道,见笑了,古话说剑士杀人不用剑,相公今日献丑了。

    上官云生将惊呆了老大爷扶起,把婴儿交还给他。嘱咐好好照料自己的孙子。老人惊奇地望着他。

    上官云生解释说,我今天出手相救,抱打不平,就是佩服你舍子救主的义举。为了保护主人家的公子,舍弃牺牲自己的孩子,真是义薄云天,令江湖中人肃然起敬。

    老人谦恭说,主人家将小王爷托付给自己,是对奴仆的信任,奴仆理应这样做啊。

    上官云生牵过来将军的马,,让老夫妇上马,叫他们赶紧离开,防备官兵杀回马枪。

    老两口千恩万谢的辞别上官云生,打马匆匆离去。

    上官云生背上行李,怀抱雨伞,踽踽上路。道路两旁的野花,散发出清香,一丛丛开得正浓艳。身后,晚霞满天,残阳如血。

猜你喜欢
  • 自东向西潺潺而来的信江,在铅山县河口古镇东首的凤来村偏北拐了一道弯,同时在此接纳了发源武夷山脉北麓的桐木江。两江交叉处的北岸是九座雄狮状的红石山峰,在九狮山的首座山峰下,形成了一个大旋涡。年复一年的千万年来,旋涡淘空了河底的沙石,形成了一个...
  • 相传康熙一次南巡,提前启程,没及时通知南方的官员,刚到江南某镇,遇到大雨,皇家浩大游船只能靠岸,两岸随驾的大队人马也到衙门里找地方避雨。康熙贪恋江南美景,看见雨渐渐小了,于是着便装悄悄带几个护卫乘船闲游,来到一个水乡小镇,正好路过岸边一家绣...
  • 上古时期,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争帝,水神不甘失败,怀恨撞到不周山,把天撞出个窟窿,从此天下大乱,女娲不忍心看见自己创造的人类毁灭,便去天台山补天,用了365001块补天石。女娲补天后,留下了一块补天石,有人说这块补天石依旧在天台山,也有人说女...
  • 这是村子一年一度的盛事,家家户户一大早就起来忙着准备大餐,屋里屋外弥漫着炸肉的香气。大人们吆喝着小孩子们赶快出去,生怕他们碍手碍脚,孩子们可不买账,拖拖拉拉的在屋里屋外转悠,要不到“遣散费”绝不出门。太阳刚刚升起,街上便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隆...
  • 晚清年间浙江海宁有一个巧匠擅长微雕,能在枣核上雕刻米粒大小的人物、山水、文字,当地人叹为绝艺,尊称为巧手宋。凭借着高超的手艺,巧手宋家道渐渐殷实,不但娶了媳妇,还陆续生下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光阴似箭,一晃十八年过去了,两个...
  • 清亮亮的大清河,映着蓝蓝的天,那河水好象一匹抖动着的蓝绸子,在一平展展的原野上飘呀飘,一直飘到白云间。水面上常常飘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儿,快得象抛出去的梭,出了弦的箭,一会儿穿行在浪花丛,一会儿飘到云彩里。撑船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她秀秀挺...
  • 1.绝世神猴清风山绵延近百里,常年云雾缭绕,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以马连成为首的上千盗匪就盘踞于此。官府几次派兵征剿,皆损失惨重,无功而返。常常做梦都要铲除马连成的知府冯忠廷,近来对他们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天,马连成喝醉酒正呼呼大睡,...
  • 一场血战,临时要官,理想不再有?两军对垒,不计生死,只是为功名?硬汉的内心也藏着许多故事……1941年春,活动在皖南的新四军某部,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损失惨重。六团团长王猛身负重伤,藏在当地一个老中医家中。数月后,王猛带着当地百十号青年找...
  • 明朝永乐皇帝为了向天下人炫触他的功德,便下令铸造一口大钟,钟声不仅要像银铃般清脆动听,而且要能够传遍方圆百里。当时河北有一位姓高的铸钟师,名气很大,皇帝要铸钟的任务便自然而然落到了他的身上。高师傅便携带家人进了京城,开始铸造这口大钟。第一次...
  • 夫清光绪年间,南皮县黑龙村出了个武状元,名叫刘适清。至今家乡一带还流传着刘适清赴京赶考服莽汉的故事。刘适清出生在武术世家,自幼习练劈挂拳,深得其奥妙。他天资聪明,二十岁便艺压群雄,考中武举,在沧州武林中名望很高。这年朝廷开科招考,各地举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