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儿体书法

    永文广告部的老板李永文 ,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在我们小小县城里屈指可数。十年前,从小镇来到县城,能立足在这里开一家广告店,凭的就是这本事。尽管现在已经进入电脑制作广告时代,但还是有很多商家老板喜欢他写的字,每逢春节,不用上街摆档,找他在门店里写下的对联不计其数。李永文自小临摹练字,王羲之《兰亭序》他都能念写了,他用行书写出的对联,用当地老百姓的话就是:李老板的字入格入帖,够靓活!好像每一个字都会动,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李永文为人厚道,性格开朗,小夫妻经营的广告部生意红火。可是最近正为参加全市举办的迎春书法比赛愁眉苦脸,郁郁不欢。其实他参加的各类书法比赛获得的奖项真不少,可是近几年,他送去的作品距离获奖连个边都沾不上。原因并不是他写的字退步了,相反地,像他每天都手不离笔的人,字写得更加老练了。
    前天晚上,县书法家协会的王会长来他家喝茶并邀请他务必参加本次比赛并为本县争光,针对前两年参赛不得奖的教训,王会长特别指出:“李老板,现在的书法潮流崇尚和追捧的是孩儿体,李老板不妨试试?”李永文本来对现在的书法潮流就反感,只是出于礼貌没有当面与之争辩。好生应允着:“好的,我试试”。他也在网上看过那些现代名家都把字写得像小孩子写的那样扭扭歪歪,还冠以打破传统,大胆创新,要真把对联写上这种字,一副也难卖出的。所以,他始终坚持书法唯美唯书的观点,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打死他也不会向这个潮流低头的。
    他原来想不再参加这种比赛了,经王会长这么一撩拨,反而激起了他参赛的强烈愿望。一来证明自己宝刀未老,二来向所谓的孩儿体挑战。
    周末的晚上,吃罢晚饭,李永文早早来到书房,摊纸把笔,认真地布白谋篇,正准备写上几幅作品。
    老婆今晚要去广场跳健身舞,说什么今晚教新舞非去不可,无奈三岁的儿子只好跟到书房里来。
    俗话说近墨者黑,一点都不假,儿子一个月前就学会了握笔,跟着老子都能写上几行字。这晚也闹着要写字,永文只好把自己写好的一幅作品照样让他临摹着写,这孩子也真够认真的,虽有五六个字写得不成样,可连落款一样着临下来。小孩还真逗,硬是要把老子的大红印章也要盖在上面。
    过了几天,王会长打电话来催交作品的时候,李永文正在乡下,只好交代老婆把作品转交给王会长。
    元宵刚过,评选结果很快出来了,听说还请了省级的专家参加了评委。李永文这次的作品居然获得了一等奖,李永文太高兴了,他暗地里想这次比赛的评委还是不乏跟自己同道的艺术家。
    过了元宵节,广告部的生意没有那么忙,李永文决定专程到远在200公里的市里的文化馆欣赏一番这次迎春书法大展。
    当他看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愣住了,原来自己获奖的那幅作品是三岁儿子在那个周末临摹他的那一幅。那六个写不成的字,显得特别耀眼。作品的下方,举办者统一制作了评语,评语里写道:该幅作品,立意新颖,功力深厚,超凡脱俗,是孩儿体书法的有一次飞跃!


猜你喜欢
  • 江南有个泉湾村,村里有个财主叫周家巨,村里的其他人家都是他的佃户。这周家巨仗着自己家大业大,一向作威作福,佃户们都不喜欢他。这一年,泉湾村一带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村里的人家无粮可吃,只好去周家买粮。周家巨趁机抬高了粮价,村里人买不起粮食,只...
  • 北京城有个大觉寺,相传是大明朝修建的,凡去北京见过这寺的,都夸这寺威风、漂亮。咱界首城也有个大觉寺,听说比北京的还早一千多年哩。不过,知道这个大觉寺的人现在就不多了。界首城北五十里有个娘娘庙,娘娘庙南边百步之遥有个大觉寺,这俩寺庙咋离恁近?...
  • 清朝道光年间,杭州举子刘发根赴京赶考,无奈名落孙山,只好收拾行李回乡。这日,刘发根住进京郊的一家驿站。想想自己十年寒窗,金榜无名,便辗转难眠。看到窗外月光皎洁,他干脆披衣起床,走出驿站,在月光下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片树林边。刘发根看...
  • 王大发是个小财主,谭永财是一家棺材店的老板,王家的儿子和谭家的女儿订了婚,两人变成了亲家。王家儿子和谭家女儿成亲这天,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十分热闹,新娘子的花轿在送亲的队伍后面,而跟在新娘花轿后面的赫然是一口黝黑发亮的棺材!围观的人众无不吃...
  • 宋朝年间,芒砀山脚下有一书生柏衍,喜爱丹青笔墨尤其擅画青鱼。最近,他为博取功名,不得不丢下画笔,去山中书院求学。先生黄章进士出身,对学生极为严格。柏衍学习十分刻苦,白天求学,晚上借居书院旁边的汉源寺,发愤苦读,常常到深夜。因为过分用功,柏衍...
  • 清朝咸丰年间,落魄的孙禹年公子流落到了海州城。孙公子的祖上曾做过朝廷总兵,世世代代都精通武艺。不过到了孙禹年这一辈,由于国家内忧外患,官场腐败不堪,得道当势的都为奸佞小人,孙公子空有一身武艺,却难以实现报国之志。又因他在家乡得罪了权贵,不得...
  • 清朝乾隆年间,朝中有位被戏称为“刘罗锅”的大臣刘墉。堂堂的大学士怎么会让人乱呼外号呢?原来是皇上亲口封下的。刘墉身为朝中重臣,日夜忙于政务,伏案看书写字,久而久之身子难免有些佝偻驼背。有一日,刘墉上殿面君议事,刚刚在品级台上一跪,只听乾隆笑...
  • 江如风是一个才子,凭他的才学,考个状元并非难事,可他偏偏不喜功名,只醉心琴棋书画,把酒赏月。这年,江如风偶然购得一幅好画。画中人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身着浅绿衣,端坐如云,手抱琵琶,正轻弹浅唱。而她的裙下则卧着一只懒洋洋的老虎,似乎听着佳人...
  •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赵子龙是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然而,民间流传的赵子龙凿井的故事,可能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在山东诸城县城南25华里处,有一座山叫常山,常山背面的石崖上有一个泉眼,至今还哗哗地淌着泉水。相传那石崖上的泉眼就是赵子龙用长枪...
  • 从前,有个冯员外,富甲一方,老年得子,取名金宝。夫妻爱若掌上明珠,娇生惯养。小时长得白白胖胖,长大身强力壮,却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吃饭不晓得放碗的傻子。长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动个脑筋想问题、做事。眼看年方二十,还无人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