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卖胡须的人(非洲)

    在通加城里,有一个精力旺盛的牧师,他虽然年过七旬,但从不喜欢别人说他年老。牧师长着一脸又浓又黑的胡须,他对自己的胡须十分喜爱,每当他出门办事,总是边走边用手抚摸着胡须。牧师还有一个爱照镜子的习惯,次总是对着镜子把自己的胡须翻过来理过去地观看很长时间,如果发现哪一根胡须变成灰白色了,就马上将这根胡须连根拔掉,他认为只有这样才使自己显得年轻。每逢有宗教集会,牧师总是精心地梳妆打扮一番,尤其是要用梳子将胡须梳得光光溜溜,然后精神抖擞地去参加。他虽然是一个牧师,但外表上却像一个年老的士兵。牧师为自己有一脸好胡须而感到骄傲,旁人也给他起了一个绰号“美须公”。

    有一天,牧师准备去赶集,他穿着一身崭新的靛兰色长袍,手指夹着烟,嘴里含着柯拉果,兴冲冲地往前走。在路过一个皮匠店铺时,几个皮匠坐在那里谈生意,一个皮匠说:“现在很难买到皮革,一些拥有大量皮子的商人把货存起来,想到时卖高价,赚大钱。”牧师听到这里,在旁插嘴说:“这些商人都是些蠢货。多赚几个钱能发多大的财?要是我,手头有什么东西,只要有人想买,就马上卖出去。”

    一个皮匠听了牧师的话,便对他说:“牧师先生,可不要随口说大话啊!您知道,我们经常做一些皮包卖,皮包上常带有一些动物图案,动物的毛需要用胡须来代替,现在胡须也很不好买,您能不能把您的胡须卖给我们?”这个皮匠说完,其他的皮匠大笑起来。

    这个牧师是一个贪钱的人,为了得到钱,他宁愿忍受任何痛苦,在牧师看来,钱比什么都好。他听皮匠们想要买胡须,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胡须可以不停地生长出来,隔一段时间卖一次胡须也能发一笔财。于是,他对皮匠们说:“我愿意卖自己的胡须,但你们准备出什么价?”

    皮匠说:“如果您卖的价钱合适,我们就打算买;要是您要价太高,那我们只好去找别人。”

    牧师偷偷看了一眼站得离自己较远的一个皮匠,又瞅了瞅站在自己身边的一个皮匠,再看看对自己说话的那个皮匠,说:“我可以廉价地卖给你们。”

    皮匠接着牧师的话问道:“您打算要我们付给您多少钱?”

    “我可以以 30 个先令的价格卖给你们。”牧师说完,用眼偷偷看了看在场的那些人,等待着皮匠的回答。

    “好!像您这样的胡须卖 30 个先令是不贵的,您真的卖给我们吗?”皮匠说道。

    “卖!”牧师瞪了瞪眼,咬着牙说道。

    “是满脸的胡须吗?”皮匠追问道。

    牧师笑了起来,说道:“自然!哪有只卖半脸的胡须呢!”

    皮匠也笑着说:“我买定了。您什么时候让我割您的胡须呢?”

    牧师说:“我既然已经卖给您啦,您什么时候想要您就来找我。”

    皮匠站了起来,对在场的的人说道:“诸位!请作一个证明。牧师先生将胡须卖给了我。我买了牧师先生的胡须。牧师先生亲口说,我什么时候需要胡须就去找他割。在场的诸位都听见这些啦?”

    在场的人们大笑起来,齐声说道:“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出来作证。”皮匠谢谢在场的人们,从衣袋里取出 30 个先令,一个一个地数给牧师,在场的人们对此也看得清清楚楚。

    牧师接过钱,同皮匠和在场的人告别,朝集市走去。

    牧师刚一离开,其他人便开始嘲笑皮匠,说他干了一件蠢事。皮匠让那些人先不要嘲笑他,让他们等着看他将是怎样得到好处的。

    几天之后,每逢牧师遇见皮匠,总是笑着问道:“你什么时候取走你买下的胡须?”

    皮匠心里这样盘算着,他一天不取走胡须,牧师便一天要精心保护它,而且胡须不停地生长着,越长越长。每当牧师问他时,皮匠总是要安慰牧师不要着急,再安心等几天,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他自己的财产,况且眼下皮革生意还不兴隆。牧师听完皮匠的话,便开心地笑起来,两人高兴地分别。

    时间一长,牧师仿佛觉得皮匠似乎把买胡须的事忘了似的,心想这个人准是个笨蛋。世界上哪有付了钱而久久不取走东西的。于是,牧师将这事告诉了自己的一些朋友,炫耀自己是最聪明的人。

    一个宗教节日,皮匠来到理发铺,碰上牧师正在那里理发,牧师准备到清真寺去,他让理发师将他的头发和胡须修理整齐些。牧师看见皮匠进了理发铺,忙笑着站起来迎接,问道;“你是来取胡须的吗?”

    皮匠回答说:“我不是来要胡须的,我是来理发的。您干您的事吧?”

    牧师微笑着说道:“我每次去清真寺之前都要精心地做一番准备,理理发、修修胡须,这是最重要的事情。”牧师坐下来,理发匠继续为他理发。

    牧师理完发,又对着镜子用梳子将胡须梳理了一遍,准备到清真寺去。这时,皮匠对牧师说:“牧师先生,请您坐下,让理发师将您的胡须剪下来交给我,因为我临时改变了主意。”

    牧师马上满脸不高兴,他瞅了皮匠一眼,说:“现在我马上要到清真寺去,因为今天是宗教节日,你是否能等我回来之后再给你呀?”

    皮匠心平气和地说道:“牧师先生,请您不必为此生气。我知道今天是宗教节日,所以我才让您剪掉胡须。您想一想,您要是剪掉了胡须不是会显得更年轻吗?请您还是坐下,让理发匠剪下来吧!”

    牧师气得两手真哆嗦,两眼狠狠地瞪着皮匠,但又不好说什么,只得乖乖地坐下来,让理发匠剪他的胡须。理发匠给牧师的脸上浇水,拿过剪刀准备剪下胡须时,皮匠喊道:“理发匠先生,停下!停下!今天我不要胡须啦,让牧师先生走吧,等我哪天需要时,您再帮助剪下来吧!”

    牧师一听,简直火冒三丈,他猛地站起来,冲着皮匠大声喊道:“你的话简直是放屁!你这不是存心捉弄我吗?干吗等理发匠刚给我脸上浇上水你就说不要啦?今天您把胡须拿走吧,我折腾不起。”

    皮匠仍然不急不慌,心平气和地说道:“牧师先生,如果我刚才的话有伤害您的地方,望您原谅。不过,我想声明一点的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财产,拥有在任何时候获取的权力。但我并不知道这条法律在当今是否有所变动,据我所知,仍然是有效的。”皮匠说完,拍了拍衣服,将帽子往后脑勺推了推,昂着头离开了理发铺。牧师气鼓鼓地坐下来,让理发匠重新为他整理头发,修理胡须。

    有一天,皮匠坐在店铺前卖皮货,看见牧师从店前路过,一群孩子跟在他后面喊叫道:“喂!都来看呀!一个穷汉卖掉自己的胡须!要是皮匠不说话,他就没有权力抓自己的胡子,真丢脸啊!”这件事,很快传遍全城。

    牧师知道全城在议论他时,感到无脸见人,总是成天呆在家里。时间一长,脸上的胡子越长越长,但皮匠不来取走他买下的胡须,牧师不敢自己决定刮一刮脸。牧师反复琢磨皮匠打的是什么主意,越琢磨越生气。

    有一天,皮匠和几个同伴坐在他店铺前谈论生意,在说到牧师卖胡须的事情时,几个同伙对皮匠说:“近些日子,牧师推说他身体有病,一天到晚不迈出家门一步,实际上他是害怕别人笑话他。皮匠先生,你现在不要收下他的胡须。等到宗教节日到来的时候再收下。”

    皮匠笑了起来,说:“我要在节日的这一天,等牧师梳妆打扮完毕,正要出门约另一个牧师一道出发的时刻,让他把胡须剪下来。”

    同伙们齐声说道:“对!应该在这个时候让他剪下来。”

    宗教节日来到了。这一天清晨,皮匠让一个孩子去将牧师请来。

    孩子来到牧师家,看见牧师全身穿戴一新,右手举着一串念珠,左手握着一根长棍从屋里走出来,看样子要马上去参加节日。孩子告诉牧师,皮匠请您去一趟。牧师一听知道事情不好,脸色变得蜡黄蜡黄的。但他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跟着孩子来到皮匠的店铺。店铺前站满了儿童、妇女和其他看热闹的人,这些人都知道牧师以 30 个先令将自己的胡须卖给皮匠。牧师一看这场面,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那样丧失了勇气,眉毛上下剧烈地跳动起来,心里简直像 15 只提桶打水,七上八下地翻腾着。牧师没敢同任何人打招呼,低着头走到皮匠的店铺前,对皮匠说:“我来了,是你找我吗?”牧师的话音刚落,便引起人们的一阵笑声。

    牧师靠着墙坐下来,对皮匠说:“快办你需要办的事情吧,我得尽快离开这里,因为有一个牧师先生正等着我,我们要一道去参加节日的活动。”

    “您说得很对,您和那牧师都是本地的知名人士,今天是您们的重要节日。”皮匠说着,转过身问道:“理发匠先生在哪里?”理发匠走了过来,皮匠对他说:“理发匠先生,请您帮我把牧师先生的胡须剪下来。”这时在场的那些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理发匠用水给牧师洗过脸,拿出剪刀,剪起牧师的胡须来,当剪下一半时,牧师想到他的牧师朋友在等着他,便焦急不安地对理发匠催促道:“请您是否快一些,我等着赶路呢!”

    这时,皮匠对理发匠说:“理发匠先生,请停下吧,您没听见牧师先生说他要赶路吧!我们不应该阻拦他去参加节日活动。牧师先生脸上还剩下的那一半胡须,就让它留着吧,我倒不是着急等着用。”人们瞧瞧牧师脸上还留着的那一半胡须,一个个哈哈大笑,他们说牧师的那副模样让人看了就觉得可笑。

    牧师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脸,见自己是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气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他请求皮匠把脸上的胡须都剪下来。

    皮匠说道:“牧师先生,我们已事先商量妥啦,我有权在我需要时获取自己的财产,而在我不需要时您是不能强迫我这样做的。今天,我只需要一半,所以我剪下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待我啥时需要,我让理发匠帮助我剪下来就是啦。”

    牧师见皮匠不打算将剩下的都剪下来,便请求在场的人们帮他说情,让皮匠把胡须一次都拿走,免得让一半胡须留在脸上而难于见人。在场的人们见牧师那副可怜的样子,便请求皮匠把胡须都剪下来。皮匠让人们不要管闲事,更不要强迫他去干自己不愿干的事情,因为他是买主,只有他才有权力处理自己的财产。皮匠表示,剩下的一半胡须,他要等两个月或三个月后再剪下来。

    牧师听后,懊悔自己当初不该为了贪钱而卖掉胡须,弄得自己有苦难言。他想了一会儿,决心付给皮匠一些钱,以便尽早了结这桩事情。牧师忍气吞声地对皮匠说道:“皮匠先生,我想能够尽快结束我们之间的这桩买卖,如果您同意的话,剩下的这一半胡须我不打算卖啦,我愿付您 10 个先令。”皮匠默默听着,没吭一声。牧师见皮匠不吭声,心想准是嫌钱少,表示愿给 20个先令。皮匠仍然一声不吭。这时,牧师跳起来,大声喊道:“你想要 30个先令吗?”

    皮匠开口说道:“牧师先生,您讲的全不对。我不能为了几个钱币而卖掉自己已买下的胡须。况且我的生活还算富裕,不缺钱花。”

    牧师一想到脸上留着一半胡须实难见人,便咬着牙向皮匠求道:“皮匠先生,我们之间的买卖一天不结束,我一天难于见人。现在就算我向你买胡须,你需要多少钱我们都可以商量。”

    皮匠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牧师先生,听了您刚才的话,我觉得您为我们之间的交易提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办法,当初我向您买胡须时,价格是您提出来的。现在,胡须已属于我啦,您向我买,自然得由我来提出价格。

    牧师家里的一切,皮匠一一看见了,知道不会再有多大油水,就收下 56个先令和胡须,告辞回家去。牧师眼泪汪汪地看着皮匠离去。

猜你喜欢
  • 曾国藩在担任礼部侍郎期间,开办了一个专讲理学的讲堂。京城中不管满族权贵还是汉族官员,都慕名前去听课,其中就有李鸿章。曾国藩很欣赏他。常对人说:“此人将来必成大事,是栋梁之材”。但时任翰林院任庶吉士的李鸿章运气实在不怎么样,每次向皇帝呈奏折都...
  • 少年时代的他虽然长相平平,但拙外慧中,多才多艺,经常参与乡里的文艺表演。有一年来乡里接兵的人看中了他的表演天分,他幸运地入伍了。在部队,他踏实能干,表现出色,但仍免不了退伍。此时,他已26岁,一无所有,意志消沉。与一名战友在青岛的街头闲逛,...
  • 不论是金钱、名誉、地位,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加重要呢?阿根廷最著名的高尔夫球手温森赢得了世界冠军之后,获得了10万美金。从颁奖台上下来以后,他拿着写有10万美金的现金支票去停车场开自己那辆漂亮的跑车。但是,就在他将要开动车子的一刹那,...
  • 她只活了42岁,事业如日中天,终其一生,没有披过婚纱。不是没有人爱她—她公之于世的恋情就有六段;她逝去十多年后的今天,红极一时的主持人坦白当年对她有“非分之想”;某歌星追求者干脆买下她的旧宅,无限缠绵地说:“我和她,总算是在一个空间里生活了...
  • 施今墨是民国时期的名医。有一年,施今墨的一位贵族朋友带着小孩来看病。原来,这个小孩在治疗痢疾时,被一家医院检查出存在疾病隐患,发作概率为1%。朋友担心孩子安危,就找上了施今墨。施今墨给小孩做了细致的检查后,说:“依据我的经验来看,这孩子没有...
  • 1953年,美国一位青年还沉浸在做父亲的喜悦里,可不幸悄然来临,他不满四岁的女儿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离他而去。女儿的离世让他无比恐惧白血病,甚至谈血色变。多年后,他才从噩梦中走了出来。因为深知一个家庭在面临白血病时的无助和痛苦,他多次在公开场...
  • 上世纪90年代初,第五代导演名动一时,在电影杂志上看到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获得好评如潮,苦苦期待了大半年之后,它终于来到我们这皖北小城。对于十八岁的我,这个电影有点闷,终于等到影片结束,斜着身子从座位里走出,忽听歌声破空而来:“往事不要再提...
  •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刚从农村考入大学时是班里最差的学生。那时的他操着一口谁也听不懂的普通话,英语发音如同日文,学习成绩也极差,在一群北大才子当中显得尤为突兀。因此几乎没有优等生愿意跟俞敏洪讲话,他只能待在差生的圈子里自怨自艾。有一天,俞敏洪因...
  • 19岁那年,范仲淹离开家乡,前往河南的一家书院求学。由于经济拮据,他每天只煮一锅粥,粥冷了以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配几根酸菜,这就是他一天的伙食了。当时,在书院里,有一个同学和范仲淹走得特别近,他是南都留守的儿子,家中很富裕。他...
  • 对于我来说,家是一个随着年龄而不断变化的概念。童年时,家是一声呼唤。那时的我似乎比今日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前露面,而是与左右相邻的小伙伴聚在一起,天马行空,玩得天昏地暗,直至炊烟散去,听见焦急的父母在四处喊:“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