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猩猩和旅行的人(印度)

    有一次,当严寒的时候,一只猩猩到树林里去散步,看见了一个行路的人。这个人冷得骨髓都结了冰——天气是那么寒冷啊,而且下起雪来了。猩猩怜惜行路的人,对他说道:

    “听啊,朋友!我住在离这里不远的山洞里。如果你愿意的话,上我那儿暖和暖和去吧。”

    于是他们两个走到山洞里,坐在一起。山洞里有个正燃烧着的火堆,所以很热,尽管这样,行路的人那时却还冷得直哆嗦,连他的手指头都完全冻僵了。他对着指头呵起气来,想把它们呵暖。

    “告诉我吧,朋友!你这是干什么呢?”猩猩问。

    “我这是呵呵手,把它们呵暖,”那个人答,“我的两只手冻僵了!”

    猩猩同人相去还远!人做的事,它哪里能够理解呢?它看着、惊奇着,而且心里认为这个行路的人真是个聪明和有办法的人。猩猩很高兴,便拿出了热酒,里头下了辛辣的香料和果酿;跟着还有煮沸了的甘蔗汁,把它倒满一茶碗,放在行路的人面前,说:

    “把这香甜的汁子喝了吧!”

    甘蔗汁很烫,行路的人便对着它吹。猩猩见了,问道:

    “你为什么吹它呢?”

    “为了让这汁子变凉一些。”这个人回答。

    猩猩一听这话,发了怒,喊起来了:

    “哪里有种事?你这个坏人!你的嘴能把冷的变热,这嘴怎么又能把热的变冷呢?你完全是说谎,我不能相信你了!我不愿意同你打交道,不愿意再帮助你了!”

    傻猩猩揪住行路人的衣领,把他推出山洞。

猜你喜欢
  • 名师出高徒,此话不假。 叶企孙何许人也?著名的央视节目主持人柴静写过文章,她还是偶然在一次飞行旅途中得知叶氏之伟大的。叶是大师的大师。他是前清时清华学堂第一期的高材生,13岁即考入清华。因其父是举人,家学渊源深。后赴美入芝加哥...
  • 孔子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事情已经这样了,人已经得了大病,既然已经无法挽回,就不必说,不必谏,不必归咎。 同样的道理,老孙的女儿交了个男朋友,老孙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信誓旦旦地说就算打死女儿也不准她嫁那小...
  • 古时候,一位帝王想选一位使者出使别国,可出使之路困难重重。帝王为了找一个可担此任的使者,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选拔,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两位候选人。可帝王无法从中选出一个最好的。于是,他便去寺里找方丈帮忙。方丈听完了帝王的来意,沉思了一...
  • 寺庙坐落在山顶,云雾缭绕,闲雅极致。 老方丈正与几位高僧商议派人去佛教圣地取经之事。取经之路有千里之遥,况途中多险,必须派一个特别优秀之人去完成这项任务。众僧最终在觉醒和觉尘间来回斟酌,确定不下,方丈只好让众僧再综合考虑,几天后...
  • 日本国有一位禅师,法号白隐。他修行高深,生活纯净,声名远扬,深受百姓的敬仰与称赞。白隐禅师所在的寺院附近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忽然有一天,夫妻俩发现女儿的肚子大了起来,这使他们非常的生气,好端端一个黄花闺女,竟做出这种...
  • 瓜瓜和尚还俗下山那天,寺院里没有一个僧人送他,只有师傅对着他的背影,默鞠一躬,平静地看着他离去。 瓜瓜五十岁那年,突然佛心大发,出家做了僧人。为僧三年,他一直干着打扫院落的差事。他没记住几句经文,却收获了不少物件。每逢庙会,他多少...
  • 一个云游的僧人进入偏僻的小山村时,原本打算化了斋后,继续行走。可是,这个小山村吸引住了他。 小山村四面环山,风景秀丽,而且,民风淳朴,着实热情。僧人便想滞留几日,毕竟云游了那么多日子了,置身小山村,他那疲乏也莫名其妙地冒出来了。...
  • 韩国的镜虚禅师门徒弟子很多。 有一天晚上,镜虚带了一名女子回到自己房间,立刻把房门关起来,好几天都不打开,二人似乎在房里同居同食。 徒弟满空和几位师兄弟深怕大家知道了不好看,所以一直把守在门外,遇到有人找师父,都说禅师在休息...
  •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乞食一边赶路,日夜兼程,不敢稍有停息。因为在行前,他们发了誓愿,要在佛诞日那天赶到圣地。作为僧人,最重要的就是守信,虔诚,不妄语,何况是对佛陀发的誓愿呢! 但在穿越一片沙漠时,年轻...
  • 有一位禅师欲到普陀寺去朝拜,以酬宿愿。 寺庙,距离普陀寺有数千里之遥。一路上,不仅要跋山涉水,而且还要时时提防豺狼虎的攻击。 启程之前,徒众都劝阻禅师:路途遥遥无期。师父还是放弃这个念头吧。 禅师肃然道:老衲距普陀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