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快长大

    嫩芽儿,长啊长,钻出了地面,真累呀!白胖的身子弯曲着,呼哧呼哧直喘气:“我什么时候才长大呢?我太着急了。”

    嗡嗡嗡,飞来一只小蜜蜂,对着嫩芽儿点头微笑,招手问好:“别性急,嫩芽儿。只要你不停地长,别松劲儿,就会长大的。我们期待着,在你盛开的花朵上跳舞釆蜜。”

    “小蜜蜂,谢谢你。我要开出鲜艳的花朵,把世界打扮得更美丽。欢迎你们来釆蜜。”

    嫩芽儿笑着,伸伸腰、蹬蹬脚,憋足了劲儿,不怕苦不怕累,把根子深深扎进泥土里,用力把叶瓣儿向上托起,使劲往上长……

    小苗苗,长啊长,挺立在地面上。真累呀,身上的汗水直往下淌:“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我太着急了。”叽叽叽,喳喳喳,飞来一只小鸟,扇动着翅膀,向小苗苗啼唱:“别性急,小苗苗。只要你不停地长,别松劲儿,就会长得很高很壮。我们期待着,在你长满绿叶的树枝上,唱歌乘凉盖新房。”

    “谢谢你,可爱的小鸟。我要在风里雨里锻炼,长成结实的大树,叶儿青青枝条壮。欢迎鸟群来这里唱歌,让它们的小宝宝在这里快活地成长。”

    小苗苗挺直身子,仰起了头,迎着风,披着阳光,显得又精神又漂亮,一个劲儿地往上长……

    淅沥沥,哗啦啦,电闪闪,轰隆隆,雨呀风呀、闪呀雷呀,都过去啦!

    嫩芽儿,长啊长,开出了艳丽的花朵。

    小苗苗,长啊长,长成了挺直的大树。

    小鸟快乐地歌唱,小蜜蜂高兴地飞来飞去。小朋友跑来,又唱又跳,拍着小手笑嘻嘻。

    太阳公公很惊奇,“孩子呀,告诉我,你唱些什么呀?这样有趣?”

    小朋友开心地唱着:“不告诉你!我不告诉你……”

    太阳公公哈哈笑:“谁都说大树可爱,谁都夸花儿美丽,谁都喜欢小孩子,虽然你们很淘气。因为呀,你们很快就会长大,有知识有本领有志气,为祖国和人类贡献自己。”

    小朋友高兴地喊叫:“对了!对了!就是这样的!我要快快我太着急了。”

    花儿开,鸟儿叫,小蜜蜂跳舞,树枝儿摇,大家祝愿小朋友们长得像花儿一样美,像大树一样壮,像小蜜蜂一样勤奋,像小鸟一样快乐。太阳公公微笑着点头,把温暖的金丝线拋洒在大家身上。

猜你喜欢
  • 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今天,他却管理着一家拥有二十余万名员工的庞大快递王国,这个创业大军中的杰出代表,就是顺丰快递总裁王卫。在1993年的时候,王卫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时常骑着一辆摩托车穿行在广东深圳的大街小巷,后座上绑...
  •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世界史册上的伟人。他不仅是治国兴邦的政治家、极富才华的演说家、二战中的传奇英雄,而且是著名的作家,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席瓦兹院士在给他的颁奖词中曾如此评价:“丘吉尔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成就如此非凡……此前从未有哪位领袖...
  • 一位远房亲戚,拜托我给他儿子介绍个工作。这让我颇有些为难,因为我出道这么多年来,还从未给人介绍过工作。虽然没把握,但碍于情面,我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七月中旬,他果然来了。人很精神,长得可谓英姿飒爽,办事利索,走路都带风的感觉。从他举手投...
  • 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学教育学家。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并多年活跃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1928年,梁思成学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
  • 侯宝林是中国现代相声的一代宗师,这位中国相声第六代传人一生创作了《77号》《北京话》《醉酒》《新式马甲》等大量优秀的相声艺术作品。他的相声融强烈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于一炉,既让观众笑声不断,又在笑声中给人以教益,俗中见雅,平而能奇。他逝世20...
  • 童年给我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爸爸妈妈吵架。他们总是在吵。我抱着妈妈说:“妈妈你别难过,反正以后我也不会结婚了,以后的日子我陪你一起过。”我悄悄大哭了一场,心里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没有爸爸了,从今以后我是没有爸爸的孩子了。那时候妈妈带着我,...
  • 尹老师是我高中时的数学老师,他没有念过大学。本来他可以去一个名牌大学读书,但是在高考前,校长告诉他,现在学校缺老师,希望他能留校。尹老师没犹豫,同意了。就这样,他和几个高考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高中毕业后就当了老师,一直到退休。他在讲课时,时常把...
  • 我想起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但我要谈的不是安迪,而是那个老黑人。州政府的假释委员会问他:你是不是改造好了,可以放你了?他前几次都乖乖的,最后一次,他说:你知道我看见什么了?我看见,就像在洞的另一头,一个浑小子,无法无天,虚度青春,糟蹋...
  • 2015年7月10日,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内,座无虚席,水泄不通,人声鼎沸。兴奋的观众将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场地中央的一个人。那个人汗流浃背,激动无比,正用力地挥舞着五星红旗。100天,跑出100个马拉松,没有人敢吧?陈盆滨又一次成功地实现了自己...
  • 大概是我上大三,他也上大三的时候,我是清华的,他是北大的,我们共同上过《亚洲周刊》的封面。那个时候我是因为批评清华,他批评北大,我们作为时代的典型被上了这样的封面。但我看到他本人的时候,我非常难把他和我印象当中的这个人联系起来。当我看到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