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等

    老等

    人们常说,时间会改变一切。岁月如梭,风华逝去。但有些人,却守着一个执念,一直在等待着某个人或某个事情的到来。他们同样被时间洗礼过,却依旧坚守在原地,一次又一次地等待。

    在一个小城镇里,有一对年迈夫妇,他们以等待而闻名。每天,他们手牵着手,坐在一张旧木椅上,静静地守望着远方。他们的目光如同两道波纹,扩散开来,涟漪荡漾。

    这对老夫妇名叫李明和王秀兰,他们婚后不久,李明被征召入伍,加入了一支部队,投身保家卫国的战斗中。那时,他们年轻,他们怀有无限的憧憬与热血。然而战争的残酷却让他们的生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李明受了重伤,被匆匆送往医院。在那里,他昏迷了好久,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被送回了故乡的小镇。他觉得自己有了第二次生命的机会,可以重新开始。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中的那样美好。他发现医院里的其他伤员都已经康复出院,而他却仍然处于病床上。他问医生原因,得到的回答让他心灰意冷——他的双腿已经瘫痪,再也无法走路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李明陷入了绝望,他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了意义。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王秀兰站在了他身边,给予了他无穷的力量和勇气。他们一起度过了无数个漫长的夜晚,互相扶持,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然而,岁月却无情地逝去,两人的容颜渐渐被时间打磨,锐气荡然无存。他们儿女已经各自成家立业,他们曾经的朋友也几乎都已经离世。然而,李明和王秀兰仍然守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一个从未回来过的人。

    他们等待着的是他们的儿子小明。小明在他们年轻时出生,却在一次意外中走失了。他们曾经四处寻找过,可结果始终如同海底捞针。他们仍然坚信,自己的儿子会回来的,只是时机未到。

    而时光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痕迹,白发苍苍,皱纹逐渐爬满了他们的脸庞。而他们的等待也逐渐变成了记忆和坚持,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或许这样的等待永远也没有终点,但他们不放弃。他们深信,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无论岁月如何变幻,他们都将守候在这里。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未知的,时间的涟漪还在扩散。或许,有一天他们终究会等到儿子的归来,或许,他们与儿子的重逢已经埋葬在岁月的尘埃中。

    不论如何,他们的等待成为了一种力量,一种见证了他们爱情坚贞的力量。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沧桑,但他们的心依旧温暖如初。岁月无法改变的是,他们曾经深爱过的事实。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而李明和王秀兰,选择了在这悠长的岁月中,一起等待,一起承受。他们的故事,始终是等待的故事。他们老了,世界变了,但他们的陪伴与等待永远不会改变。

猜你喜欢
  • 1946年开始,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可惜那些信件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的作品和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在平常生活中,说到“伟大”,不免都牵涉到太阳...
  • 2007年8月8日,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嘉宾云集: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吴江浩先生,中日两国各大媒体的记者,都来见证一个不同寻常的历史时刻—全球第一家首次公开发行即直接登陆东交所主板的非日本公司正式上市。嘉宾们致辞时,32岁的白云峰稍稍有...
  • 2008年4月29日,柏杨在台北病逝,走完89年跌宕的人生。《丑陋的中国人》等著作让他享誉华文世界,“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更确立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本刊谨转发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的回忆文章,以飨读者。遇见柏杨前,他给我的印象...
  • “有一位姑娘/走过了雪域/轻轻的脚步/留下许多爱的怀念/有一位姑娘/美丽了雪山/灿烂的微笑/藏在炊烟升起的帐篷……”一首《爱的怀念》,回荡在辽阔的雪域高原,引来欷无数,泪水无数。歌中吟诵的姑娘,集世上至为珍贵的大美和大善于一身,胸怀博爱与激...
  • 叶赛宁生在乡村,是大自然赐予他灵感,哺育他成为诗人。幼时同舅舅夜牧,到河畔饮马。月光洒下一片银辉,月亮静静浮在水面。马儿饮水时像要将水中月吞下,而月儿又从马嘴里滑出……看到这幅神奇画面,他高兴得跳起来,后来便写出“马儿将月亮一饮而尽”的诗句...
  • 受邀到一家医院去看望汶川地震被救出的孩子,他们都已被截肢,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援助。我说,要去看孩子们,该带些什么礼物呢?邀请方说,他们什么都不缺,快被各式各样的慰问物品埋起来了。您只要带上问候和心理帮助就成了。这后两样东西当然是要带的,可是...
  •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主题叫作磨难是最好的礼物。那时候大学都会勤工俭学,我学的是旅游与酒店管理,所以实习就到酒吧,白天当服务员,晚上就可以在那儿唱歌。那时候我觉得经济状况还可以,因为我在外面唱歌,对大学生来讲,我可以一边去把这些钱拿...
  • 新加坡先驱初级学院脑神经学家陈建民医生,两岁时,因患上小儿麻痹症而终生不良于行。母亲千辛万苦地为他觅得一所肯接收残疾人士的普通幼稚园,但他的残障却成了同学们作弄的对象。他们为他取各种难听的绰号、拉他的耳朵、拍他的头颅;终于,他决定反击了。凡...
  • 我曾经被两句话所深深吸引。第一句话来自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哥哥,他说:“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第二句话出自一位古老的希腊人之口:“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我有一位朋友,年轻时学习西方哲学,现在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
  • 他们就这样相识了。她就是多拉·迪阿曼特。当时多拉是这家度假村里的一个厨房佣工。其实,她出身于一个有名望的犹太人家庭,只是因为年轻和对父母保守意志的不满,才离家出走,浪迹四方。而同时卡夫卡却因日益严重的结核病,四处就医、疗养。就这样,两个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