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话里

    电话里

    阳光透过窗纸洒在桌上,微风轻拂窗外的花叶,整个房间弥漫着一股宁静的气息。坐在桌前的我,手中握着一部旧式电话,透过听筒传来的声音,我仿佛回到了那段遥远的岁月。

    “喂,是小楠吗?”电话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心中一动,这是我多年未见的朋友小楠的声音。

    “是我,小楠!好久不见了,怎么找到我这个号码的?”我开心地问道。

    “其实我一直记着这个号码,只是一直不好意思打给你,直到今天。”

    听到小楠的解释,我有些感动,这段电话可能意味着着怀旧与重聚。

    “记得我们初中毕业后,就各自上了不同的高中。再后来,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我常常想起和你一起度过的那些快乐的日子,真的好怀念。”

    小楠的声音中充满了留恋之情,我同样将回忆远方,仿佛置身其中。在那段美好的岁月里,我们总是一起奋斗,一起嬉戏,情同手足。

    “是啊,那段时光真的很美好。我们一起追逐梦想,奋发向前,每一天都是充实而快乐的。虽然如今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但我们的友谊永远不会改变。”我感慨地说道。

    “我听说你现在在做一个故事专家,是真的吗?”

    我微微一笑,其实这是个意外的问题,我并没有向小楠提起我现在的职业。“是的,我热爱写作,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太棒了!我总觉得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故事专家。你以后有时间可以给我讲讲你的故事吗?我很期待听到你的作品。”

    小楠的话语里透露出对我的赞美和期待,我心中充满了动力。“当然可以,我一定会给你讲一些我最喜欢的故事。期待我们下次的电话再次闲谈。”

    这通电话将我和小楠心灵的距离拉近了,也让我更加珍惜友情的可贵。在这个通话中,我们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也展望着未来的相聚。电话不只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一种拉近心与心距离的方式。

    挂断电话后,我暗暗给自己打气,要更好地成为一名故事专家,用每一个故事去温暖人们内心的渴望,传递友情和爱意。

    电话结束了,但故事才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
  • 这是我身边的两个朋友。一个很富有,自己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年收入过百万,住在宽敞明亮的高档别墅里,开着价格不菲的名牌跑车;一个很贫穷,从事着城市里“低等”的扫马路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元钱,一家三口蜗居在城中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中。...
  • 十字路口,绿灯还在将亮未亮的时候,我就猛蹬了几脚自行车,冲了过去,这一冲造成了如下几个结果:身旁一位骑着车驮着孩子挂着菜肉的大婶受了惊吓,手一歪把,母子二人直接奔向马路牙子,叮咣一阵骚动,车仰人翻,喊声哭声响起;交通协管大爷冲着我使劲儿挥着...
  •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为了尽快脱贫致富,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眼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腰包不断的鼓了起来,常人心里非常着急。他多么希望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尽快的富裕起来。于是,他四处打听,寻找尽快致富的路子和项目。这天,常人在一张...
  • 交通局的会计刘德这几天愁开了,不是为工作发愁,而是愁送礼。别人愁送礼,不是不想送又碍于面子必须送,就是没钱,刘德不是,他打心眼里想送,家境也宽裕,他愁的是有礼送不掉。让刘德送不掉礼的是新来的张局长。张局长半年前从外地调来,上任没几天就逐个了...
  • 我几乎每天都能在村口看到他。老人安静地坐在老式轮椅上,高大的身躯围裹在一条有历史的军绿色毛毯里;眼睛已经不那么清澈了,像蒙了一层雾;脸上布满了褐色的老年斑,还是能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黝黑的肤色;笑的时候能依稀看到仅存的几颗牙;只有花白的山羊...
  • 农村人有个特点:有事没事就好凑热闹。常人也不例外。一天,常人有事进城。办完事,常人就在街道上溜达起来。就在他东张西望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对面不远处围了几个人。出于好奇就想上前看个究竟。常人靠前一凑,这才看清旁边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电脑看病...
  • 精神文明建设局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局长大刘坐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抓精神文明,首先要从孝敬父母抓起,百善孝为先,羊羔方知跪乳,乌鸦也会反哺,何况我们是人,我们都是娘生爹养的,他们吃苦受累,我们不去孝敬他们能行么?不孝顺的子女,他们就不是...
  • 我杀了人了!张群绝望的看着自己的双手,只见自己的双手上,沾满了前妻向宁的鲜血,向宁此时因为失血过多,趟在地上不停的抽搐着,因为濒临死亡,一双眼睛死死得盯着张群,而向宁的情人康伟,早已跑得不见了人影。张群傻了眼,惊慌失措的坐在向宁已经冷却了的...
  • 从银行出来,已经五点了,看来,赶不上回公司交帐了,刘佳只好背着揣了一万多元现金的包跨上了拥挤的公交车。 刚上车,她便皱了皱眉头——车上人真多,看来,又得一路站到底了,也不知这穿着高跟鞋的脚是否受得了……“小妹,你的衣服好漂亮哦,是在哪儿买...
  • 这年头,干什么勾当的都有。这不,最近兴起了一个新职业—碰瓷专业户,从事该行业的人一般为老人。杨老汉年轻时就是个小混混,老了还不消停,干上了这勾当。杨老汉的碰瓷工作是这样开展的:每天早上八点晃悠悠的出门,来到地方最大的街道,瞅准合适的人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