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坡肉的由来

    在浙江城乡有一道家喻户晓并与宋代大文豪苏轼有关的名菜,叫“东坡肉”,已流传近千年,其故事相当有趣。

    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名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以人们都称他苏东坡。因他曾两度做过杭州的地方官,并为当地人民群众做了些实实在在的好事,所以苏东坡的事迹在浙江民间流传极广。至今人们仍称西湖那条湖堤为“苏堤”,相传“东坡肉”的流传还与修“苏堤”有关。

    苏东坡早年曾在北宋京城做官,因与当时的革新派王安石政见不同,自动请调到地方做官,1071年到杭州做通判,以后还到密州、徐州和湖州等地当过知州。1079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受到弹劾,被捕入狱,几个月后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了“团练副史”这样一个挂名小官,其实质是流放。在这个时期苏东坡心境之悲凉、门庭之冷落、生活之清苦是不言而喻的,不过那时黄冈一带猪肉比较便宜,苏东坡在贫寒境遇中常亲自煮猪肉与友人共同品味,曾作诗一首介绍他煮猪肉的经验,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鲜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可见“东坡肉”的研究工作是在谪居黄州时开始的。

    1085年宋哲宗即位,司马光一派重新执政,次年苏东坡奉调回汴京做官,但这时他与保守派在对待王安石新法的积极意义上看法发生分歧,于是再次被贬为地方官。1090年再次出任杭州地方官。那时苏东坡发动杭州数万民工疏浚西湖、修筑湖堤、兴修水利。老百姓为感谢这位太守,便把猪肉、绍兴酒(黄酒)等送给苏东坡。苏东坡则吩咐家人:把猪肉烧好后连黄酒一起送到工地慰劳民工。谁知家人误认为将猪肉和黄酒放在一起煮,于是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用这种办法炖出来的肉格外香醇味美,别有一种风味!此事一时传为佳话,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功德,同时也纷纷仿效他的烹调技法,从此,“东坡肉”也就成了杭州的传统名菜,名扬四海。

猜你喜欢
  • 从前有一个傻瓜,亲戚给他介绍一个对象,让他去女方家里相亲。傻瓜临出门的时候,母亲嘱咐他说:“选媳妇咱别看她长相,天仙似的女人啥也不会干,有啥用?你呀!去女方家多留个心眼,看看她勤不勤快、会不会做饭。只要勤快会做饭咱就要,记住没?”傻瓜笑嘻嘻...
  • 一踏进局长家的门,大强就觉得自己矮了10公分,看着五大三粗的刘局长,总得仰视才行。大强以前可不是这样,那时他刚大学毕业,分配到局里也算是“高精尖”人才。每遇到事情,他就按照应有的客观规律办事,尽力提高自己的效益。局长说要在全县推广反季节蔬菜...
  • 聪明的丈夫妻子说:“你要再赌博,夜不归宿,以后就别回家了,回来我也会把门反锁了。”丈夫把妻子带到了麻将室,妻子学会了打麻将,丈夫没想到他被赶回了家看孩子。妻子一发不可收拾。丈夫再如何地劝说,妻子赌性上瘾,还骂是他教会了她打麻将。赢了钱,半夜...
  • 师傅还留一手有个小伙子跟田师傅学石雕,进步很快。一天,小伙子支支吾吾地说:“师傅,徒儿的手艺已学得差不多了……”“想出师?”田师傅看了小伙子一眼,“好啊,才念三天经就想当和尚啦!既然你学会了,那就出师吧!”小伙子打点行装,与田师傅辞别了。回...
  • 给自己戴了一副铐子熊风光在城郊开了家废品收购站,一天从一个拾荒者手里收上来一副旧手铐。他觉得挺新奇的,就拿在手上比划着,心想:这玩意就是神啊,再蛮横的家伙,只要拿这往他手上一铐,最后没有不俯首称臣的!熊风光想着想着就不由自主地往手腕上一套,...
  • 阎王点名阎王殿上,阎王爷认真地翻看着黑白无常今天收来的新人,开始点名:“赵无,你是高寿啊!说说你在阳间的所做所为。”“回老爷,我为人清贫啊!大半辈子孤苦伶仃,无儿无女,腿脚也不太灵便,但我靠捡破烂,在阳间,我累计捐资7万余元,资助了100多...
  • 一对结婚五年的夫妇,男的当上科长后,经常喝酒喝到深夜,为这事妻子被气得快神经了,吵也吵了,闹也闹了,一切都是无济于事。后来妻子说她的丈夫,你干脆以后喝了酒,超过了半夜12点,你就别再回来了。他又喝到了半夜12点才摇摇晃晃回到家里,门被反锁住...
  • 小吃店里的军训麻五怎么看都是个粗人,但他那双粗糙的大手就是将牛肉羹做得比别人有味道。所以,店里一到吃饭时间,常常被客人坐的满满。一天,店里来了两个学生。皮肤被太阳晒得黑黑的,是军训的结果。那两个学生似乎是第一次离家到外地求学,看起来有些青涩...
  • 曹丕屌丝的逆袭之路众所周知,曹植的老爹是国家官员,核心班子成员。威风时天子脚下敢搬砖,只手可以撑破天。他还有一个哥哥——曹丕,同样都是曹操的妻子卞后生的。这样一来,说曹植是官二代也可,说是富二代也不为过。这种背景下,吃喝玩乐均不愁,更不用担...
  • 10斤辣椒炒熟只有两碗王智平时最爱吃辣椒,不管有多辣的辣椒,都敢吃。这一天,有一下乡卖辣椒的小妹来到李家坳卖辣椒,李泉和王智两人来到卖辣椒小妹的身边,王智笑着对方:“你卖的这辣椒辣吗?”对方说:“辣椒不辣,我不要钱。”李泉说:“我买10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