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辞职顾问”月赚万元

    “功课”没有做好,

    跳糟屡吃苦头

    今年27岁的于晓敏是山西长治人,2007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郑州一家电子公司做文员。2008年10月的一天,于晓敏在一次业务中认识了一位姓张的经理,对方对她的细心能干非常赞赏,还开玩笑说:“要是我能请到你这样一位员工就好了,业务量肯定能翻番。”张经理的一番话在于晓敏心里掀起了波澜:自己在这里待遇这么低,倒不如真的跳槽到张经理那里。几天后,冲动的于晓敏就向公司提出了辞职。没想到,当于晓敏到了张经理那里,他却拒绝了于晓敏。无奈的于晓敏只好四处去求职。2009年1月,于晓敏好不容易应聘进了一家广告公司。谁知,她与顶头上司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在一次争吵中,她又冲动地一走了之。

    2009年5月中旬,于晓敏费尽周折才应聘进了一家民营医院的行政部做行政助理。工作没多久,医院的老总无意中从一个生意伙伴那里听说了于晓敏当初离开广告公司的事,得知她走的时候不仅没有办理离职手续,就连工作也没交接。老总大感震惊,很快就把于晓敏给辞退了。辞职的“功课”没有做好,还会影响到下一份工作?此时,于晓敏的肠子都悔青了。

    后来,于晓敏又来到电脑城的招商办当了一名文员,月工资是1000元。面对微薄的薪水,于晓敏又找了一家新的单位。接到新单位的聘用通知,于晓敏高兴得手舞足蹈。很快,全办公室都知道于晓敏要跳槽了。就在于晓敏吸取以前的教训准备好好地辞职离开时,却被人事部通知她因工作原因被辞退。于晓敏百思不得其解,跑去质问领导。领导却说:“你不是已经找好下家了吗?”于晓敏欲哭无泪,恨自己这张大嘴巴泄了密……

    就这样,由于辞职时的“功课”没有做好,于晓敏屡跳屡糟,到了2010年9月,她已经沦落成失业者。

    2010年11月的一天,老乡张晨与于晓敏聊天时,郁闷地说:“我打算辞职,可又害怕单位给我的鉴定报告写得不好,影响到我找下一份工作。”张晨的话让于晓敏想起自己曾经历过的一次辞职。当时由于于晓敏的辞职“功课”没有做好,领导借口她工作能力不好,辞退了她。这份辞退报告放在了她的档案里,弄得她的求职之路异常艰难。

    于是,于晓敏建议:“你要先协助领导找好接班人,并热情地传、帮、带,把自己积累的宝贵工作经验毫不保留地教给接班人,让他尽快适应岗位,然后再办理离职手续。”后来,学到此招的张晨在辞职时,处处也为单位利益着想,领导在他的鉴定报告中褒奖道:“该同志能够把最后一班岗站得比以前更加认真……”

    于晓敏的指点让张晨“完美”辞职,并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份工作中。事后,为了感谢于晓敏,张晨硬塞给了她500元钱作为报酬。于晓敏“完美辞职顾问”的名号不胫而走。此后,老乡朋友谁辞职准会找她咨询。

    降低辞职风险,

    引来滚滚财源

    来找自己的人多了,于晓敏就想以此为职业。可是,当她把这一想法告诉一些朋友时,却得到嘘声一片!有人听说她要收费卖辞职技巧,赶紧拒绝了;还有人说:“你要是真有本事,怎么自己找不到工作?”

    面对质疑,于晓敏并没有气馁。2011年1月,她来到人才市场租了一个摊位,成立了“完美辞职咨询点”,并到工商局申请了营业执照,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2011年3月底,在忙碌了半个多月后,于晓敏终于接到了第一单业务!那天,她到一家模具厂见了几个老乡。其中有一个叫沈锡雷的老乡与她交情不错。听于晓敏说明来意后,沈锡雷向她倒起了苦水:“我刚来这家模具厂时,正好有两个职位空缺:一是财务部,二是市场部。我打算进市场部,但财务部的张经理却先找到了我,并向我许诺公司对先进员工有职务轮值制度。于是,我没多想就去了财务部。然而,这5年来,我每次与张经理谈转部门时,他不是‘威逼利诱’就是打哈哈。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

    于晓敏听后,说:“没有哪位领导愿意把自己手中的精兵强将拱手送人,但面对执意要走的员工,领导怎么会不懂得做顺手人情呢?除非你们财务部经理和市场部经理不和。”听了于晓敏的分析,沈锡雷茅舍顿开,连忙说:“我想起来了,他们两位领导之间的确有点隔阂。”于晓敏说:“问题就在这儿。就算财务部的经理肯放你,市场部的经理放心用你吗?所以,你不妨先找市场部经理谈谈……”

    第二天,沈锡雷在于晓敏的建议下,主动去见了市场部经理。在一番沟通后,他果然顺利换了工作。事后,沈锡雷拿出到市场部第一个月工资的20%——600元钱作为酬谢给了于晓敏。

    初战告捷,于晓敏异常兴奋,信心倍增。不久,表弟给她打来电话,要她去帮忙策划辞职……口碑相传下,短短的10多天里,于晓敏就替6个老乡、亲友“完美”辞职。月末一算账,她当月的收入竟高达3000多元!

    随着生意步入正轨,于晓敏越来越意识到,取信于委托人是能否帮委托人“完美”辞职的关键。于是,她进一步规范了自己承接业务的各项手续,不但把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留给委托人,还就委托人提供的信息签订保密协议……

    赚钱有新招,

    “完美辞职公司”诞生

    为了拓展业务范围,2011年5月,于晓敏在报纸上刊登了一条“分类”广告。

    广告刊出不久,于晓敏就接到了一个叫鲁红梅的女孩打来的咨询电话。原来,鲁红梅去年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广告设计公司找了份工作,并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根据协议,鲁红梅如果提前解约,需要支付违约金。2011年5月初,鲁红梅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准备向公司辞职,公司便要求她按照合同上的规定赔偿违约金9600元,这笔数字对于还在偿还助学贷款的鲁红梅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正当鲁红梅为此事烦恼时,她无意中看到于晓敏的“完美辞职”广告。

    听完鲁红梅的叙述,于晓敏一时之间爱莫能助:这可不是一起简单的辞职咨询,而是劳务纠纷啊。于是,她赶紧联系了一位做律师的朋友。经过这位律师朋友的帮忙,才算帮鲁红梅解决了问题。

    经过此事,于晓敏意识到:许多辞职或多或少地牵扯到劳务法律法规,而这就需要专业的律师解决。于是,她先后与5名律师达成了合作协议。按照协议,于晓敏介绍来的客户,可以享受8折的优惠。而于晓敏的收益,则是收取她介绍来的这些客户消费额的10%作为提成。“律师智囊团”的推出,一下子扩大了于晓敏的业务,也给她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2012年1月6日,一位在郑州地铁公司工作的刘先生找到于晓敏,说他打算辞职,但没有找好下一东家:“我每天都在上班,哪有时间外出找工作啊。”于晓敏望着刘先生郁闷的眼神,决定帮刘先生找工作。

    长期在人才市场工作的于晓敏很快就帮刘先生觅到了一份医药器材销售的工作。事后,刘先生为了感谢于晓敏,不仅给了她500元的“完美”辞职费,还给了她1000元寻找新工作的劳务费。

    拿着1500元的报酬,于晓敏意识到:自己不仅可以帮人辞职,还可以利用资源帮人找工作。随后,于晓敏效仿“律师智囊团”的做法,与郑州市6家中介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于晓敏新的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帮辞职的人找新工作,收费标准是新工作第一个月薪水的30%。

    业务范围扩大了,业务量也就越来越大,到了2012年9月,于晓敏一个月最多可以接60单业务,月收入超过了1。2万元。

    有了于晓敏这样细致、周到、温情和秉公理性的服务,很多因为辞职而闹矛盾的雇主和被雇人都能化干戈为玉帛,好聚好散。而当遇到有困难的辞职人,于晓敏还会减免他们的费用。

    目前,于晓敏已经成功地代理了500多个辞职业务,自己也从中赚到了40多万元的劳务费。如今,于晓敏已投资成立了一家“好运来职业咨询公司”。她相信,等待她的,将会是更加红火的明天。

猜你喜欢
  • 你跟我说某个人多么优秀多么出色,我可能还不感兴趣,但说到她有个不一样的特质我会感兴趣。因为这些才是可以学习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门罗,是个家庭主妇,人到中年才开始写字,每天都写,从未停下来过。家里四个孩子,忙完孩子就是写字,也不认为自己写得多...
  •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强者,一种人是弱者。强者给自己找不适,弱者给自己找舒适。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学会强者的必备技能,那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如果你学会了这种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健身、学习新语言、探索未知领域等。但是...
  • 美国康涅狄格州西南部的格林威治镇是个优雅恬静的小镇,这里濒临风光旖旎的长岛海峡,距离繁华热闹的纽约又相对较近,所以吸引了大批白领入佳。每到傍晚,居民们就早早地吃过晚饭,来到海滨公园跑步、遛狗、读书、喂野鸭。当然,最让人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坐在...
  • 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分课桌。这是学校多年来的一个特别规定,从入学到毕业始终固定坐一张课桌,据说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学生破坏课桌,毕业验收时如果损坏了就得照价赔偿。我分到的是98 号课桌。桌面没有一点油漆破损的地方,也没有小刀之类的...
  • 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第26任总统。他从小体弱多病,患有哮喘,到大学毕业时还被检查出心脏有问题,医生警告他只能从事简单轻松的工作。可罗斯福无视警告,坚持做户外运动增强体能,后来还当上了海军军官。1886年,28岁的罗斯福回到家乡参加纽约市长竞...
  • 从小学到初中,我都是一个好学生,不但成绩优异,还当班长。我也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初中毕业,我考上了市一中,可能是我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繁华的都市,可能是我住校脱离了父母的束缚,我突然变了。不久,我就迷上了电子游戏。那时的家里条件还好,父母做山货...
  • 2001年6月30日。这一天是我18岁的生日。为了庆祝我终于成年,父亲郑渊洁送了我一辆奥迪A6,我赶紧奔下楼观看新车,却发现方向盘上还搁着一盒安全套。郑渊洁站立在一旁笑呵呵地对我说:“这盒安全套是你长大的纪念。我希望将来有了个孙子,就连孩子...
  • 马丁与霍克是一对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他们虽然聪明,却很懒惰。父母过世后,两人的生活捉襟见肘,由于没有大学文凭,只能去工厂做一些体力活。这天,两人经过一家银行,看着运钞车将一箱箱的钞票送进去,马丁不由得感叹:“唉,如果这些钱都是我们的该有多好,...
  • 最近家里的气氛挺压抑的,爸妈脸色都不好,经常背着我小声谈话,从他们偶尔漏出的只言片语中,我隐约听到一个不好的情况:爸所在的公司要破产倒闭了,这意味着四十好几的爸即将失业。爸还在一天天上着班,我诧异地闻到爸身上有股好闻的甜香,这味道是从哪来的...
  • 2013年7月16日,英超豪门阿森纳官方网站发布一则短片,纪念一位越南非凡的“Running Man”(奔跑者)。片头如此:每个故事都有一个英雄。在这次旅途中,英雄出现了——The Running Man。短片一经发布,这位越南球迷即刻风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