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岛斗蟒蛇

    小编给大家带来探险故事:荒岛斗蟒蛇

    1688年,英国探险家、博物学家威廉·丹皮尔乘“西格内特”号去澳大利亚探险时,在东印度群岛附近的海域上,突然遭到了台风的袭击。

    迷失航向的船只随着海浪一直漂到澳大利亚的西海岸。在那里,丹皮尔找到一个海湾。为了躲避台风,他下令船只在这个海湾下锚:“伙计们,我们就把船停在这里,你们瞧,这里的海滩多宽阔,上面又有那么多的植物,真是一个好地方。我看就叫它‘西格内特’海湾吧!”

    船员们顿时欢呼雀跃,连日的海上生活已让他们感到相当厌倦了。上岸后,丹皮尔带着几名助手来到一个地形较高的地方,让他们把英国国旗插好,自己则去看看附近有没有水源。

    走了一会儿,丹皮尔来到一片灌木丛里,突然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觉得自己的腿被缠住了。他低头一看,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只见一条碗口粗的大蟒蛇正缠在他的腿上。他情知不好,急忙去抓蛇头,哪知那蛇身子迅速蠕动着,竟将他越缠越紧。

    丹皮尔感到骨头就像断了一样,疼得他差点昏过去,不由自主伸手去扳蛇的身子,可手还没碰到,蟒蛇已猛地把头转了过去,对着他把信子吐得老长。在这危急关头,丹皮尔反而镇静了下来。他知道,如果此时自己慌了手脚,后果肯定不堪设想。于是,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迅速从腰上拔出一把锋利无比的水果刀,瞅准机会,一下子扎进了蟒蛇的头部。

    一股带着腥味的鲜血随着刀光喷到丹皮尔的脸上,丹皮尔想都没想,扬手又是一刀。蟒蛇痛得剧烈地扭动起来,把丹皮尔一下带倒在地,就在倒下的一刹那,丹皮尔用尽全力,用刀朝蟒蛇的腹部狠狠划去,顿时,蟒蛇的腹部开了一个大口子,红红黑黑的内脏全都流了出来。这下,身受重伤的蟒蛇再也无力挣扎了,丹皮尔趁机把腿抽出来,这才逃脱了险境。

    此时,丹皮尔再也没有心思去找淡水了,一心只想早点回到营地。当船员们看到满身是血的丹皮尔摇摇晃晃地走回来,急忙围上去,七嘴八舌询问发生了什么事。丹皮尔抓起水壶,猛灌几口后,才慢慢把刚才的遭遇说出来。大家听了,都暗自为他感到庆幸,也对他的机智勇敢称赞不已。

    丹皮尔和船员们在这个岛上一共逗留了9个星期,认识了许多当地的土著人。但由于语言不通,他们只能靠手语和表情与土著人交流,不过这还是让丹皮尔大有收获,对澳大利亚的了解更深了。

    1691年,丹皮尔乘坐“西格内特”号从西格内特海湾起航,穿过太平洋回到英国。后来,他出版了航海记《世界一周新航行》,他在书里写道:那是一片广阔的陆地,究竟是个岛屿还是一块大陆,这个问题无法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并不和亚洲、非洲或美洲连接在一起。

    学门教育网带来:荒岛斗蟒蛇

猜你喜欢
  • 经过明初几十年的发展,明朝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实力增强。雄才大略的明成祖,产生了派遣使团出海,与西洋各国往来贸易、宣扬国威的想法。但据推测,明成祖遣使远航的动机中,还有私人打算。南京宫殿大火扑灭后,并不见建文帝尸身。建文帝是不是像传闻那样,...
  • “土木之变”后,造就了明代杰出的民族英雄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这首《咏石灰》诗,明白晓畅,脍炙人口,是对他自己一生的事业成就、道德情操的生动写照。于谦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受封过“少保”...
  • 明世宗时期,东南沿海防卫空虚,倭(wō)寇乘机侵犯,祸害空前严重起来。倭是我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明朝初年,就有一批日本海盗,来到中国沿海一带,从事杀人抢劫的勾当,他们被叫做倭寇。不过,那时,明朝国力强盛,军队战斗力强,社会政治较安定,入侵...
  • 明世宗为人猜忌刻薄,凡是敢于说真话,如杨继盛这样爱提意见的官员,不是被杀头、监禁,就是被革职、充军。因此,后来没有人再敢批评他。但是到嘉靖四十五年,晚年的明世宗遇到一个不怕死,敢于揭他痛处的官员——海南琼山人海瑞。此时,严嵩父子虽然倒了台...
  • 稽康就要被处死了,临刑前,他泰然自若,对着学生和围观的民众,要来古琴,弹了一曲《广陵散》。曲终,说道:“过去袁孝尼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广陵散》从今以后成绝响矣!”这《广陵散》乃中国音乐史上十大名曲之一。当时,有三千太学生上书,请求以稽...
  • 1939年11月底,毛泽东接到八路军总部转来的一封信,说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不幸逝世。毛泽东接到这封沉甸甸的信,马上给周恩来发了电报,要求设法弄清信中提到的弗朗西丝的近况,通知弗朗西丝有关白求恩去世的消息……由此,人们不免会探寻:那位疯狂工...
  • 狐狸发现农民家里养了一群鸡,他的口水忍不住流了出来,趁着夜色它去偷鸡,可它发现了两个笼子,一个笼子里装着小鸡,另一个笼子里装着大公鸡,它心思着鸡仔虽多,可吃起来太费劲,吃一只都不够塞牙缝的,弄不好惹得它们叽喳喳地乱叫,吵醒了农民就糟了。...
  • 汉明帝时,班超听说匈奴又联络了西域的几个国家,经常掠夺边界上的居民和牲口,气愤得再也坐不住了,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闷在书斋里写文章呢?”他把笔杆扔了,就投军(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从戎”就是从军)去了...
  • 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时,曾留下一张头戴盔式太阳帽的照片,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因《挥手之间》选入中学课本,更让这张照片家喻户晓。这顶别致的盔式太阳帽本是一位爱国华侨、青年司机林琼秀从南洋回国时带来的,后转赠给了郭正。郭正与周恩来的警卫龙飞虎很熟悉。...
  • 头发和耳朵比邻而居,头发高高在上,耳朵甘居而下。有一天头发闲来无事,看见耳朵支楞着也是无所事事,于是头发对耳朵说:“我说耳朵,都说你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可我看你整天呆着,不像眼睛那么受重视,也不像嘴巴那么能说会道,更不像鼻子那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