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断八百钱

    从前,淮河岸边的刘家屯有个贫苦的刘老太太,丈夫死得早,同女儿相依为命。女儿长到十八岁,貌若天仙,说媒的人踏破了门槛。最后,女儿被李家庄的一户富裕人家娶走。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出嫁后,由于公婆看不起刘家贫,便阻挠儿媳妇回娘家。刘老太太年老体衰,除了女儿就没有其他人可依靠。女儿心疼老母亲,便时常暗中接济。

    这年端午节快到了,刘老太太见家中连包粽子用的糯米都没有,便去李家庄向女儿要些。在亲家的眼皮子底下,女儿给了她半袋糯米。把袋子交给刘太太时,女儿意味深长地说:“娘可要背好袋子。”说完眨了眨眼睛。刘老太太明白女儿话里有话,点了点头,不敢多待,匆匆告别了亲家。

    出了李家庄,老太太见前后没人,便打开装米的袋子,伸手进袋子一掏,竟掏出一串铜钱来,数一数足有八百文。她知道这是女儿平日里攒的私房钱,见女儿如此孝顺,她心里特别高兴,一口气赶了好几里路。

    刘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几里路下来,觉得疲惫不堪,就坐在路边休息。歇了一会儿,有一个骑毛驴的女子经过。这女子是与刘老太太同村的杨二嫂,今天出门来走亲戚。杨二嫂见老太太累得满头大汗,就叫她把米袋子放到毛驴背上。刘老太太连忙感谢,将米袋子交给骑在驴背上的杨二嫂,自己则跟在毛驴后面走。

    杨二嫂跟刘老太太商量,想抄条近路回村,刘老太太同意了。抄近路要过一条小河,小河虽然不深,但河面宽阔。杨二嫂骑着毛驴轻松地过了河,刘老太太则慢吞吞地脱下鞋子,挽起裤管,小心翼翼地过河。刘老太太本是小脚,加上河底的鹅卵石很滑,待老太太好容易到达对岸,杨二嫂已把她抛下老远了。刘老太太想着米袋子里的钱,赶紧穿上鞋,紧走几步追赶上去。

    总算追上了杨二嫂,见米袋子安然无恙地还在毛驴背上,刘老太太这才松了口气。但她还有些不放心,叫杨二嫂停下。杨二嫂喝住了毛驴,刘老太太赶紧伸手进米袋子里一摸,却如何也摸不到铜钱!刘老太太不由脸色大变,随即与杨二嫂吵了起来。

    刘老太太认定,是杨二嫂偷了她的钱,杨二嫂却死不承认。两个人一路吵着,就来到一家小酒店门前,店里一下子涌出许多人看热闹。刘老太太想,当着这么多人,杨二嫂不好赖账。这家小店的老板姓杜,是个淳朴厚道之人。他听刘老太太和杨二嫂的争吵,见两人各执一词,便提议请县令韩大人帮她们断案。这韩大人公正廉明,是个清官。

    正说着,一辆马车跑过来,到了近前,那马车便停了下来。人们抬眼一看,巧了,从马车上下来的正是韩大人。

    既然这样,众人便请韩大人评判此事。

    韩县令问明情况后,便进店里坐下,暂将小店当公堂。刘老太太哭哭啼啼,杨二嫂也一脸委屈。那杜掌柜很想看看,人称“小包公”的县令大人将如何审理这一没人证、二没物证的案子。杜掌柜一面给韩县令上茶,一面看他的脸色,韩县令却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店门口来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韩县令问刘老太太:“你说杨二嫂偷了你袋子里的钱,可是,你去女儿家讨米,米袋子里怎么会有钱呢?”

    “我……那钱是我给女儿的,她不要,又还给我,我就随手放在了米袋子里……”刘老太太怕事传开,亲家责怪女儿贴补娘家,只好支支吾吾地说谎。“胡说,你穷得叮当响,哪有钱给女儿!”杨二嫂说道,“那袋子里哪有什么钱,是你冤枉我!”这时,一个衙役建议:“老爷,我看搜一搜杨二嫂的身不就知道了!”杨二嫂一听,脸顿时红了,浑身发起抖来。这时,韩县令“啪”的一声把茶碗放在桌子上,训斥衙役:“杨二嫂是清白之身,何需搜查?”

    那衙役一听,赶忙躲到一边,不敢再说话。

    停了一会儿,韩县令小声嘀咕一句:“这案子怕是一时半会搞不清了,不如先喝杯酒再说。”说完,从口袋里摸出几个铜钱,对店小二说:“打二斤酒来,待本县吃了酒再审案。”

    店小二接过钱,不一会儿便把一壶酒放在韩县令面前。韩大人并没有立即饮酒,而是问杜掌柜店里有没有秤。杜掌柜连忙将秤拿来,韩县令把酒放在称上称了一下,说:“这酒怎么少了一钱?”杜掌柜解释说:“二斤酒少一钱,不足为怪。”

    韩县令又问:“你开店几年了?”

    “两年零三个月。”

    “每天卖多少酒?”

    “约二十斤。”

    韩县令听罢,板起手指算了算:“二斤酒少一钱,二十斤就少一两,一两酒卖一文钱,两年三个月就赚了八百多文昧心钱,对不对?”杜掌柜一听傻了眼,说不出话。韩县令训斥道:“杜掌柜,看你是个诚实之人,却干出这等缺斤少两之事。本县今天不想为难你,只让你把多收的钱拿出来,捐给刘老太太,你看如何?”

    杜掌柜无奈,只好拿出八百文钱,嘴里小声嘟囔:“张三喝酒,醉倒李四,怎么遇到这种糊涂官……”

    没想到他的话被韩县令听到了,韩县令脸色一沉说:“大胆!竟敢说本县坏话,再罚你一个时辰之内把路边的杂草给我铲了!”说完,气呼呼地坐上马车,又派衙役传话给杜掌柜,要他锄草一直锄到马车停下的位置。

    杜掌柜被白白罚了一笔钱,又被命令锄草,心里好不窝火,他边锄草边骂:“昏官,糊涂官!”这样,杜掌柜抡着锄头忙了一个多时辰,眼看要锄到韩县令马车方才停下的位置,突然,他听到锄头一响,埋头一看,竟发现草丛里有一串铜钱,数了数,正好八百文,那串钱中还夹着米粒。杜掌柜一抬头,只见韩县令正在马车里掀开帘子,看着他笑。

    原来,韩县令心中早已断定,是杨二嫂过河后发现米袋里有蹊跷,一时起了贪念,便偷了钱。没想到,韩县令乘马车路过,竟在酒馆中当众审案。

    听衙役说要搜她的身,杨二嫂吓坏了,忙趁人不注意,把钱扔到了草丛里。

    “您为何不当面拆穿杨二嫂?”衙役不解地问道。“只因我观察那刘老太太言语脸色,猜想那钱是她女儿的私房钱,并不想被人知道。不当面拆穿杨二嫂,一来是让这隐情不暴露,二来……杨二嫂因此落下贼名,今后怎么做人?”

    杜掌柜顿时明白了韩县令的良苦用心,佩服不已。韩县令又说:“本官故意找你的茬,委屈了你,你将这八百钱收好吧。”

    事后,韩县令又托人传话给杨二嫂,要她今后务必戒除贪念。杨二嫂满心感激,叹道:“韩县令如此顾及民妇脸面,民妇以后一定好好做人。”

猜你喜欢
  • 麦可的儿子汤姆刚上幼儿园,就能画一手好画,他每天把在幼儿园画的画带回家,让爸爸夸夸。这天,麦可突然从儿子的画中发现一个重大问题:很长时间以来,汤姆的画一直只有黑和灰两种颜色,本来是红的花、绿的草、白的云,在儿子的画笔下,却全部是黑和灰的。不...
  • 方双环是个年轻的富婆,特别注重打扮,可一身赘肉,让她苦不堪言。她听说游泳是减肥的好方法,便乐颠颠地跑到一家游泳馆报了名,开始学起了游泳。可才没几天,她就打起了退堂鼓,丈夫问她为什么?她扭捏了半天,说:“老公,人家害怕嘛!”丈夫觉得很纳闷:“...
  • 自从家里开始攒钱买房后,李巧琳已经两年没过生日了。眼看今年的生日又要到了,她想,这回说什么也得让老公给自己过一个生日。吃过晚饭,李巧琳特意从书架挑了一本书,故意把书页翻得哗哗响,可丈夫王诚只顾看电视,像是没听见。李巧琳气得把书往地上一扔。书...
  • 大李去一家公司应聘,来到面试考场,里面却没有人。大李正犯嘀咕,就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大李犹豫了一下,抓起话筒,只听电话那头叫道:“是小王吗?你们这楼的纯净水我给送来了,你搬上去吧。”说完就挂了电话。大李被弄糊涂了:明明是招聘办公室啊,怎么...
  • 刘旭东的老婆吴芳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特别爱干净,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不仅强迫刘旭东改掉了不讲卫生的毛病,还给刘旭东制定了许多条条框框。这天,刘旭东在单位接到吴芳的电话,说家里进了小偷,让他赶紧回家。刘旭东跑回家一看,还好,除了抽屉里的十多...
  • 这天,大家为新来的林局长举行接风宴。张主任拿着菜谱请林局长点菜,林局长一再推辞,张主任一看这情形,便说:“林局,要么这样吧,我帮您把菜点了,但请您拿主意点个带鱼的菜,您看行不?”林局长想了一下说道:“那好吧,就来个红烧带鱼吧。”大伙一听,心...
  • 这天晚上,巡警赵刚在路上巡逻,突然接到“110”指挥中心的指令,说有人在绿城广场被抢劫了,他放下电话,急忙开着车子,和搭档一起赶了过去。报警的是一个中年男子,赵刚还没走近,就闻到他身上一股浓浓的酒味。这个报警的男子说,抢劫他的是一只狗,刚才...
  • 这天上午,王大山到动物园看老虎,他看到很多游客围在老虎的铁笼子前,有的摸老虎的胡须,有的扯老虎的耳朵,胆子大的竟将手探入老虎的嘴巴,真好玩。王大山也去凑热闹,可刚将手伸入铁笼,老虎就龇牙咧嘴朝他大吼一声,把王大山吓得赶紧逃了。下午,王大山到...
  • 工作后,大钟迷上了摄影,他特意买了一部相机,没事就在城里转悠拍照。有道是,工夫不负有心人。前年,大钟参加了某报举办的摄影大赛,结果得了铜奖。大钟喜出望外,意气风发地去领奖。铜奖500元,大钟握在手上,心里甜滋滋的。颁奖大会结束前,主持人抱着...
  • 这天,小李做完报表,小心翼翼送到局长手里,局长一看,频频点头,说:“嗯,你是新来的吧?不错,有前途!”小李听到局长这么夸自己,激动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了。从局长室出来,小李心里仔细琢磨着局长的话,“有前途”这三个字太让他激动了,对!一定要让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