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礼”鱼

    今天出海,一无所获。大金瞧着船舱里那堆小杂鱼,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海水很快漫过了底网,大金准备收网回去。突然,海水的波浪映出一条鱼形。

    “一条大鱼!”大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双手插进泥浆中,大鱼抖动身子,把泥水溅了大金一脸。大金心里一动:好几年没碰到这么大的鳎目鱼了。

    这条足有五斤重的鳎目鱼让大金喜出望外。这种鱼因营养价值高而身价倍涨,如今至少能卖到八十元一斤。

    “卖给饭馆呢,还是自己蹲市场?”大金提着鱼一路盘算着,路过“海味居”饭店时,村长醉眼迷离地正从里面出来,差点与大金撞上。还没等大金张嘴打招呼,村长的目光一下子盯在大鱼身上了:“你小子行呵,捞了条大鳎目鱼!”大金支支吾吾不愿回答,心一下子凉了半截。“不如卖给我吧,大金!”村长在大金身后喊了一句,这句话让大金抓到大鱼的好心情彻底没有了,逃也似的一路小跑回到家里。

    一进屋,媳妇兰香一眼就瞧见了大金手里那条大鱼,眼眉立刻有了笑意。大金没好气地说:“那么高兴干什么?”兰香笑着说:“咱儿子到大医院上班了,我能不高兴?”话头一转,问大金,“这条鱼,得有五斤多吧?正好,下午我给院长送去!”

    “可我刚才回来的路上让村长看见了。”

    “看见就看见呗,有啥可怕的!”

    “你懂啥,现在海里除了海水啥也没有了,明年不承包虾池饭都没处吃!可承包虾池不得求着村长?”

    兰香一听,觉得大金说得在理,儿子虽进了大医院,可将来娶媳妇买房子抱孙子,哪一样不得花钱?夫妻俩愁眉苦脸地对着奄奄一息的大鱼商量了半天,最后一致决定把鱼送给村长。

    “就当没捞到这鱼!”兰香安慰大金说。

    “就当半夜不小心让猫叼去了!”大金也安慰兰香一句,他知道,兰香为了给院长送礼这事愁得两宿都没睡好了。

    送鱼之前,大金把鱼洗干净了,又拴了条白色的塑料绳,亲自把鱼递到村长手里。村长一手接过鱼,另一只手象征性地拍拍大金的肩膀。大金心领神会,说了句:“您收着,别给钱了。”说完就回了家。

    村长把鱼交给自己的媳妇,媳妇一看这大鱼也露出了笑脸,刚要把鱼放进冰柜里,被村长叫住了:“这鱼咱不能留着自己吃,我看还是给新来的林镇长送去吧!”

    二十分钟后,村长的车来到城里一片新建的居民楼前。找到镇长家,恭恭敬敬地敲敲门,开门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老人是林镇长的父亲,说镇长不在家,得晚上才能回来。村长说明来意,与林老伯推让半天,最后鱼还是留在了镇长家。

    送走村长,林老伯把鱼提回屋,与老伴盯着这条鱼都不知所措了。这时,女儿来看他们,一眼就看到了这条鱼。

    “这么大的鱼,准是送给我哥的吧。干脆给我吧,我调动工作正愁不知道送什么礼好呢!”女儿兴高采烈地说。

    “不行,”林老伯一拍脑门,“这条鱼我有用处。”

    老伴斜了他一眼:“老东西,你又不调动工作!”

    “你懂啥,我刚想起来,我们厂的老车间主任得癌症正住院呢,人家以前对我可不薄,我怕给钱他不收,一直没想好买啥东西。”林老伯说。见女儿不高兴,林老伯从口袋里掏出二百块钱递到女儿面前:“闺女,爸爸赞助你二百,买几只甲鱼啥的,我们那位老主任最爱吃鱼啦!”

    女儿接过钱,气呼呼地走了。

    “你把鱼拿走了,回来跟儿子怎么交代?”老伴问。

    林老伯拍拍口袋:“不行我再掏几百,鱼算我买的还不行?”

    林老伯提着鱼来到医院,病房里,老主任目光呆滞地盯着吊瓶发呆。看见林老伯进来,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老林,你来了!”当他看到林老伯手里提的那条鱼,有点不自然。林老伯说:“老主任,你最爱吃鱼了,这可是我的一片心意!让孩子们熬了,补补身子,等病好了,咱还得一块儿下棋呢!”

    “不不!”老主任使劲摇着头,“太贵了!太贵了!”

    林老伯故意生气地说:“你要不收,就是看不起我!”

    与老主任聊了一会儿天,林老伯起身告辞。路上,他在公园门口被一局棋拦住了脚,足足看了一下午,棋分胜负人群也散了,他这才慢慢悠悠溜达着回了家。

    一进屋,他看见刚送走的那条鱼竟躺在客厅的地板上,旁边多了两瓶白酒。

    “这是咋回事?”林老伯问老伴。

    “一个小伙子送来的,他是你那车间主任的儿子。”

    “你怎么不让他拿回去?这叫什么事!”林老伯有点急了。

    “你急啥,那小伙子就在咱儿子的镇政府上班,还求咱儿子多照顾他哩!”

    “这事我咋不知道?”

    “人家老主任一直不说,怕给咱添麻烦,你给人家送礼,人家敢收吗?”

    晚上,林镇长回来了,林老伯把这条鱼的来历说了。林镇长看了看鱼,立即掏出手机:“喂,赵主任吗,我买了条大鳎目鱼,您不是爱吃鱼吗,您等着,我给您送去!”说完,提着鱼风风火火地出去了。

    老伴一脸茫然:“哪个赵主任?”

    “不就是他的领导嘛!”林老伯气哼哼地说。老伴也不敢多话,她知道林老伯其实想让林镇长把鱼再给老主任送去。

    第二天早上,大金在农贸市场摆摊,面前摆了几十斤小杂鱼。突然,旁边那个小贩面前的一条大鱼引起了大金的注意——这是条足有五斤重的鳎目鱼,被一根白色的塑料绳拴着。

    “这不是我抓到的那条鱼吗?”大金暗自嘀咕,便凑过去与小贩扯了会儿闲话,大金说:“兄弟,这鱼不小啊。”

    “别人托我卖的。”小贩说。

    “是大坨村的村长吗?”大金问。

    “不是,你问这干啥?”小贩有点不高兴了。

    这条大鱼吸引了许多客人,可小贩一报价,人们都摇头走开了。

    这时,一个老大娘站在大鱼前面,呆了半天,小心地问价。小贩上下打量老人,不耐烦地说;“一斤一百。”大金一惊,心想:“刚才还八十,怎么就变成一百了?”

    老人想了想,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数了数,小声说:“我买了。”小贩脸上立即有了笑容,麻利地称好,收下老人的五百元钱,随口问道:“大妈,买回去自己吃啊?”

    老人叹了口气,拎起鱼,说道:“儿子动手术,得给大夫送礼不是?”小贩的笑容顿时僵住了,迅速拿出一百元钱还给老人:“大妈,对不起,这鱼八十元一斤,这一百您收着,我可没吃您的秤!”

    老人感激地收下钱,连声道谢,然后吃力地拎着鱼,慢慢走远了。

    一旁的大金全看在眼里,心里不知道是个啥滋味。

    傍晚收摊回家,大金一进屋,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条串着白色塑料绳的大鱼竟然躺在他家堂屋地上!大金愣了,兰香走过来对大金说:“咱儿子这回出息了——当大夫做的第一个手术就有人给送了条大鱼!可能比你昨天送村长的那条还大!”

    大金全明白了。

    “儿子让你把这条鱼再给村长送去。”兰香说。

    “还给他?我谁也不送了!”大金吼道,“咱就不能自己吃?”

    大金手脚麻利地用刀子剖开鱼腹,一股鱼内脏腐坏的臭味冒了出来,鱼已经不新鲜了。

    当天夜里,大金胃里难受,吐了一地。吐干净了,大金喃喃自语:“这么好的鱼,我怎么消化不了呢!”

猜你喜欢
  • 李嫂开了一家小饭店。这天,饭店门前来了一个女孩,女孩不吃饭也不说话,心事重重地踱来踱去。李嫂悄悄观察了好久,终于忍不住走过去,疑惑地问:“姑娘,遇上麻烦了?”这一问不打紧,女孩眼圈一红,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李嫂断定姑娘真是遇到麻烦了,便开导...
  • 那天,我与一群旧友在国际大厦喝醉了酒。全喝高了,忽然有人说,咱们都说说自己的初恋行吗?必须说真话。大家都说这个主意好,谁没有初恋啊?第一个先说的是一个30多岁胖乎乎的女人,她醉眼惺忪地说,知道吗?我的初恋只是一个人的初恋——那年我18岁,去...
  • 一个同事说,她要结婚了,因为两个人在一起就能早一点买房子;不久前,朋友说,想结婚,因为想要一个孩子,生活实在没有趣味;还听到过不止一个人这样说,对方条件还不错,就结婚吧……我仿佛已经很久都没有听到有一个人说,他要结婚是因为很爱一个人,因为想...
  • 某男,爱玩成性隔三差五就招呼一帮朋友溜出去了。有时去香港澳门,有时是西藏云南,有时干脆跑到肯尼亚去看野生动物,把公司、家和孩子全部甩给老婆打理,短则数日,长则数月。他老婆一个人在家忙得焦头烂额,自然是满腹怨言,为此也吵了不是一次两次,怎奈人...
  • 地铁站台上人很多,拥挤、混乱,我早就习惯了,这不过是北京普通的一天早上7点45分。我每天都赶在这个时间左右来到地铁站,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保证在下了地铁转乘公交车赶到公司上班不会迟到。还有一个原因,我常常在这个时间看到一个姑娘,一个我喜欢的姑...
  • 那些风言风语传到史绪涛耳朵里时,史绪涛正和韦腊香一起在千里之外的广东打工。本来是不相干的两个人,因为一个电话,就走到了一起,这一走就是半个月,换句话说,两人做了半个月的露水夫妻。那天史绪涛在超市给媳妇伍梅挑羽绒服,要过年了,他打算回家的,怎...
  • 结婚的日子定下来,他却病了,是肠癌晚期。之前没有任何征兆,所以来得太突然,突然得让他和她都无法相信。可是,现实就是事实。所剩的日子不多,医生不无遗憾:尽量让他开心地走吧。原本计划了一辈子的携手,如今只剩下可数的短短日子,又如何开心得起来?知...
  • 小时候,第一次看杜十娘的故事,我就坚决认为她不应该怒沉百宝箱,而应该带着金银财宝出走,何必非要在李甲一个人身上吊死不可。大了才明白,原来对一个人伤害最大的,不是没有希望,而是给了希望又拿走。自古以来,到处都是这样的故事,女子们惯用生命来做绝...
  • 婚后半年,我开始失眠,只因他总是不在我的枕边。当和他并肩站在红地毯上时,望着那双温柔而坚定的眼睛,我想,他会给我幸福的,尽管他是一个连婚宴费用都要用礼金买单的穷光蛋。但如今,他为了那个夜档生意,还是撇下我独守空房,清晨回来甚至连一句问候都没...
  • 那天晚上,我们约在电影院门口见面,两人分别乘坐的都是同一路车。杨舒也说,真巧!电影的内容我已经记不住了,只记得身边不时传来银铃般的笑声,还有很淡很淡的香水味。我送杨舒回家,公车上,她很自然地给老人让座,然后又理直气壮地要我给她让座。送她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