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山兵魂

    这年的一个寒夜,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秘密进入茅山。天快亮的时候,侦察班长吴老黑忽然发现离队伍不远处多了一个可疑的“尾巴”。吴老黑和另两个战士悄悄迂回过去,扑到近前时却都愣住了,那不过是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

    男孩子瘦得皮包骨头,赤着双脚,身上满是冰碴和泥水。吴老黑问他:“你跟着我们干什么?”男孩子眼里满是哀伤和渴求:“家里的人都死了……我要跟你们走……打鬼子……”

    看这孩子挺可怜,经连长同意后,吴老黑当即把这男孩收了下来,亲手给他换上军装,并编在自己的班里。从此,这支队伍里多了个年纪最小的兵,大伙儿都亲切地叫他“小黑”。

    不久,日伪向茅山抗日根据地发起了疯狂的“扫荡”。在一次紧急突围中,小黑与支队失去了联系。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白天隐蔽在山林里,夜晚沿着偏僻的小路寻找队伍。

    小黑的身上有一块银元。那是在不久前吴老黑带领全班打鬼子立了功,连长奖励给吴老黑、吴老黑又奖励给小黑的。

    这天半夜,小黑突然看见前面有一间茅草屋子,屋子里闪烁着微弱的灯光,他便走过去想讨口水喝。到了屋子门前,他发现门没有上闩,轻轻推开门走进去,这才知道是间灶屋,里面没有人。他想马上退出来,可这时却被灶台上冒出的热气和香味吸引住了。

    此时的小黑,已经几天几夜没吃东西了,迟疑了半晌,他还是伸手掀起了锅盖,呀,锅里热着的是两个回笼馒头!饿极了的小黑来不及多想,伸手就抓起一个吞下肚。馒头实在是太小了,吃完一个,他本能地又抓起第二个。等小黑吃完了,才猛然发现,这间灶屋的后面还有间屋子,屋里的铺上正躺着一个女人,旁边还有婴儿微弱的啼哭声。小黑惊呆了,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枪声,小黑知道不能久留,赶紧掏出身上的那块银元放在锅灶边上,然后悄悄退出门来,离开了村子。

    经过一个多月的辗转,小黑终于找到了队伍。说也巧,他和队伍会合的地方就是那个叫后白的村子。见小黑回来了,吴老黑很高兴,他和大家围在一起,非要听小黑讲讲这些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小黑便一五一十地说起了经过。

    听着听着,吴老黑的脸刷地变了:“你说什么?那两个馒头是被你吃了?”他怒目圆睁着跳起身来,抓过身边的三八大盖,“咔”地将一颗子弹顶上了膛。大伙一看不好,慌忙把那枪捋了下来。吴老黑接着“啪”一记耳光打在小黑的脸上:“吃,他妈的我叫你吃!”

    这一耳光太狠,打得小黑往后退了好几步,又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他惊惶地嗫嚅道:“班长,我没白吃老乡的,我把那一块银元留下了……”

    “你就是留下十块二十块银元,又有什么用?”吴老黑额上的筋络暴突,拳头捏得格格作响:“你知道你吃掉的是什么吗?吃掉的是母子两条人命!”说完,他揪住小黑,穿过树林,来到一个荒凉的小山坡前。那里有两座新垒的坟茔。

    小黑这才知道,那女人当时正在病中,她丈夫半个月前被抓进了鬼子的劳工营,为了哺活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她用自己祖传的手镯托人去街上换回了两个馒头。可是因为连病加累的缘故,热在锅里的馒头她却没能来得及吃,第二天,那女人就饿死了,而没有奶水的孩子也在母亲的怀里断了气。

    吴老黑脾气暴烈,在队伍里是出了名的。小黑早已吓得脸色煞白,但怒不可遏的吴老黑还是又狠狠踹了他几脚。几个老兵实在看不下去了,有的护着小黑,有的拦住吴老黑:“唉,别打了,你没看他是个孩子,才十五岁呀,还小……”

    “再小他也是个兵!”吴老黑瞪着小黑,“真是丢脸,丢我们队伍的脸!要不是看你最小,老子非一枪毙了你不可!”

    那一天,从没哭过的小黑哭了。他久久跪在母子坟前,用手抠起石缝里的泥土和野菜,合着泪水和雨水,不停地揉啊,捏啊,包啊,做好了逼真的两个大馒头,恭恭敬敬地供在了那对苦难母子的坟前……

    半年后,队伍在茅西利用两山夹一路的地形,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鬼子猝不及防,伤亡惨重。这次战斗中,小黑表现得特别机智勇猛,亲手打死了两个鬼子。队伍撤离战地后,大家一片欢腾,后方的“农抗会”也赶来慰劳他们,送来了一些食品,其中有煮山芋、菜面饼,还有特别诱人的白面馒头。

    可惜那白面馒头不多,队伍上按人头每人只能分到半个。为了奖赏小黑,吃饭的时候,吴老黑把自己的那份省了,亲自拣了一个最大的馒头,硬是按在了小黑的手里。

    不料就在这时,鬼子纠集了大队人马,疯狂反扑,等哨兵发现后报告险情时,鬼子距这里只有几里路了。

    鬼子来势凶猛,情势万分危急,队伍只好避开锋芒,紧急向驻地一侧的山冈撤退,他们越过村外的三叉河,并拆掉了架在河中间的小木桥。三叉河的对面就是陡峭的山冈,这里居高临下,身后又是无边无际的山林和纵横交错的沟壑,犹如鱼归大海。然而这一刻,队伍上有人忽然发现,小黑不见了!

    大家正在着急,还是吴老黑的眼尖,远远的,他看见后白村外那光秃秃的小山坡上,跑动着一个穿军装的人,那正是小黑,而离小黑不远的前方,是那孤零零的母子坟茔。

    一刹那,吴老黑和战友们都不由地惊呆了:“小黑,你要干什么?你给老子回来——”

    鬼子的先头部队已经扑到了,他们隔着面前的一道河汊,发现了小山坡上的小黑。“叭”一声脆响,小黑的身子猛地一震,随即栽倒了。

    鬼子队长见被打中的目标挣扎了几下,又慢慢地站立了起来,身子踉踉跄跄,继续往前面的山坡上走,于是,再一次举起枪来。小黑再没有站立起来,只是动了几动,又卧伏在地上,然后缓缓向前爬着。“嗯?”另一个鬼子架起机枪,一梭子弹扫了过去。远远地,只见目标和周围的土石上腾起一片黄烟。可是,那目标只是顿了顿,还在继续向前面蠕动着。

    “巴嘎——”鬼子又是一阵狂扫,“嗒嗒,嗒嗒嗒……”静静的山谷里响起一片闷闷的回声。然而,目标还是在缓缓地向前移动着,好像那些子弹根本就没有打中他。

    几十个鬼子“呀呀”狂叫着端起刺刀,绕过河叉向小山坡上扑了过去,将那仍在蠕动着的目标团团围住。

    小黑早已没有了呼吸,脸上也没有任何的表情,几乎看不清模样了,只有两只眼睛还死死地瞪着。他的全身上下已被子弹打成了“马蜂窝”,但身子却仍保持着向前爬动的姿势,两只手倔强地伸向前面。他的身后,是一条仅连着几缕筋肉和碎骨的断腿,还有连绵几十步长的血痕。

    鬼子顺着小黑爬动的方向,朝那座孤零零的坟望望。他们实在不明白,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驱使着这个瘦瘦小小的新四军?就在这时,新四军的增援部队火速迂回了过来,鬼子见势不妙,仓皇而逃。“小黑——”吴老黑和战友们扑上前去,伤心地抱起了小黑。大家发现,小黑那只始终没有松开的手里,似乎还紧紧地抓着什么东西,他们含着热泪掰开了小黑的手,那竟是一个被鲜血染红了的白面馒头!

猜你喜欢
  • 教会我感恩的人在我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人陪伴着我,每个人都给予了我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然而,有一个人对我而言,特别难以忘怀,她就是那个教会我感恩的人。这个特殊的人是我的外婆。我从小就和外婆住在一起,和她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日子。外婆并不富有,...
  • 雪山下的老兵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兵独自站在雪山之巅,面对着壮丽的雪景。寒风呼啸,白雪纷飞。他身穿一身厚重的军装,胸前佩戴着一枚闪亮的勋章,熠熠生辉。这位老兵名叫李建国,曾经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他年轻时志愿加入军队,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
  • 百年契约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座神秘的城市,名为“百年契约”。它位于一个幽静的山谷中,四周被高耸的山峰环绕着,仿佛是一个被时光封存的角落。关于这座城市的来历,流传着各种神奇的传说和故事,但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与城市相关的契约。据说,这座城市的创始人...
  • 阳光的指纹人们常说,阳光是大自然最美丽的礼物之一。在一个温暖的日子里,当阳光洒在大地上的时候,它丰富的颜色和温暖的触感让人心情愉悦。然而,你是否曾想过,阳光其实还有一个独特的特点,那就是它留下的指纹。每一天,阳光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照耀着这个世...
  •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这句话所传递的核心意思是,无论我们是否拥有高学历、多学科背景或丰富的知识,我们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观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在当今社会,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过载和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普遍追求高学历、高收入和社会地位,而忽视...
  • 给自己树一面旗帜作为一个个体,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以便在人生的旅途中前行。而要找到这样的方向,有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树一面旗帜,一面能够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每个人的旗帜可能是不同的,因为我们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有人可能会选...
  •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真实和虚假之间往往只有一层薄薄的界限。当我们对事物产生怀疑时,往往不得不面对“假的旁边就是真的”这个经典的命题。人们常常被各种信息和现象所迷惑,很难辨认出真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许多事物,可能都有真实和虚假两个版...
  • 该做多少才够做事情,有时候我们总是在追求完美,想要做到最好。而这种追求往往让我们倍感压力,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疲惫中。但是,究竟该做多少才够呢?这似乎成为了我们心中的一个疑问。每个人对于“够”的定义都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只要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就可...
  • 生命树深秋的早晨,恍若笼罩在薄雾之中的小村庄,宁静而宜人。在这个小村庄的边缘,有一棵传说中的“生命树”。人们相信,这棵树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够给予生命的祝福。生命树高耸入云,枝繁叶茂。每当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向大地时,树下的一片土地便会生机勃...
  • 旁观者诫旁观者诫,顾名思义,是关于旁观者的一段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村庄里面,那里的生活平静而安宁。每天,村民们在清晨醒来,忙碌地进行各自的工作。他们相互之间互助,彼此关心,形成了紧密的社区。然而,有一位村民与众不同。他叫做李明,是一个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