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凄美的情书

    如果真有来世,母亲,就请允许父亲下一世同她走吧,不为别的,只为他们今生恪守的承诺,为他们今生最后一次相见时深情的目光,为她说的重逢有期。

    父亲的葬礼上,她的出现颇为意外,因为,所有亲朋好友中,竟无人识得她的身份。

    七十岁许的妇人,着手织的黑色毛衣,襟上别一朵小小的白花,发已花白,梳理得整整齐齐,微胖,容貌依稀可辨年轻时的姣好。

    她是独自一人前来,在葬礼快要结束的时候。入场时,她微微犹豫了一下,然后,缓缓走到沉睡在鲜花丛中的父亲身边,注视他良久,目光温和柔软,并无太多悲伤。

    妇人靠近父亲,唇微微蠕动,说了些什么。之后,竟露出浅浅笑容,朝着魂魄已去往天堂的父亲挥挥手。

    还是过去轻轻搀扶住她,虽然并不相识,但能来送父亲这一程,作为女儿,我当感激。

    是在对视的刹那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那圆润的脸型,那并未在光阴中老去的秀丽眉目,那温和的眼神……

    只是,我在哪里见过她?

    妇人微微颔首,拍拍我的手背,问父亲走时可好。

    是父亲天年,并未被疾病折磨太久,前日睡去,便未曾醒来。我简短叙述了父亲临终前的情形,甚至父亲离开时,似乎还是微笑的。

    “那就好。”她亦似微笑,眼中却忽然涌出泪水,喃喃道,“去吧去吧,重逢有期。”然后,妇人松开我,并不像其他的祭奠者,依次安慰悲痛的家属,只是又转头去深深看父亲片刻后,缓缓离去。

    我送她到外面,她回头说:“别太难过,那是每个人的归途,也是新的开始。”

    我点头,她的话,我懂。只觉这老妇人,无论气质和谈吐,都是如此简洁不俗。

    但是,她是谁?我始终疑惑,也想知晓她的身份,以便日后礼尚往来,于是,试探地问她如何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

    她顿了一下,说她看到报纸上的讣告。

    我心下一动,原来是讣告!父亲早早就同我们说,等他百年时,一定记得在晚报上发一则讣告。

    最初父亲说这个话题时,身体尚好。记得当时我还同他开玩笑,说他这一辈子,家人朋友包括同事,都在这个城市,有什么风吹草动,一人知便人人知,何用在报纸上发消息呢?

    父亲这样答:“总要在形式上和这个世界告别一下吧。”

    如此当了几次玩笑,后来终于发觉父亲是认真的,甚至这么多年,他每日看报,从来不曾遗漏过那个小小角落里发布过的某人离世的信息。而他,也一定要这样一个小小的形式——这要求又何尝过分?故此,父亲去世当日,哥哥便去报社发了一则讣告。

    但来吊唁的人,全是口口相传得到的消息,多数人看报纸时都不会留意那则小小的讣告,她却看到了。下意识地,我想,或许父亲的讣告,是为她而发。

    也就是在那一瞬间,我记起了父亲老相册中的一张老照片。年岁太久,那照片已经泛黄,但照片中的人依旧面目清晰,是个梳短发、面容姣好、笑容甜美的年轻女子。

    记得最初看到这照片时,我还是小孩子,指着她问母亲:“这是谁啊?”

    母亲似是微微犹豫片刻,答:“是妈妈以前的同事。”

    又问:“怎么没有见过她?”

    母亲这样说:“她去了很远的地方。”

    继续问:“多远?”小孩子终归好奇。

    母亲就微微叹口气:“很远,反正是回不来的那种远。”

    于是不问了,之后很多年,也果然不曾见过她,只浅浅留了一个这样的印象。之后关于她的话题再未被提起,而长大后,我亦不再好奇。后来也是闲来无事翻父亲的那本旧相册,再次看到那张照片时,闪念间觉得,母亲说的那个远方,也许是天堂吧。

    但,我想错了。她尚在世间,且就在这个城市,否则,她不会看到那份只在本市发行的报纸。

    可是为什么一年前母亲去世,这个她口中多年前的同事,却并未来送她最后一程?而现在,她却来送父亲,一个人,以这样的深情。

    一个女人的目光,只有蓄满深情才会那样温和柔软,我亦爱过,分辨得出。

    我太想知道答案,但彼时并不适合纠结于这个疑惑,在离开前,我恳请妇人留下联系方式。

    她没有拒绝,说:“他已经不在了,你见我,不算违背约定。”

    约定?她和父亲之间,有什么约定?

    三日后,我收拾过悲伤的心情,在离家不过三公里的另一个小区,再次见到她——她不仅不远,和我们,也只是隔着穿城而过的那条河。

    情由一如我的猜想,她的叙述亦简单明了。

    她并非母亲的同事,而是和父亲深深相爱过的女子,只因彼此家庭的缘故,他们终究没有能够在一起。后来父亲在祖母的逼迫下娶了母亲,父亲结婚两年后,她也嫁了。出嫁前,她和父亲见了此生最后一面,约定从此以后不再相见,不去影响彼此的生活。但是,多年后,不管谁先离开,另一个人,都要去送对方最后一程——见最后一面,为来生相见、相认、相亲。她说:“到时,就在报上发一则讣告吧,就当是最后的情书。”

    听至此,我再也忍不住泪湿衣衫——她同父亲分开时,也不过20岁的年纪,从此半个世纪、三公里的距离,咫尺天涯再无彼此的音信,约定的最后的情书,却是讣告。

    那么如果真有来世,母亲,就请允许父亲下一世同她走吧,不为别的,只为他们今生恪守的承诺,为他们今生最后一次相见时深情的目光,为她说的重逢有期。为,这世上最凄美的一封情书。

猜你喜欢
  • 公元前651年,晋国晋献公去世了,献公死后,晋国公子们带领内臣发动了晋国内乱,权臣里克也趁机杀掉了储君奚齐和卓子。晋国一时之间成为了国无君的局面,献公的二子重耳和夷吾,一个在翟国,一个在梁国。这两个都是穆姬同父异母的弟弟,她的亲弟弟申生死在...
  • 公元前677年,曲沃武公病逝了,武公之子诡诸继位,是为晋国晋献公。晋献公时期,晋国打败了耿、翟、魏三国,又打败了狄族,更是将强邻虞、虢二国消灭了,史称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献公任人唯贤唯才,所以晋国在献公的统治下,政治清明。史籍记载,晋献...
  •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之间的一场决战,最终以晋国的胜利而告终。都说这次战争成就了战神先轸,那么此战到底有什么历史意义呢?城濮之战以前,我们所见到的战争基本上都是击溃战,就是以击溃敌人的意志和阵型为目的,大多都是在数量上压制敌人。人数众...
  • 奚齐是春秋时代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是骊戎公主骊姬,被人们列入了四大妖姬。作为妖姬的骊姬长得很妖艳,而且晋献公很宠爱她,可是为什么受宠的骊姬之子奚齐却没能成为晋国的国君呢?奚齐最后是怎么死的?史籍记载,晋献公一共有八个儿子,为人熟知...
  • 我国古代美女众多,美貌的女子又大多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所以老百姓们就将她们列为美人系列、祸国殃民系列、丑女无盐系列等等。大家一般将妺喜、妲己、褒姒、骊姬四位美人归为祸国殃民的妖姬系列,认为她们蛊惑了君王,最终才导致了国家的衰弱和灭亡。骊姬...
  • 人物档案姓名:宋祁别称:红杏尚书字号:子京、选郎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时期出生地:雍丘出生时间:公元998年去世时间:公元1061年职业: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主要成就:与兄长宋庠并称二宋;世称红杏尚书主要作品:《新唐书》、《...
  • 宋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词人,生于公元998年,去世于公元1061年,雍丘人氏,祖籍安州安陆,官宦世家之人,不过因为祖辈言语不当被贬官,所以宋家开始沦落。到了宋祁和兄长宋庠这一辈的时候,两个人在天圣二年同举进士,一个位列第一,一...
  • 人物档案姓名:苏舜钦别名:苏舜卿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宋朝祖籍:梓州铜山出生地:开封出生时间:公元1008年去世时间:公元1048年职业:官员主要成就:诗歌创作代表作品:《城南感怀呈永叔》《吾闻》《淮中晚泊犊头》等苏舜钦是北宋时期著...
  • 赵衰,字子余,称赵成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春秋时代的人物,他来自晋国,是晋国晋文公时期的一位卿大夫。他有陪伴晋文公重耳逃亡十九年的功劳,有辅佐晋文公成为国君的大功,更有向晋文公举荐人才的功绩。位高不权重,极为谦让,在晋国朝中拥有极好的人缘。...
  • 赵成子,即赵衰,字子余,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卿大夫。赵成子一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叔隗所生长子赵盾,赵姬所生的赵同、赵括以及赵婴。叔隗是赵成子和晋文公重耳在翟国逃亡的时候所娶的妻子,赵盾也出生于翟国。回国后,赵成子迎娶了晋文公之女赵姬为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