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爱如粥

    是什么信念可以支撑一位肝癌晚期的女人与病魔对抗了7年?医生说这是个奇迹。儿子却知道,创造这些奇迹的正是——那可怜而尊贵、平凡却伟大的母爱。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儿子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她坚持每天讲一些儿子小时候的故事:7岁时光着屁股在小河里游泳,被虾刺伤了屁股;8岁时赤着脚丫爬到树上吃桑葚,让毛毛虫咬得浑身疙瘩……林林总总,儿子都忘却了的事情,她总是记忆犹新,如数家珍。另外,她每天总是花一大部分时间来给儿子熬粥。拣那种最长最大、颗粒饱满、质地晶莹、略带些翠青色的米粒来熬粥。熬一罐粥,通常要花费两个半小时。她小心翼翼地把粥倒进一只花瓷碗里,一边摆着头,一边对着粥吹气,吹到自己呼吸困难,粥才凉了。她微笑着用汤匙喂给儿子吃,可是儿子闭着眼睛,漠然地拒绝了她,她并不生气,微笑如初。

    第二天,继续拣米——熬粥——吹冷,并且微笑着接受儿子的拒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手指已经变得粗糙而迟钝,她摇着的头已经白发丛生,她的气力也不如从前,往往是粥冷到一半时便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必须借助蒲扇来完成降温。可是她依然很小心地做好每个细节,精致而虔诚。可是这一切,儿子并没有领情,依然以冷漠拒绝着她。她仍然微笑着,始终没有落下一滴眼泪。

    这种热情与冷漠的对峙持续了8年零73天,在第8年零74天的时候,她正和儿子讲着他小时候的故事,儿子突然睁开眼睛,不大清晰地说了声:“妈妈,我要喝粥。”

    她顿时泪如雨下……这是自从那次车祸医生宣布他脑死亡之后,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医生曾对她说过,像他这种情况,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机会苏醒过来。

    儿子喝到了久违了的母亲熬的粥:粥并不像他以前喝到的那么美味,由于火候没有控制好,粥有微微的糊味,而且还有咸咸的眼泪的味道。可想而知,母亲是多么不平静。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三个月之后,就在儿子完全可以生活自理之时,母亲突然撒手人寰。临走时,母亲握着儿子的手,笑容满面,安详而从容。儿子在清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本母亲的病历,其实早在7年多以前,在儿子昏睡一年之后,不幸又一次降临到了这个家庭——母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是什么信念可以支撑一位肝癌晚期的女人与病魔对抗了7年?医生说这是个奇迹。儿子却知道,创造这些奇迹的正是——那可怜而尊贵、平凡却伟大的母爱。

猜你喜欢
  • 元德秀是唐朝时的河南人,为人宽厚,少浮华。元德秀当鲁山县令时,县里有个人因偷盗被捕,恰好当时鲁山境内有虎为暴,那人请求去缚虎来赎自己的罪,元德秀答应了。官吏劝他说:这是那人的诡计,他想逃走,你不怕受到牵连吗?” 元德秀说:人应该...
  • “志在四方”由“四方之志”衍变而来。“四方之志”出自秦朝孔鲋编撰的《孔丛子》(记述孔子及其后代言行的一部书)。《孔丛子·儒服》篇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第五代孙孔穿,字子高,出游赵国(今河北省南部一带)。在赵国,他和赵胜(即平原君)...
  •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燕王哙把政权交给宰相子之,从而发生内乱,齐国趁机出兵燕国抢占土地。孟子极力主张出兵,要燕王给齐王称臣,从而推行仁政。但齐王却只看见燕国的土地与财富。孟子的学生充虞十分不满。孟子感慨地说:彼一时,此一时也。”...
  • 故事讲的是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贪玩、不好学。一天,他趁人没注意,丢下书本,溜出去玩。他四处闲逛,走啊走啊,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溪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溪边吃力的磨着铁杵。李白觉的很奇怪,上前问到:老婆婆您在干什么?”老婆婆...
  • 战国时,范睢当上了秦国宰相。他本是魏国人。那时魏国中大夫”须贾怀疑他与秦国私通,宰相魏齐叫人把他痛打了一顿后扔到厕所里。范睢没有死,他带着伤痛逃到了秦国。秦昭王很赏识他的才干,封他为宰相。不久,秦国发兵攻打魏国。魏国立即派中大夫...
  •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
  • 陶渊明是晋代著名文学家,《桃花源记》是他的传世之作。文章写道:有个渔夫划着小船来到桃花林。小船钻过山洞,洞外竟是一片桃源乐土。这儿男耕女织,日作夜息。处处牛羊欢叫,年年五谷丰登。主人捧出美酒佳肴,热情接待渔夫。原来,他们远离乱世,在这儿已经...
  • 三国时期,蜀国南部彝族头领孟获,兴兵反蜀。诸葛亮为了维持安定局面,积聚力量,派人前去安抚。经过几年,蜀国恢复了元气,兵强马壮,粮食充足。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孟获。他七次俘虏孟获,又七次释放,孟获终于归顺蜀汉。南方平定后,诸葛...
  • 西汉时,匈奴常侵扰边郡。汉武帝派兵出击,多次得胜。公元90年,匈奴骑兵又侵占五原、酒泉,杀掠当地百姓。汉武帝派大将李广利等率军反击匈奴。匈奴单于(最高首领)丢弃了粮草、武器,却保存着实力。李广利大败匈奴。这时,他家属犯罪下狱的消息传来,他很...
  • 东晋时,世族权贵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其中,护军将军庾亮的声势最大。他职掌中央大权,受到晋成帝的赏识。凡是朝廷大事,晋成帝都要听取他的意见。对此,镇守历阳的苏峻将军十分不满:我沙场屡建战功,庾亮凭什么青云直上!于是,他命令部下向庾亮讨伐。消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