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脚仙姑

    大清年间,长白山里有个杏树坡,杏树坡上有个棒槌堡。棒槌堡是进山出山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东去西归的人,都要在这里住宿打尖。再加上这个棒槌堡又是个赶集的中心地方,虽然小堡只有百八十户人家,但逢集的日子,也是非常热闹的。

    棒槌堡里有个盛家店,盛掌柜很会开店,他殷勤、周到、热情地招待四面八方的来客,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

    这天,棒槌堡来了娘儿俩,是闯关东的。娘是个寡妇,三十四五岁,脸儿长得粉里透红,身板儿苗苗条条的;儿是寡妇的独生子,名叫宋空,年方一十六岁。天黑时,这娘儿俩在盛家店住下了。

    半夜光景,宋寡妇突然觉得全身发冷,直打哆嗦,上下牙打得格格响。宋寡妇痛苦地叫着:空儿,空儿!宋空被娘唤醒,跑过来,一摸娘的头,很烫手,急说:娘,你病了,烧得很厉害,我给你倒碗水,先喝点儿,我再讨点药去。

    儿呀,深更半夜,人生地不熟,你到哪儿去讨呀?

    娘,你放心吧。宋空说完,倒了一碗水,放在嘴边试试,喂娘喝了两口,就开门出去了。

    不多时,盛掌柜提着灯笼,随着宋空来到宋寡妇的房间,盛掌柜亲自给宋寡妇吃了药,安慰说:先歇息一下,睡一会儿,会好的。转过身来又对宋空说,好好照顾你的母亲,有啥事,对我说,别客气!

    宋寡妇很是感激,望着盛掌柜,说:你真是一位好心人,俺娘儿俩谢谢您呀!

    不用谢。盛掌柜说着,转身走了。

    第二天一早,一个小伙计把一大碗喷香的鸡丝胡辣汤端到宋寡妇的床头,说:这是盛掌柜叫我送来的。宋寡妇望着小伙计,眼含热泪地问:你家掌柜的真好,他的尊名叫啥?

    掌柜的叫盛长金。

    请你转告盛掌柜,俺娘儿俩忘不了他!

    小伙计答应了一声,走了。

    宋空喂娘吃着鸡丝胡辣汤。宋寡妇吃了几口,停住了嘴巴,心中另有所思地想着:盛长金,盛长金

    娘儿俩在盛家店住了十多日,在盛掌柜无微不至地照顾下,宋寡妇恢复了健康。宋寡妇叫空儿去买些礼品,好感谢感谢盛掌柜的相救之恩。晚上,到了掌灯的时候,宋空还没有回来。宋寡妇正在盼望,突然响起了叩门声,原来是盛掌柜独自一人来到宋寡妇的房间,他先询问了一下宋寡妇的身体情况,而后坐下,笑着说:

    宋夫人,我看你相貌不俗,为人贤惠,忠厚,教子有方,我有一个想法,不知该说不该说?

    盛掌柜,您是我的恩人,有事请讲。盛掌柜长叹一声,说:唉!我看你这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地生活,真不易呀!也该寻个安身之处了,给孩子找个生计做做。

    盛掌柜,那倒是俺娘儿俩求之不得的事啊!

    宋夫人,你看这样成不?我前年丧妻,正孤身一人。偶遇宋夫人,也算是有缘分,或者说是天意吧。我现在日子过得还算宽余,正需要一个得力的内助

    盛掌柜,这事先谈到这儿,待空儿回来,俺娘儿俩商议商议。

    也好。盛掌柜说完,笑笑,走了。

    当晚,娘儿俩经过一番商量,宋寡妇毅然决定嫁给盛掌柜。

    经过半个月的准备,盛掌柜选择了一个吉日良辰,订下了成亲的日子。

    成亲的日子到了,盛家店披红挂绿,人们熙来攘往,呈现出一片喜庆的景象。

    日出卯时,二人拜堂成亲。盛掌柜和宋寡妇都打扮一新,披红戴花,在众人的簇拥下,彬彬有礼地站立着。司仪在鼓乐齐鸣之后,高喊:

    一拜天地!

    两人拜了天地。

    二拜祖先!

    两人又拜了祖先。

    夫妻对拜!

    就在夫妻对拜时,宋寡妇乘着盛掌柜喜兴劲儿,出其不意地叫了一声:金长盛!

    啊,啊!盛掌柜欣喜若狂,不自觉地答应了两声,随即,他清醒了,更正说:我不叫金长盛,叫盛长金!

    这些天,我已打听准了,你就是金长盛!宋寡妇说着,双眉拧成一个疙瘩,两眼怒视着盛掌柜,咬着牙,愤怒地说:金长盛,你叫我找得好苦啊!从关里找到关外,找了你十五年,在这长白山老林里,才算找到你!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告诉你,我是宋铁成的妻子!

    啊!什么?你是宋铁成的妻子?

    正是!

    顿时,金长盛惊恐万状,十五年前的惨相又呈现在他的眼前

    金长盛和宋铁成是一师之徒,同在一山练武。师傅去世后,金长盛起了歹心,为了霸占师傅的遗产,特别是那本《金钟罩练法》,更使金长盛眼红。他背信弃义,下了毒手,趁宋铁成半夜熟睡之机,将一把涂了毒药的牛耳尖刀狠狠地插入了宋铁成的心窝,宋铁成还未坐起,只说了一声:你!金便瞪着双眼死去了。金长盛带着师傅和宋铁成的细软之物及那本宝书《金钟罩练法》,连夜下山逃走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宋寡妇的眼角儿都要瞪裂了,愤怒地吼道:我正是被你害死的宋铁成的妻子!今天,冤家路窄,我是来找你报仇的,你的死期到了!

    宋寡妇抖落了礼衫,露出短打扮,拉开了架势;金长盛甩掉了礼服,亮了相,准备迎战。

    众人惊诧不已,都莫名其妙地向后退去。

    金长盛冷笑一声,说:你个妇道人,能把我金长盛怎样?你不要拿鸡蛋碰石头,你还是服服帖帖、顺顺当当地嫁给我了事!

    金长盛,那本《金钟罩练法》呢?

    《金钟罩练法》?早已作为进见礼,送给我在这里的师傅智能大师了!

    宋寡妇双眉倒立,怒吼道:拿命来!接着两个旋风脚扫过,紧跟着使出了老虎扒心,打了金长盛两掌,金长盛急运气迎接。宋寡妇又使出架肘推掌,打在金长盛的肋部,金长盛没有还手,只是运气。宋寡妇一个鹞子翻身,接着又甩出一个飞脚过去,打在金长盛的胸口,金长盛还在运气。宋寡妇的这三招下去,没伤着金长盛的一根毫毛。

    金长盛是练过金钟罩铁布衫的,他运足了气力之后,呀地一声,飞扑过去,直取宋寡妇。

    两个人拳来脚去,打了十几个回台,不分上下。可把前来参加婚礼的人吓坏了,有的喊:快跑啊!有的喊:不得了呀!

    宋空干着急,插不上手。

    金长盛与宋寡妇,两个人如同猛虎下山,打得天昏地暗。渐渐地,宋寡妇体力不支,招架不住了,被金长盛一个侧踹,踹出一丈多远。宋寡妇定了定脚步,两眼冒火,又迎了上去。金长盛猛地使了一个鹰爪袭了过来,宋寡妇躲闪不及,青丝发被抓开了。金长盛越打越凶,宋寡妇没有还手之力了,正在她绾青丝发的时候,宋空飞扑过来,与金长盛交起手来。打了几个回合,由于力所不及,宋空拔腿向院外逃去。金长盛穷追不舍,大吼一声:该死的小兔崽子,哪里逃!就在金长盛冲到宋空背后,要捉住宋空的一刹那间,宋空跌倒在地,金长盛来不及收脚,从宋空的身上跳起的瞬间,宋空就势一个地弓箭打去,金长盛被打翻在地。

    宋寡妇绾好青丝发,冲向院外,一看空儿的脚法,拼命地吼着:空儿!勿用绝命三脚呀!说时迟,那时快,宋空的绝命三脚已全部打出,只见金长盛的头,像只球儿,被打飞了好远。

    金长盛死了。

    宋空倒在地上,宋寡妇冲上去,抱起了空儿,一股鲜血从宋空的嘴角儿涌出。宋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娘、娘,爹的仇,儿、儿给报了。儿不行了。娘,你要多保重,找到智能,讨回《金钟罩练法》。娘,不到万一勿用绝命三脚。宋空说着,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头向旁一歪,死去了。

    空儿宋寡妇撕心裂肺地哭叫着。

    伙计们一看盛掌柜死了,一哄而散,都各自抢财产去了;赶礼、帮忙的人看出了人命,也都吓跑了。

    宋寡妇乘乱之际,扛起空儿的尸体进了老林子,找了个向阳背风的地方,埋了空儿的尸体,在空儿的坟前垒起了三块石头,插上松枝,挥泪而别。

    从此,宋寡妇失去了亲生骨肉,失去了生活中的惟一支柱,失去了一切希望,过上了无家可归的野人生活。

    朝朝暮暮,宋寡妇穿行在长白山林海中,与虎狼为伴,采集野果充饥,对着大树演练武艺。她思念空心,特别是空儿打死金长盛所使出的绝命三脚,她是历历在目。

    这绝命三脚,顾名思义,就是凡用绝命三脚者,拼出绝命的力气,不管对方死活,本人是要绝命的。

    栗子熟了,栗子又熟了。两年过去了。

    有一天,宋寡妇来到梨花沟村,听村中喇叭号子齐鸣,准备去讨些饭菜充饥。当她走到办喜事人家的大门口时,方知喜东叫姜青山。宋寡妇走上前去,对姜老汉拱手施礼道:喜东大喜!

    唉!就算喜吧!

    怎么?喜东你说什么?宋寡妇不解其意地问。

    这时,有几个小帮工走过来,拉住宋寡妇悄声说:大嫂,你看院中。宋寡妇的双眼顺着小帮工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院内房门前横放着一根足有小饭碗粗、两丈来长的大铁棒。宋寡妇吃惊地问:怎么回事?那几个小帮工不敢吭声,把宋寡妇拉到大院墙外一个僻静处,才满怀气愤地讲起来。

    原来,梨花沟村西北的梨树岭上有座长天寺,长天寺里有个大和尚,身高丈二,力大无穷,练就一身拳脚功夫,手使大铁棒,打家劫舍,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谁家成亲,他得同新娘子睡头一宿,要不新郎新娘就要被他一顿大铁棒给活活打死。一个小帮工四下里看看,哭着说:在这远近十里八村,被他打死的人不计其数,死在他的大铁棒下的新婚夫妻就有十几对。我的哥嫂也是被他打死的!

    另一个小帮工向大门口望了一眼,抽泣着说:这不,姜青山大伯的儿子姜雪峰娶媳妇,那个大和尚正坐在新娘子的炕头上,叫新娘陪他饮酒作乐。唉!不知雪峰哥和嫂子是死是活呢?

    宋寡妇问:大和尚叫啥名?小帮工齐答:叫智能。

    智能?真的叫智能?

    真的叫智能。

    宋寡妇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天下竟有如此恶人,正是她要找的那个秃驴!她怒吼道:为啥不把这个骚和尚铲除?

    小帮工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谁能打过他呀!那大铁棒耍起来嗡嗡直响,有几个脑袋够他打的?

    我去看看!宋寡妇说罢,来到院中,从大铁棒上跨过去。众人看到有人敢跨大铁棒都惧怕起来。姜老汉拉住宋寡妇,声音颤抖地说:大、大嫂,请到下屋用饭,千万、千万可别给我惹事啊!

    老哥,脑袋掉了,我一个人承担!宋寡妇甩开姜老汉,来到洞房门口,朝里看去,嗬!果然如此大和尚坐在炕头上,就像半截铁塔,一只手擎着酒杯,一只手捏着新娘子的脸蛋儿,淫声淫气地说:小宝贝儿,看你是不是个黄花闺女,就等夜里,我

    宋寡妇的怒火,再也压不下去了,她飞奔到院中,高喊着:众人向两旁闪闪!

    人们呼啦一下闪开了,宋寡妇运足气力,几个连环旋风脚打过,吼道:除掉大铁棒!她使出超凡的力气,照大铁棒的当腰一脚踢去,只听当啷啷、咔嚓嚓地响着,大铁棒飞出大墙外,落在一盘碾子上,把碾砣、碾盘砸碎了,大铁棒摔成了个拉断的弓形。

    人们惊讶不已:难道她是仙姑下凡了?这一脚竟有这么大的神力呀!

    坐在洞房炕头上的大和尚,听到声音,暗吃一惊,谁好大的胆子?敢动我的大铁棒?他一脚踹碎窗棂,跳出窗外,立在院中,定睛一瞧,把右掌立在胸前,一本正经地说:阿弥陀佛。而后,仰天大笑:哈哈哈!我当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呢?原来是个送死的小娘们儿!大和尚虽然口里这样说,但他觉得这个小娘们儿不寻常,有过人之力,不得大意。大和尚立刻开始运气。

    秃驴!你的死期到了,拿命来!宋寡妇喊着,一顿飞掌,连连打在大和尚的身上,只听砰砰砰砰的响声,如同击鼓。大和尚纹丝没动。原来,大和尚是练过金钟罩铁布衫功的,那是里练一股气,外练筋骨皮呀!

    小娘们儿,你是干什么的?为何无缘无故来找麻烦?大和尚转嬉笑为怒地问。

    智能,我是来取《金钟罩练法》的!

    《金钟罩练法》?那是盛长金孝敬我的宝书。

    他不叫盛长金,他叫金长盛。他为了得到这本宝书,杀害了他的师兄,带着宝书逃到这里来的!

    你怎么知道宝书在我这儿?

    少费话,拿书来!

    喏,宝书在这儿,你有本事来取呀!大和尚说着,拍拍肚皮。

    宋寡妇又是一顿脚力打去,大和尚还是纹丝没动。就在宋寡妇要换招法时,大和尚突然啊了一声,虎步跃起,抽掌还击。

    两个人一高一矮,一男一女,拳来脚去,打了足有二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败。从院中打到院外,从院外又打到村头。看热闹的人都暗自为宋寡妇加油,每个人的手心都捏着一把汗。

    大和尚一个鹞子翻身扑去,紧跟着使了一个高飞脚,把宋寡妇打得一个趔趄,还没站稳脚根,大和尚如同蛟龙入海,飞击过去,直取宋寡妇。他的一只手掐住了宋寡妇的左肩头,另一只手掐住了宋寡妇的左大腿,两只手像两把大铁钳,死死地钳住,猛地向上一举,把宋寡妇举在头顶上,呀地一声,要把宋寡妇狠狠摔下。

    众人都闭上了眼睛,不敢再看下去了。

    就在大和尚要摔死宋寡妇一脱手的刹那间,宋寡妇的右脚借助大和尚的肩头,利用惯性,一个凌空翻滚,左脚掌打在了大和尚的鼻子上。大和尚一个闪脚,向后退去,那本《金钟罩练法》掉在地上。宋寡妇借势一个空翻,如同二两棉花落地,拾起《金钟罩练法》,撒脚落荒而走。

    大和尚的鼻子被打得酸疼,他揩了一把流出的血,啊呀一声怪叫,脚下带起一股凉风,朝宋寡妇穷追而去。

    众人都在喊着:大嫂快跑!快跑呀!要不就没命啦!

    宋寡妇回头看了一眼追来的大和尚,空儿的话响在耳旁:娘,不到万一,勿用绝命三脚!眼见着大和尚穷凶极恶地追上来了,不容多想,她跑着跑着,一个跟头就跌倒了。大和尚来不及收住脚,就在大和尚从宋寡妇身上一跳的刹那间,宋寡妇一个地弓箭打去,接着使出了绝命一脚,打在了大和尚的脚脖子上,只听砰的一声,好像一个装有二百斤黄豆的大麻袋从几丈的高空上掉下来一般,大和尚被摔了个结结实实。宋寡妇一个鲤鱼打挺,站立起来,使出了平生的超凡之力,打出绝命二脚,重重地打在了大和尚的腚眼子上,只听见哧的一声,大和尚的金钟罩铁布衫漏了气。随着这漏气声,还没等宋寡妇打出绝命三脚,大和尚被踢得飞了起来,飞过了一株大柳树的树梢儿,扑通一声,跌进了湖水里。顿时,湖水溅起了两丈来高的水柱,水柱落下,咕噜噜地冒着气泡儿,大和尚被湖水淹没了。

    宋寡妇打死了这个恶贯满盈的骚和尚,众人无不拍手称快,欢喜欲狂,一拥而上,把宋寡妇抬了起来,喇叭号子也齐奏起来。

    当下,梨花沟村杀猪宰羊,大摆喜宴庆贺。就在全村的老辈们都喝得烂醉如泥的时候,谁也不知宋寡妇哪里去了。

    人们纷纷跪倒,对空而拜,神奇地议论着:

    莫非她是仙姑下凡,拯救人间?

    姜青山和儿子姜雪峰叩了头,仰望长空,虔诚地说:她力大无比,一脚除掉大铁棒,两脚打死骚和尚,她是神脚仙姑啊!

    人们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都不约而同地跟着姜老汉父子叫她神脚仙姑。

    从此,神脚仙姑的故事,在长白山老林方圆几百里越传越远了。

猜你喜欢
  • 嬴姓,赵氏,名偃,全名赵偃,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国君,史称赵悼襄王。赵悼襄王是赵孝成王的儿子,是赵惠文王的孙子。赵悼襄王统治时期也是秦王政统治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秦国经过赵孝成王时期,和赵国的长平之战后,削弱了赵国的有生力量,确...
  • 郭开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大臣,也是一个很出名的奸臣,因为陷害了赵国两个名将廉颇和李牧而出名。赵悼襄王则是赵国倒数第二任国君,是郭开的主子,是一个对郭开极其信任的家伙。赵悼襄王和郭开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如何认识的,为什么历史上有传言说赵悼襄王和...
  • 赵偃就是赵悼襄王,是战国末期赵国的最后几任赵王,是一个昏庸的王。廉颇是赵国的将领,战功赫赫,被后世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由于受到赵悼襄王的怀疑和排挤,被逼出走魏国,后又被楚国挖走,当了楚国的将军。廉颇将军生不逢时,一代将才却没有遇到能够欣赏他的...
  • 赵幽缪王,嬴姓,赵氏,名迁,所以又被称为赵王迁,他是赵悼襄王的儿子,赵孝成王的孙子,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最后一位君主。赵幽缪王的父亲赵悼襄王是一个昏庸的国君,不辨忠奸,听信奸臣,冤枉忠良,逼走了廉颇,不信李牧,致使赵国失去了最后一丝抗秦的希望。...
  • 赵幽缪王是赵国的最后一任国君,名赵迁,是杀掉战国四大名将李牧的有名的昏君。赵幽缪王为何要杀了李牧呢?赵幽缪王杀掉李牧之后自己的结局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赵幽缪王是个二世祖,他有一个超级爱慕虚荣的老妈,就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出身娼妓的赵悼倡后...
  •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赵国的最后一位国君赵幽缪王赵迁:王迁辟淫,良将是斥,总结了战国时候的赵国是如何在赵王迁的手里灭亡的。赵王迁也就是赵幽缪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君呢?还有关于赵王迁的母亲的事情,传说赵王迁的母亲赵悼倡后是一个祸国殃...
  • 赵幽缪王是赵国灭国的推手,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他就是一个昏君,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就是死在他手里的。赵国明明有思念赵国的老将廉颇,却因为赵幽缪王听信奸臣郭开之言,相信了廉颇已经年老,不适合带兵打仗,就错过了一个好的将领。其实,在赵国的历史...
  • 赵代王嘉,赢姓,赵氏,名嘉,是赵国赵悼襄王之子。赵悼襄王于公元前245年继位赵王,是赵国最后的几任赵王之一。正是在赵悼襄时期,赵国人才凋敝,赵悼襄王不反思自己,竟然还把老实巴交的廉颇给逼走了,让大家都忍不住想骂一句傻逼!赵悼襄王一共有几个儿...
  • 赵代王嘉本名赵嘉,是赵悼襄王和正妻所生之子,曾经是赵国的太子。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赵悼襄王为了巩固政权,在继位之初便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用乐乘代替廉颇,导致大将廉颇出走。赵国因此失去了一员大将。历史上,赵悼...
  • 人物档案出生地:永清字号:润甫谥号:忠武官职:中书左丞相、枢密副使等所处时代:金末元初姓名:史天泽爵位:镇阳王民族:汉族别称:史忠武王、史拔都主要成就:平定李壇之乱去世时间:1275年追赠:太尉、太师史天泽是大蒙古帝国和元朝初年著名将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