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夸夸其谈的肖恩

    肖恩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但面貌英俊,而且热情开朗。他决定找一份与人交往的工作,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很快,他就得到一个好机会——一家五星级宾馆正在招聘前台工作人员。

    肖恩决定去试试。于是第二天清早就去了那家宾馆。主持面试的经理接待了他。看得出来,经理对肖恩俊朗的外表和富有感染力的热情相当满意。他拿定主意,只要肖恩符合这项工作的几个关键指标的要求,他就留下这个小伙子。

    他让肖恩坐在自己对面,并且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宾馆经常接待外宾,所有前台人员必须会说四国语言,这一指标你能达到吗?”

    “我大学学的是外语,精通法语、德语、日语和阿拉伯语。我的外语成绩是相当优秀的,有时我提出的问题,教授们都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肖恩回答说。事实上,肖恩的外语成绩并不突出,他是为了获取经理的信赖,自己标榜自己。但显然,他低估了经理的智商。事实上,在肖恩提交自己的求职简历时,公司已经收集了有关的详细信息,其中包括肖恩的大学成绩单。

    听了肖恩的回答,经理笑了一下,但显然不是赏识的笑容。接着他又问道:“做一名合格的前台人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你……”经理的活还没说完,肖恩就抢先说:“我想我是不成问题的。我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在我所认识的人中是最快的,做前台绝对会是很出色的。”

    听完他的回答,经理站了起来,并且严肃地对他说:“对于你今天的表现,我感到很遗憾,因为你没能实事求是地说明自己的能力。你的外语成绩并不优秀,平均成绩只有70分,而且法语还连续两个学期不及格;你的反应能力也很平庸,几次班上的活动你都险些出丑。年轻人,在你想要夸夸其谈时,最好给自己一个警告。因为每夸夸其谈一次,诚实和谦逊都要被减去十分。”

    智慧点睛

    眼朝上的人永远看不清自己的模样。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我们有了一点成功便觉得了不起,这是不可取的行为。然而如果我们为自己的成功自鸣得意时,有一个人来教训我们一番,那么,我们就可以称之幸运了。”

    尽管比尔盖茨在哈佛只接受了一年的教育,但不可否认在他的身上依然有哈佛精神的影子。谦逊基于力量,自负基于无能。夸耀自己和自我表扬并不会为我们赢得好的机会,只会断送我们的前程。因为一个喜欢标榜自己的人,往往会失去朋友——没有人喜欢和一个自我表扬的人在一起,失去别人的信任——别人不但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更严重的是你的品德和灵魂也会遭人批评。无疑,一个没有好人缘、不可信的人是永远也不会与成功邂逅的。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人应该谦虚,不要让自己的名字像水塘上的气泡那样一闪就过去了。”如果你认为自己拥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卓越的智慧,但如果没有谦虚镶边的话,你就不可能取得灿烂夺目的成就。你要永远记住:“伟人多谦逊,小人多骄傲。太阳穿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

猜你喜欢
  • “一丝不苟”出自清 明代时辰,皇上命令制止宰杀耕牛,就是信仰回教的人也不破例。一天,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进相约往造访高要县知县汤奉。汤知县置酒接待他们。席间有位老者给汤知县送来了他与其他几个信回教的人拼集起来...
  • “背道而驰”出自《战国策 魏王要出兵攻打赵国。大臣季梁在外边游历,半路上听到这个动静,立即赶了回来。他衣服来不及理,脸也来不及洗,就跑进宫往见魏王。魏王很奇异,问他:“您怎样回来了?有甚么要紧话要跟我说吗?...
  • “按图索骥”出自东汉 伯乐是战国时辰养马的妙手,他最能辨认马的黑白。他把辨认马的方式写了一部书,叫《相马经》。书上说:千里马的额角很饱满,眼睛闪闪发光,四个蹄子又大又规矩。伯乐有个儿子,他拿了《相马经》出往...
  • “扑朔迷离”出自《百喻经 古时辰,有一个既笨拙又刚强的财主。有一天,他往造访别的一个财主。到了这个财主的家里以后,他看见那楼房造得十分富丽美不雅,敞亮宽阔,心中很是恋慕。他呆呆地看着楼房,暗暗地想:我的财帛...
  • “不自量力”就是不权衡本身的实力而轻举妄动。故事产生在年龄时期。那时,郑国和息国睦邻相处。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和郑国闹翻。息国国王要伐罪郑国,就召集大臣来商讨…… 故事产生在年龄时期。那时,郑国和息国睦...
  • 齐庄公乘着马车到郊外往狩猎,看见路上有一只小虫,高举着前脚向马车的轮子直扑过来。齐庄公感觉很奇异,问赶车的说:这是甚么虫子呀?赶车的回覆 齐庄公乘着马车到郊外往狩猎,看见路上有一只小虫,高举着前脚向马车的轮...
  • 故事出自《列子 年龄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晓乐律,琴艺崇高高贵,是那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青的时辰聪慧勤学,曾拜高报酬师,但他总感觉本身还不克不及炉火纯青地表示对各类事物的感触感染。伯牙的教员知道他的设...
  • “草木惊心”出自《战国策 更羸是魏国着名的射箭妙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往玩,看见天上有鸟飞过。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不消箭,只要拉一下弓,就可以把飞鸟射下来。”“呀?”魏王有点信不外本身的耳朵,“会...
  • “弄巧成拙”出自宋代 北宋期间,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善于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拜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他专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绘声绘色,衣带飘飘,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后一道工序。刚好此时有伴...
  • “庸人自扰”出自《列子?天瑞》。这是一则益智故事,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作者不以这两种报酬然。他的原意是要倡导“顺乎天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应。后来,人们经常使用“庸人自扰”这个成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