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一贯遇仙记

    明朝万历年间,南阳府镇平县城曾家街出了一个名人叫曾一贯。曾一贯幼年时,父母双双下世,撇下他孤苦伶仃受煎熬。他依靠亲戚邻居资助,任凭一天只吃两顿饭,也要勒紧裤带咬紧牙关在黉学读书。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深得先生和学友们都喜爱。

    每天上午放学后,曾一贯没有地方吃午饭,就先在城内大户人家随便讨口饭吃,然后在城北关护城河边一个人温习功课、背诵诗文,约摸等到开课时再去上学,天天如此。这天上午,他正在县察院后面的护城河边读书消磨时光,忽然发现不远处地上有一个小包袱,他走近打开一看,包袱里包着白花花的三十两纹银。他想,失主现在一定很着急,自己就守在这里,坐等失主前来认领。不一会儿,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带着一个书童来到面前。老者声言自己正是失主,曾一贯在核对了纹银数目后,爽快地把包袱交给老者。老者非常感激,随手掏出一锭纹银答谢曾一贯,曾一贯说,三十两纹银自己都不稀罕,何况一锭纹银,他坚辞不受。老者非常感动,声言自己就是偶然来镇平县视察的史学院,现住在察院里。史学院想邀请曾一贯到察院叙话,曾一贯推说自己还要上学,不能前去,并一再彬彬有礼地向史学院鞠躬谢绝。史学院见曾一贯聪明伶俐,知书达礼,非常喜爱。随即问他姓名、年龄、家庭情况、在何处上学等等,曾一贯一一回答。

    史学院定睛观察曾一贯,见他浓眉大眼、气度非凡,越加喜欢这个逗人喜爱的穷小子,极想逗他玩儿。他随手从书童的背袋里取过毛笔一杆,拔出笔帽,随手在纸上捺出一个小小的圆圈儿,问曾一贯能不能在小圆圈内写上一千字。曾一贯不假思索,提笔就在小圆圈内工工整整写上“一千”两个字。

    史学院想不到曾一贯的反应这么敏捷,他想进一步试试曾一贯的才学,就抚摸着曾一贯的小脑袋,亲切对他说:“小伙子,老夫今日遇见你心情高兴,偶得一联,还请你不吝赐教,对出下联。”说着,他摇头晃脑地说出一联:

    曾小子,曾一贯,曾字腰里点四点,鲁国大夫;

    曾一贯看着史学院略一思索,随即微笑着对出下联:

    史大人,史学院,史字头上添一横,吏部天官。

    史学院一听曾一贯对出的下联,非常惊奇,大喜过望。他想不到曾一贯小小年纪,才思这样敏捷,文采这样了得!他不住地称赞曾一贯的道德人品,说他将来一定有大作为。并鼓励曾一贯现在就要发奋苦读,将来求取功名之后,一定要做好官、理善政、造福黎民。曾一贯不住地点头答应,急忙叩首谢过史大人,跑步上学去了。从此以后,曾一贯更加发奋读书,日有长进。

    有一天上午放学后,天色阴沉,下起雨来。曾一贯不能上街乞讨,就一个人饿着肚子,留在黉学里读书,读着、读着,只觉得一阵困倦,头晕目眩,就趴在桌子上打起盹来。似睡非睡之间,一阵清风吹过,史学院不知何时冒雨来到黉学,站在曾一贯面前。史大人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一会儿午时三刻,风雨大作之时,将有一个菜籽儿在你的桌子上乱蹦乱跳,你要赶紧把这个菜籽儿装入你的笔筒内,放在你书桌的抽屉里,外面贴上“开封府正堂封”的封条,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你可千万不要离开你的座位,切记,切记!

    曾一贯感到惊异,正要问个究竟,史学院却不再答话,转身飘然离去。曾一贯正在纳闷,忽听“咔嚓”一声炸雷响,惊醒了曾一贯,原来自己刚才昏昏然作了一个梦。他睁开眼睛,往门外望去,但见室外云暗天低、风狂雨骤。闪电像一道道火舌,从窗外伸进室内,炸雷像要劈开曾一贯,在他左右响个不停!曾一贯果然见一颗菜籽儿在自己的书桌上乱蹦乱跳。他大吃一惊,猛想起史学院刚才在梦中所说的话,就急忙收起菜籽儿,并按照史大人的嘱咐,一一小心翼翼地办妥。一个时辰过去,雷电停息,雨过天晴。曾一贯赶忙从笔筒里倒出菜籽,菜籽儿一跳,眨眼之间不见了踪影。

    放学以后,曾一贯怀着满腹狐疑,来到县察院求见史学院,想向史大人问个明白,不巧察院院门紧闭,无人开门。曾一贯只好悻悻地回到家里。

    这天夜里,曾一贯梦中又遇见了史学院,史学院对曾一贯纳头便拜,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曾一贯哪里肯受,急忙还礼,问其原因。史学院对曾一贯说,他本是修炼千年狐仙所变,那颗菜籽儿就是自己的化身。今日合该有这一劫,眼看在劫难逃、性命难保,幸亏曾一贯是大富大贵之人,保佑自己躲过一劫。因此不住地对曾一贯千恩万谢并保证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报答曾一贯的救命之恩。

    曾一贯大吃一惊,他万万想不到史大人竟是狐仙所变!他看着鹤发童颜的史学院,见他精神矍铄,满腹经纶,慈眉善目,颇有长者风度,就虔诚地拜他为师。史学院连连谦让,随后两人成了莫逆之交,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畅谈时政。史学院对当今朝廷上宦官当道、吏治腐败,社会上民不聊生的现象极度不满,一再要求曾一贯当官后要做清官,为民做主、惩恶扬善。曾一贯频频点头称是,并一再要求狐仙老师史学院帮助自己、监督自己明辨是非,当一个老百姓喜欢的清官,史学院也爽快地答应,将来一定助他一臂之力。

    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镇平县举子曾一贯名列皇榜,高中万历甲辰科进士,后来果然做了河南开封知府。曾一贯当了开封知府以后,狐仙史学院不失前言,竭尽全力地帮助曾一贯。每天晚上,他都要给曾一贯托梦,告诉他明天将会遇到什么样的案情,应该如何如何去审理、判决,曾一贯都一一牢记在心。本来曾一贯就才华出众,耿直端正,再加上史学院的帮助指点,办起案来更是如虎添翼,丝毫不差。不久,他的清官名声就传遍了开封府的千家万户,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爱戴与尊敬。

猜你喜欢
  • 我每与友人滕恩昌兄道别,他必嘱我:“慢些。”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并不放在心上。偶尔也想:“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快些还来不及,岂能慢些?越想越有理,由不得要加大脚力,骑了飞车,奋起直追,把路上丽人都甩到身后去。不想一日正得意忘形,横空出世...
  • 传说在浩瀚无际的沙漠深处,有一座埋藏着许多宝藏的古城。要想获取宝藏,必须穿越沙漠,战胜沿途数不清的机关和陷阱。很多人对沙漠古城里这样一批价值连城的财宝心向神往,却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去征服沙漠以及杀机四布的陷阱。这批珍贵的财宝,就这样在沙...
  • 父亲总是讲到一个叫根有的人。那年,父亲在邻村做木匠活,经常有一个腰背佝偻的人,在父亲忙乎的时候,或在旁边站着静静地看,或有一句无一句地搭话。时间长了,父亲知道这个人叫根有。和主人家结账的那天,根有来了。结完账,根有说:“叔,如果你要是钱不当...
  • 我们看到的世界,往往是表象。我们无法感知一些真相,直到有一天,当我们真正抵达这些人的心灵,我们才会真正理解一个生命,懂得一颗心灵,才会明白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真实与美好。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离家出走了,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孩子的父母哭着说:“不...
  • 一所旅游学校的老师给大家出了这样一道问题:“有一个导游,带着许多客人来到瀑布前,众游客兴致很高,高谈阔论,根本听不清导游的安全提醒,导游该怎么办?”有人说:“用手中的扩音机大声说。”还有的说:“挥舞手中的旗,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自己有话要说…...
  • 日语学习班开学报名时,来了一位老者。“给孩子报名?”登记小姐问。“不,自己。”老人回答。小姐愕然。屋里那些年轻的报名者也愕然,有的嗤笑。老人解释:“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里咕噜,我听着急,我想听懂他们的话。”“你今年高寿...
  •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曾经在一群幼儿身上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每个孩子发一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说他有事要离开一会儿,他希望孩子们都不要吃掉那块软糖,他允诺说:“假如你们能将这块软糖留到我办完事情回来,我会奖励给你们两块糖。”他出...
  • 大学时同寝室有一个家住哈尔滨的同学,他从不给家里打电话。问他,他说家里没有电话,写信就可以了。我们有些奇怪:他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不安电话呢?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听一盘从家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了声。我们...
  • 40岁的家庭主妇墩子每天都百般聊赖,无所事事。工作上正春风得意的丈夫每天不是出差就是加班,要么就是陪客户应酬,很少正儿八经地在家里待着。正上中学的儿子又是对母亲敬而远之的年龄。为了打发时间,墩子准备找份工作干干或者参加成人文化讲座。可是出去...
  • 第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