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人有二妻

    战国时期,陈轸被秦国驱逐出境,秦王对他说:“我能满足你的愿望,你离开秦国后将到哪里去我好为你准备车辆。”

    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到楚国去。”

    秦王说:“张仪认为你会到楚国去,寡人也知道你要到楚国去。除了楚国,你还想到哪里去”

    陈轸说:“我离开秦国,故意回到楚国去,来满足大王和张仪的策划,来证明我并不曾亲附过楚国。”

    秦王问:“你要到楚国去,还说不曾亲附过楚国,这话不是自相矛盾吗”

    陈轸说:“我作为秦国的大臣,如果把秦国的内情告诉楚王,楚王就会认为我不是忠臣,一定不会留我。如果楚王留下我,就说明我不曾亲附过楚国,不曾出卖过秦国的秘密。”

    陈轸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就给秦王讲了《楚人有二妻》的寓言故事:

    一个楚国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调戏年长的妻子,年长的妻子把那个人痛骂了一顿。那个人又调戏年轻的妻子,年轻的妻子答应了那个人的非礼要求,两个人便勾搭成奸了。

    过了不久,娶两个妻子的丈夫死了。

    旁人问那个调戏楚人妻子的人说:“现在你可以娶这两个寡妇了。你想娶那个年长的寡妇呢还是想娶那个年轻的寡妇呢”

    他回答说:“娶那个年长的寡妇!”

    旁人又问:“年长的寡妇曾经痛骂过你,年轻的寡妇曾经顺从过你,你为什么不娶年轻的而要娶那个年长的呢”

    他回答说:“当初住在那个楚人的家里,自然要让她顺从我啊;现在娶到我家,做我的妻子,自然要让她为我而痛骂调戏她的人了。”

    秦王听完这个故事,便把陈轸留下,加以重用。

    人生哲理:看问题的立场一旦发生变化,人们的取舍往往也会随之改变。

猜你喜欢
  • 1990年的春节晚会上,逗得观众们哄堂大笑的小品《主角与配角》中有这样一段画面:朱时茂与陈佩斯按剧本的安排准备交换角色的时候,朱时茂一边说话,一边取下背在身上的枪,并在身后给背带打了个结。当陈佩斯终于实现了当主角的愿望,把枪背上身时,却发现...
  • 人的一生总是要面对许多选择。选择就是横亘在我们前行途中的门。进,还是退,是个问题;向左,还是向右,也是个问题。每个成功的人生,都是一串正确的选择所决定;每个失败的人生,也是由不明智的选择酿成。选择的过程是纠结的过程,痛苦的过程。但是也正是在...
  • 在工作中,有的人认为,薪水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给钱多,我就多干;给钱少,我就少干。他们的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薪水,不会自觉做事。日本松下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问一个员工:“如果公司付给你1000元钱,你应该做多少事情?”员工回答:“你给我100...
  • 有一个智者,他的身边有一大群慕名向他拜师学艺的学生。一天早上,天还未亮,四周一片漆黑,智者问了他的学生一个问题:“你们谁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才可谓黑夜的结束、白天的开始?”学生们面面相觑,这时有一个比较机智的学生说:“是不是可以说,当你能看...
  • 我去访问一位画家,他一向以“难产”著名,要很长时间才作出一幅画。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作画好像游戏一样,一天画好几张,我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我去访问另一位画...
  • 有些人生气时,会发誓不再与人类做朋友,情愿接近狗与猫、花与草、山与水。這样不知道会不会太偏激,人与人相处,自古便是一门艺术。人之中当然有坏人、奸人、恶人,有爱占小便宜的人,也有把喜乐建立在他人不快之上的人。但好人还是不少,不必因噎废食。太平...
  • 有个人问禅师:“人应该如何走自己的一生?”禅师说:“人有两种,有一种人不知道如何过自己的一生。”那个人又问:“另一种人正确地走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吗?”禅师说:“不!另一种人误以为人有很多辈子,可以一再犯错,下辈子重新來过。”...
  • 辞职总是充满火药味道,不是为薪资争论不休,就是满脸沮丧地离开。但总有些聪明的职场人,来时充满精彩,走时也走得美不胜收。英国有一个人叫辞修,他原本是一蛋糕商人,由于金融危机冲击,只好改行到一家汽车公司做修理工。老板是个刻薄之人,经常对他们横加...
  • 最近,我到一位厨师朋友的餐厅吃饭。当晚,餐厅的人不多,朋友做完菜后,出来和我聊天。“唉,最近我们这条街开了好多家餐厅,生意愈来愈难做。”他说。他抱怨了很多事情。比如,台北市的上班族愈来愈穷,根本没钱到外面吃饭。最近总是下雨,人们不愿外出吃饭...
  • 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谁在一起!李嘉诚的司机给李嘉诚开车三十多年,准备离职时,李嘉诚看他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为了能让他安度晚年,开了二百万支票给他。司机说不用了,一两千万还是拿得出来的,李嘉诚很诧异,说你每个月工资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