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诚无“指南”

    善良由心而生,真诚不容交易

    闹市的书摊上,泛滥着《厚黑学》、《活法指南》一类的书。它们都在教人如何乖巧、矫情,如何装腔作势、八面玲珑……总之,如何做表面文章,如何急功近利,从而获取别人的尊敬和热爱,使自己活得实惠、滋润、痛快、如鱼得水。

    然而生活不是演戏,她最需要的,是真诚,任何技巧、装饰、心计,最终都掩盖和隐藏不住虚伪的嘴脸。

    一位哲学家说过。如果我们真要找到一个可靠的“指南针”,来指导我们的人生,最有效的方法,则无过于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置身于赎罪世界中的人。赎罪?赎什么罪?就是反省自身,改造自己,把握自己的渴望和要求,“由之容忍、忍耐、慈悲、自制,也就自然地与各人同在”。如此安身立命,还需要人家教他如何谄笑,如何献媚,如何看风使‘舵,如何“话到嘴边留三分,未可抛却一片心”?

    人反省、改造、把握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或除去自身内在之恶。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这是持“人性恶”论的苟子的名言,我以为说得有理。恶是由欲来的——欲为人之本性,当求:只是,“求而无度量分界”,便发展为恶。商业时代,物欲横流,似乎处处充满了诱惑。在市场经济下,拜金主义和各种私欲更加公开化、无羞耻化,甚至成为人们的人生宣言和追求的时髦。在一些人那里,欲望的满足代替了意义的探索。可是,咱们的老祖宗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却是“省”自己的“欲”。看那个“欲”是不是超过了公认的“度量分界”,而累及他人,如果累及,则必须克制,否则便会导致“乱”和“穷”。

    一个人能一日而三省己身,他就没有必要,也没有工夫,去领教别人的空泛的“指南”之类。人的名声不能轻易得到,朋友间的友谊不能以狡诈的办法联结,君子是靠身体力行来得到这些的。他只要真诚地做人,而不要听冠冕堂皇的废话。实际上诸如《厚黑学》、《活法指南》、《为人处世大全》等“指导”人生的书,尽管打着“修身”、“养性”的旗号,但它们所教给人的,却往往是狡诈、阴险以及瞒和骗,本质上乃是教人如何行恶。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性情中人的好品质,我们总称为“善”,它是“自然地与各人同在”的。从来善败由己。不为取悦别人而做当做之事,是真正的洁身自好。君子在与人交往之中,也必如此。苏东坡曾喻写作之酣畅,“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这就像人们完全顺乎良心做事,乃是每个具有赤子之心的人的人格写照。屈原所叹“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任何做作、粉饰,都相悖于信任和友谊,正如《老子》所云,“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嘛。

    比如“处世箴言”有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说的是以善换善,以爱换爱。但在我看来,这话便颇显虚伪。一个人对别人的善和爱,应该发乎觉悟和道德操守,而不是像做交易算利息一样,斤斤计较于他的善和爱,是否能“换”回等量的货物。

    善良的人生和快乐的人生应统一,出于善良,为求快乐。拒绝矫饰。

猜你喜欢
  • 儿子夫妻俩都去上班了,孙子也上学了,家里空荡荡的。她将菜篮子拎到阳台上,开始择菜。这是她一大早从菜场买回来的,赶那么早,就是为了买的菜新鲜一点儿。她将菜叶子一片片掰开,黄的叶子择掉,虫蛀过的摘掉,能在菜叶里发现一两只小虫子,那是再好不过,说...
  •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和我妈为了零花钱斗智斗勇。一次我问她要500元学费,她只给我480元。我很困惑,还有20元我该怎么办?最后哭着去找我爸,我爸给了我20元,然后去找我妈理论:“你不要每次都少给他钱好不好,工资都在你那儿,我自己零花钱都不够,...
  • 公婆“被分居”我们还没来得及出发,公公从四川来到了北京。老公惊讶地看着风尘仆仆的公公:“叔叔,你怎么来了?”公公不是老公的亲生父亲,所以我们一直喊公公“叔叔”。公公的脸色不是很好,他闷声闷气地回答:“我来接你妈回家。”婆婆迎出来,接过公公的...
  • 1那日,妞妞嚷着要吃芹菜馅包子,我忙完手头上的工作,拿出工作時的执行力,直奔菜市场买了时下最新鲜的芹菜和最好的瘦肉。回到家,在妞妞眼巴巴儿的注视中,我叮叮当当一顿忙活,以最快速度蒸了满满一锅包子。锅盖揭开,香味袭人,妞妞早已按捺不住,抢先尝...
  • 那天早上,我走到楼下拦下一辆的士的时候,突然发现将一份重要的工作资料落在了床头。因为时间急,自己跑回家去取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我便打了一个电话回家,让母亲快给我送下来。母亲老了,反应迟钝,做事大不如前,原本几分钟就可以将东西送下来,她却用了...
  • 阳阳比月月大三岁,这对小姐妹刚好都在6月1日出生。那一天,不仅是儿童节,更是我们家的盛大节日。转眼又到六一。那日,老公订了个大蛋糕,我和婆婆在厨房准备了一桌好菜。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我一声令下:“宝贝们,生日快乐!”这时,全家人一起唱生日歌...
  •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于生活最大的误解就是,全天下的夫妻都像我爸妈,他们彼此是对方的“第一好”。生活逐渐呈现出的残酷真相是:现实婚姻里,大多數夫妻不是“第一好”,甚至连第二好第三好都谈不上,所以,各种鸡汤文乘虚而入,从技术层面对千疮百孔的婚姻指...
  • 得空回家看望父母,和老妈一道在厨房做饭时,老爸在房间里似乎发现了什么“新大陆”,兴奋地唤着老妈:“阿文!快来!”老妈应声走过去,我也好奇地跟着进屋。只见老爸摇晃着几小包药,得意地说:“我发现有5包金银花冲剂还有11天就过期了,咱俩得赶紧吃完...
  • 如今,已经不再需要给他写信了,但我仍旧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地想他。父亲写给我的信件终于出版了,已经远行的父亲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感到欣慰的。他一生中虽然创作了不少作品,出版了不少画册,可是他自己最欣赏、最得意的作品却是这些写给女儿的信件。他认为这...
  • 原本是他亏欠了我趁孩子睡觉的间隙我拨通他的手机:“喂,孩子都一百天了,我得赶紧赚钱,你让艳芬姨过来帮我带孩子!”那边沉默一会儿,说:“她还有工作,要不你找个保姆?”“我若雇得起保姆,还急着上班干吗!”我愤愤道。意识到我不悦,他赶紧说:“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