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化

    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玩伴叫小昌,家境贫困,可惜那个时候没有低保,有时候日子不好过了,只能东借西凑一下,等来年再还。

    因为是农村,加上刚刚改革开放,那股热风还没有吹到我们这里。当时外出务工的很少,有力气没力气的都靠那块地吃饭。

    会点女工的家庭还好一些,尤其是羡慕那些木匠瓦匠。

    好在当时大队部抓教育的力度很大,村里的孩子,哪怕是家境再困难,基本上没有小学时期退学的。

    加上孩子还小,也帮不了多少忙,有学校老师帮忙看着孩子,大人也能在家里歇息歇息。

    我跟小昌同桌,开始还没有发觉,后来在他身上总是能够闻到一股怪味,就像夏天路边腐烂的死狗散发的味道。

    “干嘛了?身上这么大味儿!”

    每次问他的时候,他总是呲牙一笑。

    当时也没有多想,反正都是朋友,忍着吧!

    有一天,放学之后,小昌拖着我一直在其他人后面磨蹭时间,等人走的差不多了,把我拉进了校门口的小卖部。

    从兜里掏出一元钱。

    当时我都惊呆了,要知道那个时候五毛钱几乎是我一个月的零用钱,就这五毛钱能在兜里装的起毛边。

    况且小昌家的条件大家都清楚。

    “你怎么弄的?”我没有说是偷,虽然是深秋季节玉米早就收割了,如果想点法子也能从地里弄点东西出来换钱。

    比如掏几个田鼠窝,运气好的能收获几斤黄豆。

    那个时候的农村不像现在,地里的野草、掉落的树叶都是宝贝。

    当时的农村被大家收拾的比每天有专人清洁的城市都干净、整齐。

    当时的我完全被这一块钱打败了,记得两人买了几个糖瓜、玉米棍、无花果丝、吹牛大王什么的。

    那高兴劲仿佛过年一般。

    坐在水湾边上,一边吃着这些梦寐以求很久的美食一边听小昌讲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这时我才明白,小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原来是每天去外村偷狗逮猫杀死后卖肉换来的。

    “偷狗?让人逮到会被打死的!”我说的有些厉害,主要是因为自己胆小的缘故,换做是我可没有胆量做这样的事情。

    其实当时偷狗偷猫并没有这样严重,一般人家很少有拿粮食喂养这俩种宠物。

    当时的猫基本上都是饿着,这样好抓老鼠。而狗子的作用就是看家护院,主人心情好或许还丢给块干粮,一般都是去猪槽里觅食。

    如果是偷鸡鸭鹅的话,被盗的人家早就满村大喇叭上叫骂了。

    看着那堆零食,心中非常眼馋小昌的本事,可是因为内心的害怕也没有要求入伙。

    当时的我并没有认为这样不对,可能是因为太多的人都会偷点摸点贴补家用。

    零食照常吃的津津有味,好像没心没肺的样子。

    “没事的,笨狗子好抓的很,就是价不高,要是能逮到猫就好了,知道吗?咱县里那些南方人可爱吃这玩意了,猫肉啊……”

    好像想到了什么难受的事情,小昌晃了晃头一脸恶心的样子没有再说下去。

    东西很快吃完了,我也被要求保证不说出去,就这样这件事情一直持续到小学毕业。

    当时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村里的补贴只到小学毕业。

    很多人家的孩子都在麦收的时候选择了退学。

    小昌在初中待了一年的时光便退学了。

    后来这家伙不知道从哪里学了一手屠宰技术,加上前几年偷狗偷猫攒了点钱,便开始在家里收购死猫烂狗,偶尔也会收购一些死的牲口。

    当时卫生条件差,加上眼不见为净,小昌开始自己煮这些肉去集市上贩卖。

    中学学校离家比较远,加上有晚自习,平时见不到小昌的面。

    即便是星期天也只能去集市上找他。

    那时候做这种肉类加工的并不多,价格又很便宜,小昌的生意很好,家里的条件一天一个变化。

    村子里每个提起他的人都不由地挑起大拇指,毕竟有本事的人都让人称赞,况且年龄还这样小。

    假期里偶尔会去看他剥皮剔骨,慢慢地感觉仿佛成了两个世界的人,我们之间的接触也少了很多。

    不是因为身份的不同,只是因为各自忙碌的方向不同。

    再后来,偶尔贪玩的时候,老妈也会说我:别念了,跟昌学宰牲口得了。

    我知道这是老妈的气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打开,人们的眼界变宽之后,便不再对小昌的屠宰事业充满羡慕。

    办公室、领带、西服成了人们心中臆想的职业,铁饭碗、金饭碗成了他们的目标。

    即便是再困难的家庭也会在孩子的学习上努力着。

    高二的时候,小昌便结婚了。

    当时我正在学校,没有参加他的婚礼。

    新娘是南方人,比小昌大两岁,脸上成天抹着浓妆,见人很客气。

    我只是在小昌家吃饭的时候见过一面。

    后来小昌说要去南方发展,然后再也没有了音讯。

    赖以生活的本事不知道是丢了还是带去了南方。

    几年之后,回到了家乡,结婚生子。

    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县里买了房。

    那天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家里来了位亲戚让我回去趟。

    走进屋内,沙发上坐着一个略胖微黑的男子,我爸正陪着说话。

    一个小男孩坐在男子的身边,样貌有些清秀,完全没有男子脸上的粗犷。

    “叫伯伯!”男子见我回来了,连忙站了起来,一手搭在孩子的后脑勺上,指着我说道。

    “伯伯!”

    “乖!”我回了句,有些陌生地看着眼前的男子,当地口音,但是完全没有任何的印象。

    “来了!坐坐!”我只好客气地说道。

    “咋诌,不认的啦?”男子两眼一瞪,说道。

    “没印象了!”我摇了摇头,没有丝毫的尴尬,我记人方面比较强,如果没有印象就是没见过面,或者是多年没见变化极大。

    “哈哈……”老爸跟这个男子都笑了起来。

    “小昌!”男子指着自己说道。

    “卧槽!不是吧,”我有些惊讶,这个变化太大了:“你都成猪了!”

    “滚蛋去……”

    喝酒吃饭,聊了很多。

    去了南方之后,小昌学了厨师技艺,现在在当地也算有名的厨子。

    这次回来是为了接爹妈过去生活。

    先前几年夫妻俩人重新拼搏,加上添了孩子,跟岳父家挤在一起实在没有办法将父母接过去孝敬。

    如今生活好了,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也在市里买了属于自己的房。

猜你喜欢
  • 人物档案姓名:曾布别名:曾子宣别称:南丰七曾谥号:文肃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大宋出生地:江西南丰出生时间:公元1036年去世时间:公元1107年职业:宰相人物成就:新政的执行者和维护者曾布是北宋朝著名大臣,为宋徽宗时期右相,著名文学...
  • 改革,指的是改变旧事物、旧制度,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出局部或者根本性的调整。对于一国而言,改革是丢弃腐朽的制度,焕发国家新生的一种手段。但是伴随着改革的,不止是国家实力的增加,同时也会引发各种问题和动荡。秦朝实力得到显著增加,统一...
  • 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我们,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学习政治课,关于马克思列宁等人的哲学知识,一直都是学习的重点。在马哲中,辩证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点,教导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这个思想可以说适用于任何问题,特别是在评价一个人,比如说历史人物的时...
  • 章惇生于公元1035年,去世于公元1105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人物,是新旧党争的重要角色。初入仕途不顺,后因为王安石赏识,成为变法的有力支持者。也因此得到宋神宗起用,从此青云直上。当然因为新旧党争的原因,章惇的为官之路是呈波浪状的,上下...
  • 人物档案姓名:章惇别名:章子厚、章申公字:子厚号:大涤翁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浦城出生时间:1035年去世时间:1105年官职:左仆射、上柱国、观文殿大学士爵位:豫章郡开国公申国公魏国公追赠:太师、魏国公主要作品:《章子厚...
  • 章惇是宋朝宰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与王安石一样是新派人士,为人刚正严谨,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不过和大多数新党人士差不多,章惇的结局一样并不好。景佑二年,章惇在浦城一个官宦世家出生,其父为银青光禄大夫章俞。生长在这样一个世家,章惇自然从小...
  • 在《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中,记载了晋献公所娶妻妾的情况: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在司马迁的《史记晋世家》中也如此记载到: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根据这两处以及其他文献上的相关记载,我们不难得出,晋文公重...
  • 精彩的男人只是欣赏就够了,我不想让自己永远活在提心吊胆、患得患失、没有理智的忌妒中,还是让我把这种大众情人留给别人吧,我其实需要的是一种私密家常的幸福。我的前男友杨远出现在我风华正茂的时候。看杨远的第一眼我就爱上了他。杨远在外企当主管,事业...
  • 一毕业十年的大学同学聚会,去还是不去,这个问题这几天一直纠结着李梅。近几年,她很少和同学们联系了,即使同城的小聚会,她也借口照顾孩子而缺席。其实,不是不想聚,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恐惧。十年前的李梅,窈窕淑女,姣好的容貌,让她荣登系花的位置。可...
  •  耶律隆绪是辽国李氏上的第六位皇帝,也是将辽国带向巅峰的皇帝,为辽景宗耶律贤的长子,母亲为承天皇太后萧绰。看到承天皇太后萧绰,大家应该知道这位皇帝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辽国历史上著名的辽圣宗。保宁三年,耶律隆绪出生,契丹名文殊奴。耶律隆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