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菜

    这辈子只当过一次小偷,却让我念念不忘几十年。

    那一年的夏天,我还是一个刚下放农村的插队知青。这天,知青点里的其他人都回家了,我回不去,因为父亲认为我得多吃点苦。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像样地吃上一顿饭了。天刚擦黑的时候,我下决心要做点东西好好吃一顿,可是有什么吃的呢?除了米缸里剩下的几斤米,能做菜的就是一个鸡蛋。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想到了青椒炒鸡蛋。可是天已黑,而且还下着毛毛雨,到哪儿去找青椒呢?灵光一现,就想着到老乡地里去偷。想了半天,想到了村里腿脚不好的老徐头,当时考虑的是如果不小心被发现了,就他那速度也追不上我。

    雨不大,我摸着黑,一脚深一脚浅地摸到老徐头的菜地,黑灯瞎火中手忙脚乱地摘了几个青椒就往回跑。

    回来后,一个鸡蛋,一把青椒,还有生产队里自己榨的豆油,一碗香喷喷的青椒炒鸡蛋就做好了。当时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吃过的最美的一顿晚餐。

    第二天中午,在我正为中午怎么吃发愁的时候,意外地就有人推开了知青点的门。不是别人,正是老徐头。我一阵慌乱,难道是被“抓包”了?匆忙中我的嘴里只知道嘀嘀咕咕地重复着一句:“徐师傅,你怎么来了?”

    老徐头可是比我平静许多。我哆哆嗦嗦地提着半颗心,他也不提青椒的事,而是东张张西望望,还不时地问一句:“怎么就你一个人?”

    我说他们都回去了,老徐头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惊讶,只是轻轻地“哦”了一声,但这时,他把目光盯在了我的床下。我循着他的目光看去,顿时我的脸红了。那是昨天晚上我去偷青椒时穿的鞋,而那种胶底鞋,肯定在老徐头的菜地里留下了“罪恶”的脚印。

    老徐头并没有注意我的窘态,反而把话题一转,说:“还没吃吧?唉,到底是城里人,没吃过这么多苦,我是来请你到我家吃饭的。”

    老徐头的话让我感到意外。我的脸涨得更红了:“不不,我马上就要自己做饭菜了。”

    “看你,还假客气。”说着,他也不管我的态度,拉着我的手就走。

    到了老徐头家,酒菜早就准备好了。自然主菜是一盘青椒炒鸡蛋,还有一盘清炒西红柿、一碟炒胡豆,老徐头还拿出一小瓶当地产的老白干。那盘炒鸡蛋比我做的实在多了,鸡蛋多,油多。但我终是心中有愧,面对一桌子丰盛的菜品总觉得难以下咽。

    老徐头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轻轻拍了—下我的肩膀问道:“知道我的腿怎么瘸的吗?”见我摇头,他又接着说,“是因为偷粮食。”

    在我的惊愕中,老徐头向我讲述了一段往事。原来,在上世纪60年代那场自然灾害中,老徐头他们村饿死了不少人。眼看着一家人也撑不下去了,那时刚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老徐头便瞒着家里人到生产队的粮库偷粮食。第一天,他偷回一袋小麦;第二天再去偷的时候,被逮个正着,结果被打断了腿。这袋小麦救了一家人,但老徐头却落下了终身残疾。从那以后,老徐头便不认为偷粮食是偷,为—点吃的去偷一定是遇到了不能克服的困难。

    说起这段伤心往事,老徐头放开了酒量:“来来来,不说这些了,咱们喝酒,喝酒。”

    老徐头的大度让我惭愧,他的理解让我感动。那天,我和老徐头都喝高了,记得临走时,老徐头又送了我一袋青椒,并嘱咐我:“啥时想吃就过来摘。”

    一次偷菜经历,让我记住了人性的淳朴和宽容。

猜你喜欢
  • 春秋时,秦穆公是五霸之一,乃是能控制世局的杰出人物。有一次,秦穆公问伯乐:你是天下第一等相马的人,有没有可以继承你的子弟?”伯乐微笑:我的儿子一个个都是平凡庸俗的人,恐怕没有鉴赏天下良马的能耐,大概只能稍稍辨识马的好与坏罢了!因...
  • 北京有句俗话:送信儿的腊八粥”,农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喝腊八粥”,就意味着最早送来了过春节的信息。从这以后,北京民间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因此,老北京人流传着...
  • 很久以前,有一个大富翁,他有十五个儿子,每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谁也不会帮助谁。富翁看到这种情形,觉得很难过,他左想右想,有什么方法能让这几个儿子相亲相爱呢?直到有一天,富翁正在吃晚饭,他一边用筷子夹菜一边就想出一个好方法来!是什么好方法呢?...
  • 枣核是一个像枣核一般大小的孩子。他即勤快又聪明,比正常的孩子还能干。但这一次,他帮乡亲们将县官抢走的牲口夺了回来,可闯下大祸了。一天早晨,气势汹汹的官兵就来抓他了。他们拿出铁链绑住枣核,枣核哈哈一笑,从铁链缝隙间灵巧地蹦了出来,对着官兵直做...
  •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音yáo)、舜(音shùn)和禹(音yǔ)。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
  • 唐朝时候,藏王松赞干布为了加深藏汉人民的友谊,派人向唐王求婚,希望迎娶文成公主。他派去求婚的使臣名叫嘎瓦,忠心耿耿而又足智多谋。唐王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嘎瓦,但却不愿轻易地答应他的请求,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唐王派人牵过来100匹马驹和100匹母马...
  •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第二天一清早,...
  • 元朝时候,松江一带种了许多棉花,但老百姓还是缺衣少布,为什么呢?原来这时,人们纺织棉布要先用手把棉籽剥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手指甲都剥得脱落了,也剥不出多少来。这时,有一位黄道婆,从海南崖山向黎族人民学习了一手很好的纺织本领,她...
  • 楚国有个好吃懒做的人,他整天思谋着怎样不出力气,或者少出点力就可以拣到大便宜的窍门。他想,养蜜蜂的人能得到蜂蜜,养鱼鹰的人能得到鱼,我为什么不养些猴子呢?猴子会采果子呵!于是,他买了一群猴子,把它们关在一所空房子里,又买了好多装果子用的篓子...
  • 大清嘉庆年间,村中有一著名讼师(时称刀笔先生即律师)姓尚名曰福。此人睿智博学、道德高尚、济弱扶倾、精通大清律法。每逢富人与穷人发生纠纷之时,总是尽力为穷人开脱,在民众中威望极高,皆以先生相称。虽然忿恨,但那时讼师极少,也无可奈何,遇官司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