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婚

    灵芝也不知道这是多少次了,她回到家里,婆婆就横挑鼻子竖挑脸,砸盆子砸碗,拿着灵芝出气。

    望着地上被婆婆摔碎的暖壶,灵芝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淌,她真的没想到,从走进这张家大门,生了第一个孩子后,婆婆就变了样,对她怎么也不顺眼,非逼着灵芝离婚不可。

    虽然丈夫张副对她百般呵护,但是他有他的工作,经常不在家。

    灵芝说什么也不离婚,她为了孩子,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屈辱,维持着这个家。她一边收拾着地上的暖瓶碎片,一边抽噎着,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八年前,她和张副一块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并且都在一个班里,从此认识。张副是班长,灵芝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大学第三年,灵芝和张副同时都入了党,在宣布他们入党那天,班主任特意在班里开了个班会,在班会上,班主任说:“今天,是张副和灵芝大喜的日子……”

    班主任还没说完,一个同学站起来笑着说:“张副、灵芝,你们要老实交代,什么时候恋爱,我们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没想到今天你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恭喜你们了。”

    同学们听了笑得前俯后仰,张副和灵芝听了,脸像一块大红布。

    通过这件事,两个人却真的谈起了恋爱,大学毕业后,灵芝通过招考,当了一名教师,张副在一家公司干了业务员。

    张副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靠着捡破烂供张副上学,一直到大学毕业。张副也非常孝顺,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

    参加工作后,张副凭着自己聪明的头脑,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品格,很快受到了领导的赏识,一年后提升为销售科的科长,也是这一年,他和灵芝真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后,张副母亲对灵芝像女儿一样看待,天天盼着抱孙子。

    第二年,灵芝怀孕了,婆婆什么活也不让她干,跑前跑后,赶集上店,买菜做饭,都不让灵芝动手。

    灵芝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生了个小女孩,一家人欢天喜地,整个家庭充满了欢乐。

    孩子一周岁后,大家都觉得孩子有些不对劲,呆头呆脑,也看不到笑容,反应迟缓。张副和灵芝带孩子到了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更使一家人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孩子是先天兴弱智,说白了,就是痴呆症。

    开始张副还没有说什么,母亲可不高兴了,看到灵芝,立即把脸拉长了,有时候还指桑骂槐。

    有一天,张副把一条小巴狗带回家,灵芝看了抱着孩子高兴的跑过去,高兴的问:“张副,哪儿弄来的,太可爱了。”

    张副笑着说:“是同事给的,你喜欢,你就喂着它。”

    母亲看了看张副,又看了看灵芝说:“这有什么好的,一条癞皮狗,它只会下软蛋。”

    张副听了笑着对母亲说:“妈,狗是哺乳动物,它是不会下蛋的。”

    母亲看了看灵芝说:“下软蛋的狗东西,要它有何用!”说完,回屋里去了。

    灵芝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把小狗放在地上,跑回了自己的卧室,趴在床上,抽噎起来。

    张副走进来,看了看灵芝,安慰说:“灵芝,我知道母亲这是指桑骂槐。她年龄大了,没想到孩子又这样,她心里很不好受,请你原谅。”

    灵芝哭着说:“她的心情我理解,这能怪我么,谁也不愿意孩子是这个样子,我心里就好受么?”

    张副说:“咱们都还年轻,留得青山在,那怕没柴烧。以后咱们再要个孩子。”

    灵芝哭着说:“张副,母亲天天这样,今后日子怎么过呀。”

    张副说:“我去劝劝母亲。”说完走出了卧室

    张副来到母亲屋里,对母亲说:“妈,灵芝又没有叫你生气。你干嘛这样指桑骂槐?“

    母亲看了看张副说:“谁骂她了,我是说那只小狗。”

    张副说:“妈,谁也能听得出来,你是……”

    母亲听了生气的说:“哇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我说两句都不行么,养个孩子吧,还痴痴呆呆的,能教我舒心么!”

    张副说:“妈,我们结婚才两年,以后我们再生一个。”

    母亲看了看张副说:“灵芝她连个好孩子都生不出来,你还要她干啥,干脆,离了婚再找个能生能养的。让她带着孩子走!”

    张副说:“妈,都啥年代了,还这么封建。那孩子不管怎么样,也是咱老张家的孩子呀!”

    母亲听了大发雷霆:“我封建,你滚出去。”

    张副看到母亲生气,便走出了母亲的房间。

    这样过了两年,灵芝又怀孕了,结果却是葡萄胎,只好到医院进行手术。

    手术前,医生告诉张副和灵芝,为了保住大人的生命,只好做子宫切除,以后再也没有生孩子的机会了。

    灵芝听了,如五雷轰顶,悲痛欲绝,两眼淌着泪水,望着丈夫。

    张副看了看灵芝对医生说:“医生,保大人要紧,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孩子,我们也不想再要了。”

    灵芝听了丈夫的话,感激万分,很快,灵芝被推进了手术室。

    灵芝出院后回到家里,婆婆知道了一切,对灵芝更是变本加厉。无论张副怎么解释,母亲就是不听,非逼着丈夫离婚。

    灵芝还没痊愈,不能下床,张副又每天去上班,婆婆连饭也不做,灵芝只好拖着病身子,烧火做饭。

    每逢吃饭的时候,婆婆都会鸡蛋里挑骨头,不是说咸了就是道淡了,今天,灵芝熬上粥,放在炉子上,这时,她觉得肚子一阵阵的疼痛,便回到卧室躺在了床上,过了一会儿,她闻到一股烧糊的味道,连忙起来,到厨房一看,原来是炉子上的粥糊了,她想倒掉了再做,婆婆看到后,二话没说,端起铝锅,一下子扔到了窗户外边,还拿起一把暖壶,摔在了地上。嘴里还不停的骂着:“没用的东西,光知道吃饭,我还养着你干啥,连个饭也不会做,还赖着不走。”

    灵芝听了,流着眼泪回到了卧室。

    想到这里,灵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呀!”

    灵芝知道,张副一头是妻子,一头是自己的母亲,怎么办?

    张副回来后,灵芝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张副看到这样下去也不行,只好和灵芝到单位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在哪里。可是,婆婆三日两头的到哪里找麻烦,还挎这一个竹篮到张副的单位去要饭。

    灵芝看了,心里难受,她知道丈夫还深深地爱着自己,张副也很孝敬自己的母亲,在她和母亲之间非常为难,灵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和张副离婚。

    离婚后,灵芝带着孩子,离开了张副的家。

    母亲看到儿子和灵芝离了婚,就到处张罗着给儿子提亲,可是,无论介绍哪一个,张副都不同意,有时候被母亲逼得没有办法了,就只好跟女方见上一面,接着就又分手,就这样一直过了三年。

    这一天,张副母亲感到胸部一阵阵的疼痛,张副带着她到医院检查,结果是肝癌晚期,张副让u亲住院治疗,可是母亲说什么也不住院,她对张副说:“孩子,我知道,这种病没办法治好,我也不能住在医院里花钱等死,咱们还是回家吧,妈死了不要紧,就是挂念着你,自从离婚后,一直没有成亲。我死不瞑目。”

    回到家后,母亲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张副天天上班,不能守在母亲身边,就给母亲找了个保姆伺候。

    灵芝听说张副的母亲病后,领着女儿来到了张副家里,看到婆婆躺在床上,枯瘦如柴,房间里有一股难闻的气味。

    灵芝来到婆婆床前,眼里含着眼泪说:“妈,三年不见,你怎么病成了这个样子?”接着,灵芝把自己的孩子拉到床前说:“玲玲,快叫奶奶!妈,这是你的孙女,来看你来了。”

    张副的母亲看了看灵芝,伸出手抚摸了一下玲玲的头,眼里含着泪水,什么话也没有说,把头转向了一边。

    灵芝房里房外收拾的井井有条,打扫得干干净净,她又用温水,把婆婆全身擦洗了一遍,然后领着女儿离开了。

    从此,灵芝天天来,每天都买上新鲜的蔬菜,变着花样给母亲做菜,天天给婆婆擦洗。

    这一天,灵芝领着孩子刚要走,婆婆含着泪水叫了一声:“灵芝——”

    灵芝转回头,看到婆婆眼里含着泪,连忙又回到床边,蹲下身子说:“妈,还有什么事么?”

    婆婆啜泣着说:“灵芝,是为娘的不好,生生的拆散了你们,现在你怎么样了,有没有再成个家?”

    灵芝苦笑了一下说:“我不想再成家。”

    婆婆问:“为什么?”

    “为了孩子,不管怎样,玲玲是我和张副的亲骨肉,以后我又不能再生养,算了,自己和孩子到省心。”灵芝说。

    婆婆看了看灵芝说:“灵芝呀,你是个好孩子,是我对不住你们娘两个,你如果同意,你们复婚吧!张副心里还惦记着你,我知道,给他提亲的不少,他一个都没有相中,他心里就是放不下你和孩子。”

    灵芝含着眼了,没有回答。

    “灵芝,我知道你还在生我的气。”婆婆叹了一口气说。

    “不!妈,我不生气。”灵芝连忙说。

    就在这时,张副回到了家里,看到灵芝说:“灵芝,你怎么来了?”

    灵芝轻声的说:“我来看看母亲。”

    母亲看了看说:“张副,你过来,我问你,你还喜欢不喜欢灵芝。”

    张副点了点头说:“喜欢,我一直在等着她。”

    婆婆笑了笑,伸出双手,一手拉这灵芝的手,一手拉着张副的手,把他们的手连在了一起说:“好。喜欢好,听娘的话,你们复婚吧!”

    张副和灵芝互相看了看,眼里噙着泪花。

    玲玲在一边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张副,灵芝站起来,拉着玲玲的手说:“玲玲,叫爸爸,叫爸爸。”

    玲玲看了看灵芝,又看了看张副,怯生生的喊了一声:“爸爸——”

    “哎——,好孩子。”张副答应着,一把抱起了玲玲。

    母亲躺在床上看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张副和灵芝互相对看了一眼,也笑了。

猜你喜欢
  •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的杰出代表,徐悲鸿、吴作人是他的老师。他从教60年,培养了包括陈丹青等人在内的众多美术精英。他是为数不多的不卖画的大家,“我没卖画,我愿‘喝粥’,喝粥长寿。”遇到流失在外的文物,他会用自己的作品去换。他在北京西山戒台寺...
  • 林纾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正式译介西方文学第一人。他虽然是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文的文人,却与魏易、曾钟巩等人合作,以“耳受笔追”的方式翻译了涉及11个国家的107位作家的作品,对西方文献的引进和当时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不...
  • 据史料记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广东都督一职由谁担任一事久决不下,广东地方人士与社会团体于是致电南京临时大总统府,提议选举孙中山长兄孙眉为广东都督,这使本来就很棘手的广东都督举荐风潮平添了一个插曲。孙中山胞兄孙眉(1854~1915),与...
  • 当火箭队老板莱斯利·亚历山大和姚明签约后,还沉浸在喜悦中时,他就被泼了一头冷水:他的邮箱里收到一封告密姚明的信件。告密人在信中说,他是姚明的一位铁杆球迷,对姚明很熟悉,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姚明的身体状况和打球的临场发挥状态。信内大篇幅分析了姚明...
  • 1949年是沈从文的一个重要关口:他转入了在历史博物馆三十年的日子,一生由此断然分成鲜明的两段:文学创作和文物研究。事隔多年,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在北京崇文门寓所平静地回忆道:1949年二三月,沈从文不开心,闹情绪,原因主要是郭沫若在香港发...
  • 张仲景,名机,男,汉族,约公元150年生,河南南阳人,东汉朝代的孝廉学历,汉灵帝时曾任正地市级的长沙太守。张仲景被后世誉为“医圣”,他医术高超,利用勤学苦练得到的本领,医好了很多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他医德高尚,看到河南疾病流行时,弃官归乡行...
  • 鲁迅和梁实秋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文化名人。只是,这两个人却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层次和境界。鲁迅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他敏锐的目光时刻在关注着社会和人性最疼痛最真实的地方,这是人们喜爱、佩服鲁迅的所在。梁实秋是当时流行的散...
  • 年近六十岁的台湾诗人席慕容,终于带着她的第七本诗集回归了。诗集名叫《以诗之名》,依旧书写她的“原乡”和“爱情”。席慕容的回归,也让人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台湾诗歌的繁花似锦。那个年代,席慕容的爱情诗让许多少男少女心中开出了花朵;余光中的《乡愁...
  • 她本出生于富商之家,过着一种平静奢华的生活,却因为丈夫经商不在家,不忍寂寞,断然去外面寻找“性福”;她和三千个男子上过床,喜欢在旅馆裸睡,她是民国第一位“身体写作”的先锋,不仅把情人的情书印刷成册,起名为《摩登情书》,还广而告之,成为当时风...
  •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女性形象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貂蝉了。中国古代形容女子的容貌,最爱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八个字。而能够胜任这种夸赞的,便是传诵至今的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据说,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对应了四大美人的四个典故。沉鱼是西施浣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