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低幸福的沸点

    对爱人要求越低越幸福

    朋友小云生活多有不顺,老公挣钱少,还曾出过轨,用信用卡透支了4万元给情人花,自己却无力偿还,还是小云从娘家借钱替他还了账。

    当小云平静地向我陈述这件事的时候,我都快气炸了,质问她这样的男人为什么还在一起,早就该远离他。小云却说:“可是我爱他呀,没发生这事的时候,他对我挺好的。冬天的时候,他还会给我洗脚,就算他出轨了,最后他选择的不也还是我吗?我挺知足的。”小云这番话说得我哑口无言。

    我有一个远房表弟,30岁,离过两次婚,生了3个孩子,最终什么都没有落下。他父母替他张罗了第三次婚姻。我起初是不怎么看好的,因为他被父母宠坏了。

    可是两年过去,表弟就像变了一个人,再也不嚷嚷着换工作了,还懂得了节俭,每天早早起床做早餐,按时上下班,对父母也是和颜悦色的。我问他为什么转性得那么彻底,他说:“遇见了小林,是我一辈子的幸福。”

    小林就是他的第三任妻子。通过和小林聊天,我得知她是个要求相当低的女人,她也有过一次不幸的婚姻,嫁给表弟时她就知道表弟的优缺点,她说表弟这个人其实很善良,又重情义,有这两点就够了,其他的可以改造,或者干脆忽略不计。

    以前,在我看来,小云和表弟的生活就像是爬满了蛀虫的朽木。可通过聊天发现,他们都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我开始暗自思索,难道所有看似不幸的婚姻都有幸福的潜力?或者婚姻中的不幸都是自己的意识制造出来的?

    降低标准,获得幸福的主动权

    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婚姻是不幸的,因为我常常感到家庭的重担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先生除了挣钱,家里的大小事他都不管,洗衣机不会用,做饭像猪食,臭鞋、烂袜子乱扔,喝多了酒还会把家里的客厅吐成沼泽地。我经常因此而感到委屈。

    可是当我将这种想法说出口的时候,小云却说:“你不用工作,也不用伺候老人,平常在家就是带孩子、做饭,这也叫重担?你先生不会做家务,为了挣钱不得不喝酒,你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真不明白你是和他过不去还是和自己过不去。”

    前几天又发生了一件让我大为恼火的事,先生夜里喝酒回来,直接就在卫生间的地砖上撒尿,因为卫生间的地漏上面放了一只垃圾桶,尿流不下去,于是整个卫生间被漾满酒气的尿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才发现。为此,我不依不绕地骂了他—个早晨,直到他厌倦地摔门而去。

    半个月后,我去参加表弟儿子的满月酒。席间和小林谈起我和先生的遭遇,小林说:“这有什么要紧的啊?姐夫是喝多了,他又不是故意的。你之所以不能忍受,是因为他干了与你的期望不相符的事情。期望这个标准本身就是虚的,以它作为衡量快乐或者悲伤的标准,是不是太主观了?”

    我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标准就像烧水时的沸点,沸点低了,人自然就容易幸福快乐,而沸点高了,人会经常处于“温吞”状态,什么都感受不到。所以适宜降低一下标准,就会获得幸福的主动权。

    幸福是一种发现和感受的能力

    我想到先生平时是怎樣对我的。比如我丢了钱包,我自己先会气极败坏,然后打电话给先生,他说他把钱补给我。我听了之后就更生气了。他说:“就想让你高兴一点。本来你丢了钱包就已经很难受了,我再骂你的话,你不是更难受?”

    再比如冬天时,我喜欢去洗浴中心洗澡,让服务员替我抹一身橄榄油、蜂蜜和奶膏,然后去干蒸房蒸上20分钟再去冲洗,这种服务一次就要花费好几百元。我向先生随口提起这件事,没想到过几天,他就给了我—张那家洗浴中心的钻石卡,说里面有8000元。我就开始埋怨先生乱花钱。

    诸如此类的事情,生活中有很多,以前我总觉得先生很没有原则,现在想来,那是他对我要求低,他觉得只要我高兴就行,其他都是次要的。难怪先生总说他和我在—起生活很幸福,因为他对我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而我却恰恰相反,心里的不满多了,自然就没有多余的力量去体会幸福。

    有人说幸福是—种发现和感受的能力,不幸的人并不是不愿去发现美好或感受能力低下,而是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多少偏离了些方向,他们的标准太高、固化而单一,他们把自己围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因为别人达不到他们的标准而认为是老天遗弃了他们。我很庆幸自己悔悟得足够及时。

猜你喜欢
  • 程门立雪(汉语拼音:chéng mén lì xuě)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颐...
  • 玉体横陈:美人的身体横卧着。出自唐代诗人 李商隐的诗《北齐二首》原文;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着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成语故事:一、冯小怜可说是北齐王妃中最着...
  • 成语“兵贵神速”,表示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出自《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有相关典故。典故: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曹操打败了占据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
  •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故事: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对峙的局面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才被晋统一了。起初,吴和蜀两国联合,共同对抗曹魏;可是后来,吴蜀之间产生了矛盾,东吴杀了蜀国大将关羽,夺取了荆州。刘备勃然大怒,发...
  • 东晋时。北方豪强士族南逃,偏安江左。江陵为长江中游政治军事重镇,荆州刺史治所终置江陵。江陵城由此又称荆州城。其时江陵镇将,往往拥兵自重,成为左右朝中局势的重要人物。晋明帝的女婿桓温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最初不过是一郡守,东晋永和年间。他谋得荆...
  • 孔子有这样一段故事,记载于《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大意是说,孔子在陈国时断了粮食,跟随的弟子都生了病,起不来。子路抱怨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
  • 【释义】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力命篇》。战国时期着名的哲学家杨朱博学多才,很受人尊重。一次,他到朋友季梁家去,恰巧季梁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季梁的儿子见了杨朱后,哭着说:“杨伯伯,我父亲的病...
  • 【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喻此人非常吝啬、小气。【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墨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史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他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
  • 负重致远”这则成语的“负”是背着;“致”是送到。比喻能肩挑重任。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东汉末,襄阳大名士庞德公有个很有才学的侄儿,名叫庞统。那时候,隐居在隆中的诸葛...
  •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