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怕一个太监?其中有内情吗?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穿戴整齐带着侍卫浩浩荡荡的摆驾出宫。皇帝一般稳坐高堂,很少出宫,此次朱元璋出宫乃是赴大臣邀约。

    此大臣正是明初开国功臣之一胡惟庸,因为在翻修自己家旧宅的时候,发现旧宅古井中涌出醴泉。胡惟庸认为这是天降祥瑞,因此特地报告给朱元璋,邀请朱元璋一同前来观赏。

    这是件好事,朱元璋听了之后,当即高兴的答应了。到了约定时间,朱元璋摆驾出宫,却不想刚走到西华门,就被一太监拦住了去路。

    皇帝圣驾不是谁都能难的,碰见仁义的帝王可能会问下原由。像电视剧演的那样,有冤情的为之伸冤。碰见暴虐的,不等皇帝下令,周围的侍卫就会将其拖出斩杀。

    这太监拦了朱元璋圣驾,奇怪的是得到的结果却不是以上两者之一,选择退让的竟然是朱元璋。朱元璋因为一太监拦驾,继而调头回宫,这是为何?

    那太监原叫云奇,是西华门内使。他拦住朱元璋,是因为有一件大事要迫切告知君主。皇帝座驾不好拦,云奇立刻就被朱元璋随身护卫捉拿,随后被暴打。

    事情紧急,他很可能因此丧命。但是云奇却因为太过着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指手画脚,用手一直指着某处。就算腿都被打断,倒在地上,也坚持指向那儿。

    朱元璋一开始也懵了,过了一会儿才反映过来,云奇手指的方向好像是胡惟庸宅邸。他一下子就察觉出其中定有隐情,于是立马吩咐倒转回宫。

    当他登上城楼上往胡惟庸居处看的时候,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藏着士兵,手持武器埋伏着。

    好啊,这胡惟庸假意邀请朕去参观所谓的祥瑞,原来是想趁机行刺于朕。朱元璋大怒,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就处死。

    明初有三大案,胡惟庸案便是其中之一。胡惟庸案事发之后,许多朝臣武将都被牵涉其中。抄家的抄家,株连的株连,处死的处死,京城一时间血流成河,成千古大案。

    胡惟庸案一直存疑,千百年间的史学研究者,都不相信因为一太监的告密,朱元璋就能发现胡惟庸谋反之事。

    先不说云奇一个太监,是如何轻易探查到胡惟庸家藏有士兵,还能闯到朱元璋驾前。便说朱元璋随意一登城楼,就能发现胡惟庸家埋伏的士兵,眼力未免太好。

    而且事实上在故事中胡惟庸邀请朱元璋赴宴的四天前,中丞涂节就已经告发胡惟庸谋反。以朱元璋多疑的性子,绝不会轻易赴宴,然后因为太监告密停止。

    所以总的来说,云奇告变一事应当是编造。胡惟庸案株连长达十余年之久,牵连三万多人。实际上是朱元璋随便捏造罪名,铲除胡惟庸,解决君权和相权之间矛盾的冤案。

    胡惟庸被铲除之后,朱元璋便废除宰相制度,由皇帝亲决国政。这便可以看见朱元璋铲除胡惟庸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 每年阴历五月十三日,天总要下雨,这是庄稼正当需要水的时候。为什么到这一天就会下雨呢?这里有个来历。有一天,刘备和关公去拜访鲁直。据说鲁直是刘备的先生,他当时看出了要鼎足三分,刘备会做皇帝。鲁直隐居在荫山。这天,刘备和关公到荫山,看看这个地方...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要算修脚为上行。这话怎么讲呢?清朝有个顺治皇帝,他害脚痛病。痛起来走路是一瘸一拐,痛得直喊,皇宫里的脚医都来看过了,顺治皇帝的脚病不红不肿,吃了各种药都不管用。这种脚病真难治呀,"不红不肿,先生不懂"嘛。...
  • 听祖上传说,很早很早以前,还不曾有弶港这地方。有这么一天,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带领门徒几十人,搭船从东海转往山东,在海上行走了几日,这一天夜晚,来到黑水洋上。忽然,天色变了,起了风暴,海浪打得渔船在海上左右摇晃,渔船不停地颤动,就是不肯向前行...
  • 嘉靖年间,平阳县老城里有一家客栈,叫德保记。客栈的掌柜赵仁信是个读书人,学富五车,写得一手好字。德保记的生意一向兴隆,可是最近,平阳县里发生了多起怪案,作案者不取人钱财,不要人性命,而专要人的大拇指,人们都怕这个“剁指客”,所以来平阳县游玩...
  • 正德年间苏州有户富贵人家,主人姓金,专会设计谋法坑害欺压穷苦百姓,当地百姓对他深恶痛极,私下都管他叫金拐子。眼见年关将至,这天,金拐子家的长工徐老爹来找金拐子要工钱好回家办点年货,金拐子见徐老爹要工钱,就皮笑肉不笑地说:“难为徐老爹在我家干...
  • 民国年间,天台山有个后生叫田玉山,十七八岁年纪,生得浓眉大眼,洒脱俊美,可惜从小死了爹娘,只好学做木匠。田玉山脑瓜灵光,尤其是一双手,纤小嫩细,像绣楼闺女的玉葱小手,人都叫他玉木匠。这一年,玉木匠到石窝凹五奎家做活,五奎的媳妇青云快要分娩,...
  • 北宋末年,女真人入侵中原,长安书生奚为只恨自己力道浮浅不能为国御敌,整日闷闷不乐。有一天,奚为去郊外踏青,见草丛中游出一条小红蛇,摇头摆尾撒下一路清香,便觉蹊跷,赶过去欲看究竟,不知从何处窜出一头青面獠牙的公猪一口叼了红蛇要做点心,奚为霍然...
  • 圆月楼是京城新开的一家妓院,此时此刻,圆月楼老鸨正指着台上一个名叫堂前花的姑娘,向众人卖力地哟喝着她的初夜权。台下人声鼎沸,叫喊声争先恐后。“我出十万两。”一个穿着紫衣长衫的年青人,手举银票高场喊道。十万两?全场一下子被震住了。堂前花朝紫衫...
  • 阳光暖暖地抱着繁华的京城,在天府街头,围观的人群中有一片空场,有一个男子在表演独门绝技:水雕。那人名叫苏旭,年轻英俊,二十岁上下,腰里掖着一条红绸帕,面前有一个红木桌子,桌面上有一把盘龙铜制水壶,一只大铜碗。只见他提起水壶倒了满满一碗水,端...
  • 明朝末年,蜀地有个叫高升的知县,他有收藏玉器的嗜好,闲暇时,常到县城各玉器店溜达。这天,一个玉器店老板告诉高升:附近的客栈里住进了一个古董贩子,手里有件稀世珍品,开价是五千两银子,问高升想不想开开眼。高升听了心里发痒,便随老板到客栈找到了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