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的核心价值

    坦率地说,我父母的婚姻并非基于爱情。经朋友介绍相亲时,母亲是个32岁的高学历大龄剩女,在国企做技术人员,工资、地位都高人一等,希望丈夫容貌气质出色,最好是大地方来的。而父亲是个身陷贫穷农村的上海知青,如果和母亲结婚,他可以调到城里。两人条件互补,认识一个月后就闪婚了。

    两人30年的婚姻很不愉快,充斥着无休止的吵架、打架和琐碎的争执。作为受害者,我从未停止过对这段婚姻的批判和观察。从小,我就喜欢钻到床底或壁橱里小心翼翼地躲着,因为不知何时,父母就开始拍桌摔碗,打响一场新的战争。他们打骂和争执的内容无外乎地域歧视、学历高低以及对彼此家庭成员的不满。对于对方“不是”的挑剔和零容忍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共同兴趣之一。他们是同一类人:极端、暴烈、固执、刚愎自用,对认准的价值观绝不撒手。值得高兴的是,他们绝不撒手的价值观之一,是对家庭无尽的忠诚和责任感。

    我3岁的时候,母亲因为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住院,因并发症被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专家说这病看不好,只能苟活着,花光家里的钱,在近乎瘫痪以及脏器衰竭的痛苦里慢慢死去。那时候,母亲整日哀哭,抱着我喊:“我活不长了,你很快就要有后妈了。”

    那时候她已经严重丧失了行动能力,寸步难行。父亲但凡听到她哭,就顶着说:“谁说你要死?谁要给她找后妈?”然后一边照顾我,一边做三餐营养汤菜送去医院。那是大冬天,屋子里很冷,但回忆里却总浸染着上海风味汤菜热烘烘的香气,印象最深的是番茄蛋汤,当然是高级版的。

    我喜欢抱着父亲的腿,看他怎样做饭:先把番茄煸出汁、调制蛋花,同时把冬笋头和冬菇切片、把肉丝和笋片汆熟,再放在一起慢慢炖煮到番茄形容尽消,最后放入蛋花、葱花和盐,汤浓味足,双冬的搭配显得精致和细腻。还有炒猪肝、清蒸鲤鱼或者油爆河虾。在物质贫瘠的1988年,这已经是很殷实的营养餐了。父亲做好汤菜后,用保温瓶装得严严实实,再带上我骑上车,一晃一晃地行进在冬日的寒风里。到了医院,汤菜还是热的,然后父亲就喂给母亲吃,顺带再喂喂我。母亲吃饱了就哭,说着后妈之类的话。

    父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总是从容地、慢慢地,把上海男人的优良口碑演绎得淋漓尽致。虽然他可以为一点儿小事对我和母亲暴跳如雷,但在照顾我们娘儿俩时,从未有过只言片语抱怨。我特别着迷于看父亲做饭,那个冬天里热烘烘的、满是饭菜芳香的回忆,让我在日后觉得这段日子特别快乐。

    父亲只是一个小中医,却在专家们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自撰一方,冒着极大风险说服母亲服用大剂量雷公藤。雷公藤有很大的肾毒性,极可能类风湿没治好,却将病人置于危险境地。母亲很幸运,恢复得很好,没有任何肾毒反应,直到近几年因为年迈,痼疾又犯,也远没有年轻时那么严重。

    过了很多年以后,我有了点儿医学常识,才意识到,父亲得下多大的决心,花费了多少的考量,才敢用这个方子来拯救妻子。他独自承受了一切,在母亲动不动就寻死觅活的时候,一遍遍地鼓励她,绝无后退和松动的念头。虽然只有一年,但这样的一年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受住的。

    日子好了,他们照样战争。吵架、打架和争执,一家人外出游玩必然翻脸……然而,无论母亲如何数落父亲的不是,最后总要加上一句——“但他总是一个好人”。

    我父母年轻时都是相貌堂堂的人,并不缺乏开始新生活的机会,尤其是父亲,身边的诱惑层出不穷。我的父母像每一个凡夫俗子一样,被诱惑、被触动,有过畸念和遐想,但关键是最后的做法。

    我很自豪他们永远守住了内心认准的信念:婚姻和家庭的核心价值是责任而非爱情,是对一己私欲的约束,不得背弃,不得退缩;当苦难的命运袭来时,一起顶住,不得逃避,不得背叛和伤害已经遭受命运伤害的人;须拼尽全力,须自省内心,须对待婚姻和家庭如同敬神。

    有时候,责任会让人痛苦和受限,会沉重和不悦,但结婚成家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喜悦和自得,痛苦亦是婚姻的一部分。因为如此,夫妻才能被称为一家人。

猜你喜欢
  • 草索拖阮公,草索拖阮爸这是闽南一句俗语,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呢!老阿公老了,耳朵听不见了,病在床上半年多,只剩点气丝。儿子觉得老头子够拖累的,不如早点打发他上山。一天儿子搓了一条很结实的草索,将老阿公捆在一片木板上,然后叫来自己的宝贝儿子&md...
  • 本剧以厦门的民间传说为依据而创作的,主要讲述了圣洁多情的白鹭,被万石公子优美的琴声吸引,结为知音。蛇妖趁机作乱,骗走了白鹭身上象征生命的七彩翎。白鹭流血不止,斑斑血迹化成炽烈的凤凰树,染红了鹭江天地垂怜,封之为白鹭女神”,无名小...
  • 从前,步文乡有个老人,姓陈名勤。为人善良,团结乡里,一生抱负立足于和为贵”,在其家门前高挂无事牌”。一天,村里有个家财万贯的员外,见了此牌,呵呵大笑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小小的农佬,岂敢高挂无事牌...
  • 谢能舍的父亲姓谢名琏,是明朝一位探花.在未中举人之前,家境十分贫穷,他只好当教书先生,以舌耕为业,设塾第于漳州杨老巷,和一座伽蓝庙做厝边.由于他的工资仅能应付三顿稀饭,没有余钱买好料吃,他就用小木头削了一支木鸡腿,用来醮豆油配稀饭,免得被人...
  • 谢能舍是个浪荡子,花钱似流水,经常让他老爸气得一直吹胡须.没办法,谢琏叫他去训示说:"儿啊,你的岁数不小了,虽是官家囝儿,也要学会料理家事,该花的即使一百两银子也该花,该省的一文钱也要省下来啊."小谢听了连连说是.这天,...
  • 漳州城西南的九龙江畔,高高地耸立着一座圆山。这座圆山从前后望去有十二面,景色都不一样。俗话说:圆山十二面,面面都有宝。”这里单说圆山的东北面山麓,有一块坡地,树林苍郁,环绕成琵琶形状,地名叫琵琶坂。坂上涌出一股清清的泉水,滋润着...
  • 在漳州城南12公里处的九龙岭下,即龙海市九湖镇木棉村口的公路边,有一座前后两进的古庵庙。四周林木苍茏;庵前榕树复盖,并竖起一座长方形石碑,高约一丈、宽有四尺余,上面镌刻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十个字。这就是闽南闻名的文物古迹木棉庵...
  • 闽南方言在平常时的应用中,在生活中,有时无意中会应用得非常奇妙和十分趣味。显示出误打误撞出其不意的结局,却也显得相当神妙和富有深刻意义。这些,也许正是闽南方言所发挥的艺术效果。流行于闽南漳州地区的一则《虎怕漏》的民间故事,就说明了这种事例,...
  • 为汉语言表达舞台上的一种主要的方言闽南话,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诗文的方式来做表达,有时它对答的意境内涵会体现得相当高雅,甚至会达到非常有趣的效果,让人家看完后感觉回味无穷意味深长。下面我们就将这则流行于闽南漳州地区《书香门第》的民间故事,...
  • 南靖县金山有一座青山,上尖下奓,形如金字,山尖有巨石为鹅冠,故名鹅髻仙峰。奇峰突起千仞,石壁嶙峋,秀丽非常,是南靖县八景之首。山腰有座道观,匾额曰九鲤飞真”,表明是仙游九鲤仙分镇于此,传说圆梦甚灵。前人有诗云:鹅峰开胜景,九鲤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