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把心锁

    一把心锁

    星期日,大卫的儿子与同学出去玩了,大卫一个人来到儿子的房间,发现儿子的书桌上杂乱无章,就走过去想整理一下。此时,大卫打开儿子的抽屉。在抽屉里,大卫突然发现了一个蓝色的笔记本。

    儿子在日记本的第一页上写道:“自从我上初中以后,我的心里就逐渐变得空虚与孤独,父母除了关心我在学校里的表现外,就是把我关在屋里学习,每天当我伏在桌前,永不停止地写那些永远写不完的该死作业时,我就有着说不出的痛苦,我多么想能有时间到外面去打打篮球,踢踢足球,轻轻松松地活动一下呀!”

    读完儿子的日记,大卫内心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他原以为自己的心灵与儿子贴得很近,可万万没有料到儿子与自己竟有这么大的代沟。

    傍晚,儿子回到家里,又关上房门独处。晚餐的时候,儿子突然问:“爸,妈,你俩谁动了我的东西了”

    “没有啊。”大卫假装糊涂地说。

    儿子见大卫的态度如此坚定,什么也没有说,闷闷不乐地走开了。

    过了两天以后,乘着儿子不在家,大卫又偷偷溜进儿子的房间,打算从儿子的日记里洞察他内心的秘密,令大卫吃惊的是,抽屉上不知何时被安了一把锁头。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晚上,当儿子回到家后,大卫鼓足勇气对儿子说:“儿子,爸爸犯了一个错误,你能原谅爸爸吗”

    儿子沉默了一会儿,冷冷地说:“不就是偷看日记的事嘛,我不想再谈这件事了。”

    “如果你原谅爸爸,就请你把锁打开吧,别把爸爸当贼似的。”

    儿子气呼呼地把钥匙抛给大卫说:“这是钥匙,交给你,这回你该满意了吧”

    几天以后,当大卫无意中再一次来到儿子的房间时,一心想走进儿子内心世界的大卫,又鬼使神差般地想看儿子的日记。可是令大卫失望的是,儿子的抽屉虽然没有上锁,可那日记本不知何时已无影无踪了。

    有一天,儿子突然对大卫说:“老爸,你是不是很失落”

    “你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我把日记扔了,并发誓不会再写日记了。”

    大卫惊愕地醒悟到:儿子心里有了一把锁。

    人生哲理: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谁也不应该侵入另一方的秘密生活,任何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往往在无意中破坏了这种平等,因此,也往往在无意中自行了断了与孩子之间的信任纽带。可以设想,没有任何信任为基础,教育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

猜你喜欢
  • 有一个担水的僧人,长得五大三粗,膀阔腰圆。由于他脚力好,力气也比常人大,所以,即使他一人担着四桶水,也面不红,气不喘。众僧见了,都忍不住对他竖起大拇指,称其“神力”。和他住在一个禅房里的,是一个烧火的僧人。相比之下,他就长得文弱多了,像根豆...
  • 临近冬的时候,铁蛋的母亲去世了,死于劳累。十岁的铁蛋从此成了没妈的孩子,都说没妈的孩子苦,铁蛋的父亲是深有体会,一个大男人又当爹又当妈还要上班,那里照顾得过来铁蛋。他思前想后决定再婚,对象是托媒人找的,一个离异没有孩子的女人。相处时,女人表...
  • 在一网能捞起一个县委工资的年代,我们县有一位姓胡的的老师自动提出回家,去捞鱼,挣大钱。胡老师回家后,没有挣到县委级的工资,在家混得可惨了,四个未成年的孩子成天是衣不遮体,吃不饱不说,有时是吃了上顿无下顿。二十年下来,欠集体的缺粮款接近两千元...
  • 面试结束后,我跟老总说,我选择薛宜做实习生。小薛是内秀的女孩儿:交待打印的文件,第二天页码排好整整齐齐搁在桌上;帮编辑部同事定盒饭,每个人的口味都问得清清楚楚;最叫我惊叹的是她修改的标题,很有感觉。这些惊喜,我背地里一遍遍跟别人说。但我还是...
  • 叶润二十多岁,没文化没文凭,体力也不怎么样,就决定在饭店找点活做。叶润来到了一家鱼馆,做的是传菜生。这家鱼馆有道鱼菜分为大锅和小锅,刚好有两桌客人分别要了大锅和小锅,叶润在传菜时没看仔细,把大锅当小锅传了上去,结果自然是被辞退了。叶润又来到...
  • 有一个星期天,小麦在家休息。虽说是休息,可是家里一大堆的家务活儿要干,比上班也轻松不到哪儿去。就在他忙活时,门铃响了。“谁呀?”小麦没有立即开门,而是问了一声。“是我!”一个陌生女人的声音。这种简单的回答就跟没有回答一样,小麦心想:“你知道...
  • 小麦从小就记得,家里有一个长把烙铁,是铸铁的,烙铁头是等腰三角形的,两寸多高、约半寸厚,把儿长将近二尺。这个烙铁可是妈妈的宝贝工具,用来熨衣服、熨夹纸(由多层布粘在一起,是做鞋底的材料)。使用之前,将烙铁头放在煤火炉上烧热。不能烧得太热,否...
  • 四女婿拜寿一个是穷得身无分文的青年农民,家里还有一个有病的母亲,又无社会靠山;一个是富得漏油的、身价过亿的大老板;穷小子如何得到他心爱的小女,又怎样继承他的全部财产的,故事贫富悬殊、曲折离奇、融合美好的婚姻爱情。想知道就请看现代故事——-江...
  •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而对于母亲的再三告诫,爱因斯坦总是当做耳旁风。直到16岁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爱因斯坦正要去河边钓鱼,他的父亲把他拦住,并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
  • 关于感知幸福:我们这一辈子都习惯用目标当做幸福,直到自己走着走着发现累了,就会去质疑自己是不是走在自己要走的路上,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们没有错,错的是幸福不是目标,目标不可以成为幸福。目标是为了保证幸福的价值,而幸福则是为了诠释目标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