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新的眼光看待你的生活

    以新的眼光看待你的生活

    奥格·曼狄诺指出:“对幸福和快乐最普遍的和最具破坏性的倾向之一,就是集中精力于我们所想要的,而不是我们所拥有的。这对于我们拥有多少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仅仅不断地扩充我们的欲望名单,这就确保了我们的不满足感。你的心理机制说:‘当这项欲望得到满足时,我就会快乐起来。’可是一旦欲望得到满足后,这种心理作用却不断重复。”

    曼狄诺举例说,一个朋友在星期天结清了新房子的契据。而恰恰在下一次我们看到他时,他所谈论的是他的下一个甚至会更大的房子!不只他一人如此。我们中大多数人会做极其相同的事情。我们想要这个或那个。如果我们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就不停地去想我们所没有的,并且我们会保持一种不满足感。如果我们确实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仅仅是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创造同样的想法。因此,尽管得到了我们所想要的,我们仍旧不高兴。当我们充满新的欲望时,是得不到幸福的。

    《最伟大的力量》一书的作者J·马丁·科尔指出:“有个可以快乐起来的方法。那就是改变我们思考的重心,从我们所想要的转而想到我们所拥有的。不是期望你的爱人是别人,而是试着去想她美好的品质。不是抱怨你的薪水,而是感激你拥有一份工作。不是期望你能去夏威夷度假,而是想到你家附近亦有乐趣,这有多高兴。这种可能性是没有穷尽的!”

    每次当你注意到自己跌入这种“我期望生活有所不同”的陷阱中时,退回来,并且重新来过。吸口气,记住要感激你所拥有的一切。当你的精力不是集中于你想要的,而是你所拥有的上面时,不管怎样你都会结束这种要得到更多的想法。如果你聚焦于你爱人的好品质,那么她将会更加表现出爱意。如果你感激你的工作而不是去抱怨它,那么你将会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加多产,并且无论怎样你可能最终得到一次加薪。如果你聚焦于在房屋周围享受的方式、而不是等着在夏威夷享受,你最终会有更多的乐趣。如果你曾去过夏威夷,那么你会习惯于享受。如果你没去过夏威夷,不管怎样,你也会有一个很不错的生活。

    拿破仑·希尔说:“一个富足的个性,在生活中,能够笑看输赢得失,而只认最终胜负。他们深信自然和自己的潜能足以实现任何梦想,认为一个成功者周围倒下千万个失败者是不成功的,真正有效的成功者只在自己的成功中追求卓越,而不把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上。”

    为了培养富足之心,每个个性都应该学习和了解富足之心的各种优良表现,以使自我个性充满了弹性和力量。奥格·曼狄诺发现,富足之心的主要表现如下:

    (1)大自然在我心中

    大自然是无处不在的。大自然绝不仅仅是野外,建立在大自然上的生活将毫无例外地属于大生活。谁遵循自然原则,谁就能够成就个性。当你的个性完善达到高超境界时,你就会发现,人生中许多竞争本是不值得付出心力的,竞争居然毫无意义。

    坚守着内心的富足,排除了外在的干扰,得失便在谈笑间灰飞烟灭,不影响个性的长远目标。抗干扰力如此强大,是因自然的化解。每一份成就,最终都回到心灵的源泉上来,加强它、补充它,使它更富足。富足之心对时间也表现出宽容,并不害怕衰老,年龄不过是一块手表而已,用旧了就换块新的。富足之心的个性,80岁还能够从头开始学一学新的东西。

    富足的心灵是宁静的。绝不会盲目地去索取,它只索取自己的必须品。它的生活态度是减法主义的,因为太富足了,它不屑使用加法,在它眼中,加法带来的一切原本早就在大自然之中,何须劳神费事。

    (2)赞美孤独

    富足之心是宁静的。个性并不害怕孤独,反而赞美它。孤独是个性最美好的一部分,原本就不存在能不能忍受的问题。

    内心富足的人总是能够给自己留出时间,享受独处的欢乐,整理往事、展望前程,想像出类拔萃的美好生活。内心贫乏的人,生性急躁,喜欢喧嚣和热闹,一刻也离不开从他人眼中找寻自己赖以生存的保障,独处将倍感寂寞,但自身环境却又窄得令人窒息。

    内心富足的人,独自承受个性滋润,修身养性。他深思真正的意义,他享受宁静和孤寂,他在反省中看见自身的不足。他把自己准备得很充分,再投入步调紧凑的生活中去。

    (3)保持巅峰状态

    富足之心知道什么叫低谷,但仅仅是俯视而已,了解它的危险性之后,他不会愿意走下去的,就算走入了低谷,他也不会在那里久留,他有办法让自己走出来,再登巅峰。

    在生活中,状态不佳是不好的,每每错失壮大和丰富自己的良机。即使看中了良机,也由于状态不佳而让它擦肩而过。

    富足之心,有着各种丰富的力量来源。如果某方面力量不够,他会给自己养精蓄锐的机会,蓄势而发,目标必在循序渐进中达成。他为自己准备的后劲是绵绵不绝的,由于后劲的频频支持,他长期处于巅峰状态。因为,力量产生于他的心间。

    (4)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

    因为太富足,他任意地帮助他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回报。他知道内心里献出东西,依旧会从内心里产生出来。他就像自己的一家能源工厂,生产力很高,永远能提供满足。

    (5)体贴与友爱

    富足之心的人会在十字路口,毫不犹豫给希望得到帮助的人指出一条正确的路。他们和他人建立友爱关系,不屈服也不放弃达到美好境界的目标。

    (6)不自怨自艾

    个性富足者对损失看得很淡。他相信相对于整体而言,损失的不过是小小的局部。他们不会不能释怀,不会老是对自己怨艾和指责,知道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他们勇于承认错误,并宽恕自己和他人,他只是采取行动来挽回损失。满心喜悦地做着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7)放弃“多多益善”的想法

    只要你拥有“多多益善”的想法,认为物质生活“越多越好”,你就永远不会满足。

    每当我们得到什么,或达到了某目标,我们大部分人仅是立即再继续到下一件事。这压制了我们对生活和我们许多幸福的欣赏。例如,当一位宗教人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他从记者那里得到的第一批问题之一就是“下一步干什么?”就像是无论我们做什么——买一套房子或一辆车,吃顿饭,找个搭档,买些衣服,甚至是赢得声誉——从来都没有够。

    克服这一暗中为害的趋势的诀窍是说服你自己,越多并不越好,问题不在于我们没有什么,而在于拥有更多的奢求。学会满足并不是说你不能、不会或不该想得到比你的财产更多的东西,只是说你的幸福不要依赖于它。你可通过更着眼于现在,而不是太注重你想得到的东西来学会安享现有的一切。当怎样才能使你的生活更好的想法进入你的头脑时,轻轻地提醒你自己,即使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你也不会感到更满意,因为“想要更多”的思维模式使你仍想要得到更多。

    奥格·曼狄诺指出:“你可以建起一种新的欣赏你已享有的幸福的思维,以新的眼光看待你的生活,就像是第一次看到它。当你建起这一新的意识,你将会发现,当新的财产或成就进入你的生活,你的欣喜程度将被提高。幸福的一个极佳衡量尺度就是你所拥有的和你想得到的两者之间的差异。你可以将一生用在去得到更多的东西,永远在追逐幸福;或者你也可以仅仅决定有意识地减少所需。后一策略要更容易、更充实得多。”

猜你喜欢
  • 1我的小学是间百年老校,镇校之宝是棵与校同寿的老榕树。四年级春天,老榕树在一场罕见暴雨中遭雷劈断,一个雨中狂奔的六年级男生被地上的断枝绊倒,摔折了鼻梁,他不过是去上个厕所而已。老厕所是栋二层小楼,与教学楼呈对角线之势,上厕所须横跨整个操场,...
  • 老公爱吃,还会做。他手巧,用废铁皮做了一个烤炉,在阳台烤羊肉串。烤好了,先递给我一串,说,尝尝,特色烤肉。我一尝,确实好吃,就问他是怎么做的。他说,要想肉串好吃,人就得特别勤快。羊肉切片后放盆里,打两个鸡蛋,外带调料若干腌制一个晚上。第二天...
  • 同世间所有的情感相比,母爱,该是最细腻隽永,深入细节的了。我们也许无法瞬间找到具体的什么东西来举证恋人的甜蜜,朋友的真诚,但是,说起母亲,脱口而出的必然有体贴胃口的饭菜、温暖的毛衣……也许,跟作者一样,还有那么一双针针密密缝的鞋垫。前天晚上...
  • 一那张月历上,3月15目的旁边被李明静轻轻地画了个钩。徐朗知道,这是作为主妇的李明静一个小小的心机,那天,是她父亲的生日,李明静每一年都会把双方父母的生日、结婚纪念日等等画在月历上,等着徐朗去发现。办公室里存着过年时收到的干货,徐郎一拉开柜...
  • 一正在公司开会,手机振动,偷偷看一眼,是母亲打来的。我知道母亲来电话无非是问我晚上吃鱼还是排骨,要红烧还是糖醋。要么就是女儿妮妮又不好好喝奶,或者昨天才用过的针线筐死活都找不着……我生了妮妮后,母亲就自告奋勇,把父亲丢在家里,来帮我带孩子。...
  • 1毫无预兆的,我得到一个消息:独自在小镇上生活的妈妈,要“应征”去当别人的妈!电话里,妹妹气得什么似的:“咱妈这个财迷,竟然因为两万块钱就想贩卖母爱!”简短几句话便弄清了原委。远在西安的一个女人在网上发帖,想出资两万元寻租一个“妈妈”一起过...
  • 1明兰第一次见到吕明泽时,他正奋力用一个破纸箱为小白撑起一个小窝。小白是条流浪狗,明兰没想到,除了她,还会有人在意一条流浪狗。那是个深秋的黄昏,明兰趁老公李诚出门的空当,偷偷跑去给小白喂食。明兰把中午留下的鸡肉放在小白的食盆里就转身离开。走...
  • 有这么一个人,在他19岁那年,一次滑雪,他与朋友做游戏,要从朋友张开的双腿间滑过去,结果却撞在了朋友的身体上,折断了脖子,导致颈以下全身瘫痪。自此以后,这个高大英俊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只能摇头的残疾者,终生依靠轮椅生活。再说第二个人,他会驾驶汽...
  • 爱情产生于误会而不是了解,我越来越这么觉得,这个发现不新鲜,因为很早很早之前就有人说过,“爱情始于误解死于了解”。之所以老调重弹,是因为重读《悲惨世界》,发现雨果曾经很深刻地阐述过这个道理。冉·阿让带着女儿珂赛特过着逃避追查的生活,他们只可...
  • 一盏油灯\陪我走过了\一段最孤寂的路\而今\油尽了\灯却未枯。他俯身在病重的父亲榻前,流着泪读出了这首小诗。床边的小桌上,一盏小油灯点缀着微弱的光芒,在两个男人长短不一的呼吸中摇曳不止。这盏小油灯比他还要年长,这是父亲当年下乡时母亲送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