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中的桃园

    在我家院子的南面,有一块四十亩大的荒地,地里坟头处处都是,夏天蒿草过人,蚊虫极多,好多年都没人管了。

    后来上面要求垦荒,我们队里为了完成任务,就把目光盯上了这块“处女地了”。经过动员,虽然也闹了不少的矛盾,但各家各姓最后都把自家的坟地给平了,又经过土地深翻、除草施肥,昔日荒草过人头的荒地,被整得平坦而又干净,当年就种上了麦子,但等到夏收时,大人们都愁了心,亩产还不过几十斤,就连种子钱也没有收回来。

    这一年,上面又来了人,召开了村民大会,说是要提倡多种经济作物,于是第二年,我们队里就在这一块地上,栽上了不知从那儿弄来的桃树苗儿,这倒底让我们这些从小就嘴馋的农村娃娃们高兴得很了。

    后来,我们没事时就挎一个粪筐,村里村外地去拾粪,统一交给队里,然后再把闷好的粪上到桃园里,使得小桃树当年就长势喜人。人们还义务当上了桃园的守护神,就是有外人在桃园走走也不愿意,生怕一不小心弄坏了树苗。我们这些娃娃心中,都在企盼着桃树快快长大,快快结果。

    第二年春夏之间,小桃树不负众望,长得技叶繁茂,我们队上的娃娃们又争着看护桃园,那时,我还是一个小组长呢。白天,我们给桃树施肥、捉虫、浇水,甚至就连飞进桃园里的鸟儿也要赶走;晚上,我们就三五成群的在园附近转来转去,或是干脆从家里拿来一张草席子,几个小伙伴躺在桃园里,说着玩着,整夜不归。在我们的心里,桃园就是我们的全部希望。

    “桃三、杏四、李五年”,几年的企盼,几年的精心守护,换来的是家乡的桃园一片芬芳,就连西北角上的一棵最小的桃树,也开满了一树粉红色的标致的桃花。娃儿们的心里,就象六月里喝了冰水,别提有多高兴了,学校、路上、家里,我们都在尽情地谈论着桃园,述说着那朵朵似彩如云的桃花。

    就在那一年的五月,当桃花变成了一个个如杏子大小的活泼可爱的小青桃儿时,上面又来人了,说队里的桃树必须砍掉,要种成庄稼,还说种经济作物是在搞资本主义。

    我们队长念道着这几年娃娃们的企盼和心血,就说:“今年桃树已经结果,长势喜人,等秋后收获了再伐吧,也好圆了孩子们一个多年的梦”,但上面坚决不同意,后来还把队长当成了什么典型,批了又批,就连队长也不让干了。

    我们虽然哭着、叫着、闹着,但怎么也无法挡住大人们那沉闷的、犹如砍在我们心上的、那声声砍伐。

    我们象得了一场病,好长时间没有了欢乐,没有了笑声。

    几年的希望,几年的心血,几年的金秋梦想,被无情的现实摔打成了碎片,然后又碾成了那一丝丝灰色的粉尘,洒在了娃儿们深深的心坎上,至今还隐隐作痛,不忍回想。

    家乡的桃园没了,它是在第一次结满了小青桃的时候,被“上面”强行砍掉的。

    家乡的桃园没了,带走了我们希望,也带走了我们童年的欢乐和梦想。

    几十年过去了,每每想到那满园的苍翠和那如霞似粉的桃花盛开的季节,我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儿,是甜是苦,是伤心是愤怒,我说不清。

猜你喜欢
  • 一个葡萄园主雇工人整理葡萄园,说好每人一天的工资是一块银币。这一天,他先后雇了五批工人,有清晨就雇来的,也有傍晚才雇来的。结算工资时,他给每个人都是一块银币。清晨来的工人因此而提出抗议。他的回答是:“我并没有占你便宜。你不是同意每天一块银币...
  • 黑夜,一个男人在路边想搭便车,看到一辆车驶来,在他面前停下,便立刻跳上去,但驾驶座上没有人,车却突然动了。他慌忙伸手去抓方向盘,这时,有一只手从车窗外伸进来把住方向盘,使车子平衡转弯。男人吓呆了,看到每当车子要拐弯,总有一只手伸进车里。最后...
  • 有位老兄带着妻子及岳父开车经过旧金山的金门桥。刚开过桥,就被站在路边的警察及旧金山市市长拦住。警察满脸笑容地对他说:“你是自从金门桥建成以后的第5,000,000个开过桥的人,市长先生将发给你五千美金作纪念。”那老兄听后高兴得合不拢嘴。警察...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对英伦之护卫功勋卓越。战后他退休时,英国国会拟通过提案,建造一尊他的塑像,置于公园,供众人景仰。一般人享此殊荣,高兴还来不及,丘吉尔却一笑回绝。他说:“多谢大家的好意,我怕鸟儿喜欢在我的铜像上拉粪,还是请免了吧。”心...
  • 六十多岁的吕壁辉自称是“牛伯伯”,因为他有一股不服输的牛脾气。他从小在埔里乡下长大,看着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便暗自发誓要凭一己之力,打造一座生态园区。十多年前,他在新店郊区买了一块三百多坪的地,一边独力开垦,一边自修并请教专家,终于成功打造...
  • 小猴准备请客。它根据客人们的不同胃口,准备了饭菜:猫喜欢吃鱼,狗爱啃骨头,熊猫喜欢吃竹子……为了方便,小猴把鱼、骨头、竹子……一块儿放到锅里,烧了个大杂烩。它自以为:客人们一定会爱吃的。结果,客人们一看小猴烧的莱,都摇摇头走开了。心灵小语:...
  • 古时候,中国有个叫朱平慢的人,他非常好学。有一天,他听说远方有个奇人会屠龙的本领,很是了不起,于是朱平慢卖了所有的家产去学这屠龙的本领。3年时间过去了,朱平慢学会了这套本领,风风光光地回到了故里,乡亲们都围过来为他祝贺。朱平慢更是意气风发地...
  • 一台商在大陆开设雨靴分厂后,自己便到各地“微服私访”。一日在小店就餐时,无意中听到一女士对雨靴发牢骚:老是黑胶靴,几十年来都穿腻了。这位台商马上灵感突发:既然穿腻了,何不换个口味,改变单一色彩,生产各种彩色雨靴呢?于是回厂马上改装了生产线,...
  • 美国有一家规模不大的缝纫机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意萧条。工厂主杰克看到战时百业俱凋,只有军火是热门,而自己却与它无缘。于是,他把目光转向未来市场。他告诉儿子,缝纫机厂的需要转产改行。儿子问他:“改成什么?”杰克说:“改成生产残废人用的小轮...
  • 一位在叙利亚阿勒皮市逗留的中国客人,想给家人买几件衣物,当他走进一家商店时,迎上前来的店员微笑地告诉他:“我是专门负责修理的,店主人因事出去了,请稍候片刻。”正在这位中国客人考虑是否等待之时,店堂里突然响起了中国音乐,身在异国听到亲切的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