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贵辉衣锦还乡

    李贵辉衣锦还乡

    在广东梅县,近些年建起了一座规模相当大的配套完整的工业城。拥有这个庞大企业的主人叫李贵辉。十多年前他还是梅县山歌剧团的一名青年演员,而今,他是香港颇有实力的李氏企业的总裁。李氏机构(香港)有限公司的业务范围遍及东南亚和西欧各国,在印度尼西亚还拥有一片广阔的森林。

    李贵辉祖籍在梅县善坑,从他曾祖父那一代起,就移居印尼。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印尼创下了一份巨大的家业,有10万公顷林场、咖啡园和其它企业。50年代初,李贵辉的父母双双来到中国读书。1951年生下了李贵辉。后来,他们回印尼去了,把幼小的李贵辉留在大陆伯父身边。

    十多年过去了,李贵辉长成了一个仪表堂堂的小伙子。伯父家的生活虽然贫苦,但他从小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艰难磨练了他,他养成了一种坚韧不拔、努力向上的品格。他自幼爱好文艺,吹、拉、弹、唱样样拿得起,而且能自编自演。然而,在“文革”那个极左的年代,像他这样有海外关系的人是备受歧视的,毕业好几年,仍找不到工作。他多次报考文艺团体,虽然成绩优异,却每每过不了“政审”关。

    后来,梅县山歌剧团一位负责人爱才心切,冒着风险录取了他。李贵辉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登上了崭露才华的舞台。他分外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更加勤奋。很快地,他开始走红了,成了剧团的台柱。

    岁月悠悠,到了70年代末,一天,李贵辉突然收到一封海外寄来的信。远在印尼的年老的双亲终于可以和儿子通信了。信中希望他赶快回到他们身边,一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父亲已经为他办好了一切手续。1979年,李贵辉告别了家乡,带着妻子和女儿去了香港。

    按照当地法规,移居印尼要先在香港停留三年,李贵辉和妻女在那里住下来,有父母提供经济来源,他完全可以过得舒适安逸。但他心里很清楚,香港有机遇,也有罪恶,既可以建功立业,也可以使人堕落。他选择了前者,他要在这里闯一闯,于一番事业。

    为了使自己对香港社会加深了解,他从最下层的活干起;送货、挖土、当装修工。干这些与他阔少身份不相符的活,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毅力。他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一个女子手里拿着一把檀香扇,悠悠地扇着,一股淡淡的清香飘过来,突然触动了他的灵感:这种做工精细而又雅致的工艺品,在香港这个高消费的社会,一定很受女士们的青睐,会有广阔的市场。通过调查,他发现,香港生产檀香扇的厂家有十多个,但规模都不大。内地有的厂家虽然历史悠久,工艺实力雄厚。但因缺乏原材料,也不太景气。檀香木产于印度和新加坡,是一种用途广泛、价值也很高的木料,但出口受到严格控制。李贵辉想,自己有这个优势,从印尼可以买到木料。于是他开始准备,一个创业的计划在他头脑里产生了。

    他抓紧时间,立即赶到苏州扇厂,提出合作建议,得到对方认可。然后,他又与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的厂商洽谈,博采众家之长,丰富自己的头脑。他决定在香港葵涌设厂,又到新加坡、印度去收购原木。第一批檀香扇生产出来了,果然既精美,又实用,投入市场,很受消费者欢迎。

    短短几年时间,他的工艺檀香扇便畅销世界各地,赢利数百万港元。初次尝试的成功给他带来不小的喜悦,他从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打下了事业的基础。接着,他继续扩大企业规模,站稳了脚跟,开始在香港小有名气了。

    李贵辉的成功使得印尼的李氏家族对他刮目相看,都愿意资助他在香港创立家族企业——李氏机构(香港)有限公司,并委托他为董事长。有了这一份雄厚的经济力量,李贵辉如虎添翼,如鱼得水,经商才华发挥得更加充分,使企业突飞猛进,令人瞩目。香港商界无人不知李贵辉是一位“经营骄子”。

    成了富豪的李贵辉时刻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忘不了那里还非常贫困,他要用自己的资金帮助家乡建设,为家乡注入新鲜血液。1984年,他回到故乡梅县,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欢迎。他在那里投资1000万港元,与有关部门合资建立了嘉丽开发有限公司和嘉丽装饰工程公司,并办了电子企业、高级家具、檀香扇厂。第二年,他又在他的家乡梅县善坑投资,利用当地山清水秀、景色优美的特点,开辟了花果山旅游区。1987年,他投资1000万港元合作修缮梅县华侨大厦,为旅游者提供第一流的服务,获利不少。

    李贵辉不仅自己投资,还充当业务代理人,起牵线搭桥的作用。在广西北海市,他协助筹集外资修建铁路,对我国对外开放起了积极作用。在湖北天门县,他牵线投资3000多万美元,建立大型棉麻混纺厂……他的足迹遍布大陆各地。

    90年代,李贵辉的投资计划又有新的突破,他要巩固华中的企业,并向华北拓展;扎下根基后,再向华东和大西南延伸,他要在全国建立李氏企业的分支机构,这是何等惊人的气魄!

    李贵辉以办实业起家,又以实业为拓展事业的基础,从不做贸易,他说他不想赚家乡父老的钱,只想为家乡建设做一份贡献。现在,李贵辉拥有全国侨联委员、广州市侨联委员、广州市及梅州市政协委员、梅州市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及广东外商投资协会理事等诸多头衔。他并不把这些头衔看作是自己的荣誉,而视为自己的责任,他知道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

猜你喜欢
  • (一)墓地幽灵桑林斯特是德国南部一个山区小镇,从古老的中世纪开始,那里就是巫术盛行的地方。一天深夜,在通往小镇郊外公共墓地的山路上,柏林一家报社的记者赫布正驾着汽车小心地行驶着。天空中飘起的细密雨丝不断地扑向挡风玻璃,将前方的视野模糊成一团...
  • 我小的时候,住在城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城南到处都是那种明清时期的老宅子、大杂院。很巧,当时我家就住在这样的一座大杂院里。大杂院一共分三进,头两进住满了人,我家就住在第二进。每天大人们该上班的上班,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在院里自娱自乐。头两进住...
  • 我新租的房子在郊区,空气新鲜,人口稀少,正是可以静下心来写作的好地方。搬进去的第一个月,我一直窝在房间里攻一个长篇,出入的场所也仅限于楼下十步远的一个便利店。长篇即近尾声,为了放松一下,我去了附近惟一的酒吧。酒吧里人不多,我在吧台前坐了半天...
  • 萧余氏的肚子,就这样一天天大了起来,萧衡章非常的苦恼——因为公事繁忙,他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没跟妻子见过面了,可是他回家那天,妻子余氏忽然高兴地说:“老爷,我梦见一颗星星掉进我肚子里,我有孕了。”萧衡章和妻子为无子而苦恼,已经有很多年,他以为...
  • 四个盗墓贼合伙盗了一座民国时期的坟墓,墓主人是一位年轻女子,刚开棺时,他们惊讶地发现死者肌体完好,容貌美艳,宛若生者,不过一见光尸体便迅速腐朽,转眼间变成了一具槁骨。他们猜测死者生前可能是一位贵族小姐,抑或是一位权势之家的太太,不过现在已经...
  • 夜晚,一位女子跟随导游在一个古堡参观,整个古堡阴森黑暗。导游在前面拿着手电不停地给游客介绍,女子忍不住说:“以前老听别人讲这里闹鬼,可我们到现在好像还没见到啊?”导游回答道:“是啊!我在这里这么多年了也没见到一个鬼!”女子问:“那你在这里做...
  • 有一位学长,要骑车载一个据说有阴阳眼的学妹回家。一开始学长就警告学妹说:“等一下不管看到什么,都别告诉我!”一会儿,他们路过墓地。学妹大叫一声,并且拉住了学长的衣服。学妹说:“学……学……学长……”学长叫道:“你闭嘴!我什么都不要听!”学...
  • 有一天夜里,一个田径队的队员深夜在田径场跑步,结果看到一个头在黑暗中上下晃动。他吓得脚都软了,想跑又跑不了。接着那个头不动了,停在半空中,还一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他很想快跑可是却感到全身无力。慢慢地,那颗头转了方向,飘走了。到有亮点的地方...
  • 周末之夜,吉姆叫上好友雷德,驱车前往郊外的一家新酒吧。进了酒吧,两个好友深一怀,浅一怀的,一直喝得面红耳赤,酩酊大醉,午夜时分,他们俩从酒吧了走了出来,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外面下起了雨。没有月亮,没有星光,他们只好艰难地踩着泥泞的小路...
  • 一天夜里,有个人喝了点小酒,驾着轿车,驰骋在无人的马路上。忽然,在寂静的夜里,他听到一阵引擎声。一辆黑色BMW(宝马)从他车旁呼啸而过。他的心里不禁嘀咕着:“是哪一个冒失鬼,破坏本大爷夜游的情绪?”他心里忍不住起了一阵无名火,冒着车子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