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离时期的爱情

    虽然非常心痛,有很多不舍,但我还是决定离婚。今年过年早,一月份特别忙,来不及去办,年底赶着去离婚也不是个事儿,我们就想着等年后去办。

    我和老公是办公室恋情,公开后他辞职开了家小公司做室內设计。当初老公是全公司的“小鲜肉”,好多女生向他献殷勤,他最终选择了我。我以为我们会开始一段充满甜蜜的幸福婚姻,没想到只是短短几年,爱情就在一日日的鸡毛蒜皮中消磨殆尽。

    有时候我恍惚觉得自己的婚姻是个错觉:他永远不在家,家里的事情完全指望不上他,连卫生纸用完了他都不知道从哪里拿。他给家里的钱倒是一年比一年多,可日子越久,我们两个人活得越像是陌生人。

    我曾经试着等他到半夜,试图跟他谈谈我的想法,可是他一脸的疲惫和阴郁,没听完两句话,就皱起眉头来,开始急躁地发脾气:“我不是为这个家好吗?我赚的每分钱都给你了,你还要什么?”“我要的不是钱,我要的是活生生的人!”“没钱你想怎么活?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你的化妆品……”“我也是有工资的人,我的口红我自己付得起!”

    夫妻之间的争吵总是事无巨细,没有任何要点,以为可以扎痛对方,其实扎痛的是自己。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增加,我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去年还升任了部门领导。现在,我32岁,有事业,有婚前买的房子,还有孩子,我什么都不怕。

    当我跟他说:“我们还是离婚吧。”他一脸疲惫,只说了句“你看着办吧,尽快离了就好”。当天,他就很自觉地把床铺抱到了客厅里。

    我妈就住我家楼下,每天过来给我们做饭。她看出我们之间有些不对劲,问了我好多次,我都阴沉着脸敷衍,看到她为难的样子,我真是很内疚。但我知道不能心软,这是我的人生。

    大年三十下午五点,他提着一篮子水果回来。水果是在小区门口的进口水果店买的,俗气又不好吃。他分明有钥匙,但还是敲了敲门。我妈看到是自家女婿,相当意外,赶快张罗着让他进来。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心不在焉,他一直握着手机跟公婆发信息。

    一切都变得很快,我们这个离武汉一千多公里的城市也开始实施小区管制,每户每周只允许一人出去三次,进出都要登记。看到这个消息,他说:“你们三个(我、我妈,还有女儿)都是女人,抵抗力弱,都在家吧,我去买就好。”我怼他:“我认识你十年,你也没有买过菜。你认识菜吗?”他冒出一句:“我可以问!”

    果然,第一天买回来的菜就不对。菜叶子是黄的,排骨全都是骨头,豆腐是我不喜欢的老豆腐,更气的是,菜篮子里还有我吃了会过敏的香菇!花了几百元钱,没买几样我能吃的!

    委屈一阵阵往上涌,我气急败坏地给闺蜜打电话。闺蜜却说:“你不能吃香菇,不吃不就行了,他们可以吃啊。这么危险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代我出去买菜,让我吃黄叶子菜也可以啊!”

    过了两天,他又去买菜,出门前特地问我妈想吃什么菜,然后认真地列了个单子写下来,又郑重其事地塞进口袋里,我在一旁看得又好气又好笑。孺子还是可教的,他第二次买回来的菜质量明显比上次好,还专门买了一只鸡炖汤。头一天晚上,我说过想喝鸡汤。

    晚上,四个人坐在饭桌前,我思虑再三,夹了一个鸡腿放到他碗里。他一下子愣住,死死地攥着筷子,没有抬头,我的眼睛瞬间就红了,心里也发酸。妈妈瞥了我一眼,抱起孩子端着小碗到卧室里去喂了。我们两个人相对无语,像数米粒似的,艰难地一口一口把饭咽下去。这是几个月以来,我们第一次没有吵架的晚餐。

    第二天,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说是小区里的林阿姨被确诊感染了,让所有和林阿姨密切接触过的人都要注意,其中就包括我妈妈。我妈妈回了她的房子,反复叮嘱:“我在家按要求隔离,你跟他在家好好的,不要吵架,小心吓到孩子。”妈妈的叮嘱,我根本听不进去,不自觉眼泪就漫了上来。他有些生硬地安慰我说:“肯定没事儿,这病还没有流感的规模大,不出门就行了。”

    我心急如焚却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妈妈每天过来给我们做饭,她家里并没有存菜。他知道我的担忧,便说:“我负责买菜,每天给妈送,你不要担心。从那天起,他每次买菜都买两份,一份先送到妈妈家,给她放在门口,然后再回我们自己家。妈妈发微信来教训我,说他如何的好,还说一个女婿能做成这样不容易。

    有天半夜,我突然感到一阵胸闷。胡思乱想了很久,还是放心不下,硬着头皮给他发短信。他立刻敲门过来,帮我戴好口罩,轻手轻脚地扶着我下楼去医院。拍完胸片之后,医生说没大事,不是新冠肺炎。我和他都松了一口气。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用手机刷新闻,看到已经出现无症状患者,眼泪瞬间下来了。他夺过我的手机,让我不要再看,一遍遍跟我说没事,虽然还是那么笨嘴拙舌,翻来覆去就这一句,却让人觉得安心。

    到家以后,他把被子抱进卧室打了个地铺,跟我说再有不舒服就叫他。躺下后,我看着他的后脑勺和亮着的手机屏幕,发现他还在查中小企业应对危机的文章。我缓缓开口:“创业很辛苦吧?”他的手指一顿,关掉屏幕,房间一下子黑了下来。在黑暗中,我忐忑地屏住呼吸。过了好久,他才说:“还好,你别担心。”我的眼泪一下子汹涌而出。他慌了:“你哭了?”我控制不住,只能随便找个理由,吸吸鼻子带着哭腔说:“那你怎么老不回家?”“公司真的很忙,我又舍不得多招人,很多事都是自己做。这次在家里休息这么多天,我才知道原来你这么辛苦,既要做家务还要带孩子,还要上班,而我原来以为只要有钱,一切都简单……”我们说了很多,把这些年的话都说了,说到伤心的地方,我失声痛哭,他抱住我也红了眼睛。

    我们都活得太自我了。就是因为我们彼此都是有经济能力、能够独立的人,所以我们不愿意退让,不愿意放下身段与对方磨合。不知道多久,我们依偎着彼此睡去。我从来没有睡得如此香甜踏实。

    第二天醒来,我忽然发觉这就好像是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故事,墙外是关系几千几万人的疫情,铺天盖地,全是生与死的焦虑。这个改变世界的疫情,同时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很久以来,我和他之间一直有什么东西在中间阻隔,现在却忽然失去了踪影。

    虽然仍被限制外出,我却觉得岁月静好。我按着网上的菜谱做蛋糕,他负责吃掉我所有做坏了的蛋糕。他在家里教女儿画画,陪女儿读绘本,兴致来了,就把女儿放在背上骑大马,房间里全是欢声笑语。

    十几天后,妈妈的医学观察解除了,小区允许出门了,但他的小公司已经撑不下去了,估计要破产。这一次他倒坦然许多:“坚持不下去,我就去找个工作,朝九晚五的,反而稳定得多。”离婚是我们从此不再提的话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关系,有幸福也会有痛苦和磨砺,可就是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深不可破的感情链接,痛过之后,才会更珍惜彼此的善意。

猜你喜欢
  • 东晋时期,有一个叫谢安的人。他出身士族,少年时候就很聪明,不仅学识很高,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
  • 三国时的曹操有三个儿子,他看中了聪明的二儿子曹植,几次想立他为太子,这可惹恼大儿子曹丕,他对曹植嫉妒得牙根直痒痒。到了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史称魏文帝。虽然是自己当了皇帝,可他很怕曹植会有一天篡权,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以除心腹之患。这...
  • 卖掉刀剑,去买耕牛,指改业归农。也比喻改邪归正。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龚遂传》。汉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郡因闹饥荒,不少人买了刀剑做了强盗。郡守根本治理不了,有人向朝廷推荐龚遂,请他去做太守。汉宣帝召见龚遂,见他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长得又瘦又...
  • 原意是在地上画出线路,就可成为图形,用来说明地理形势等。形容人点画之间就成文章,才能超群。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张安世传》。敬侯张安世的长子千秋和大将军霍光的儿子霍禹都是西汉时的中郎将。一次,两人一起领兵跟随度辽将军范明友攻打乌桓国。战事...
  • 在奴隶社会中,等级制度在奴隶主阶级内部也十分森严。按照周礼规定,演奏乐舞的行列,天子可以用八佾(yì),即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所组成的乐舞队进行演奏和舞蹈;诸侯则用六佾,共三十六人;卿大夫用四佾,共十六人;士则只能用二佾,即只有四人。如果谁...
  • 【释义】苟:苟且,马虎。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一个信奉回教的乡绅为了能够吃上牛肉,就托人送了五十斤牛肉贿赂知县汤奉。汤奉也是个回教徒,他也十分想...
  • 【释义】捉了七次又放了七次。指正确使用攻心战使对方心悦诚服。【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为兵出祁山伐魏作准备,于公元225年率军平定南方,当时南方首领是孟获,他和诸葛亮展开了顽强的搏斗。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
  • 另作:断齑画粥 ( duàn jī huà zhōu ) 出 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分开捣碎的腌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形容生...
  • 龙阳之癖即断袖之癖。出处:《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西汉建平二年,有一天,汉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那人忙叩头道:“正...
  • 程门立雪(汉语拼音:chéng mén lì xuě)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