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女皇后和少女太皇太后

    张嫣:汉惠帝刘盈的的皇后,鲁元公主之女。刘盈二十岁时,吕后作主将张嫣嫁给刘盈,张嫣是刘盈的外甥女,当时只十岁多一点。刘盈死时,张嫣年仅十四岁。吕氏族灭,这个尚未成年的寡妇被废,软禁在只有吃喝而没有自由的北宫,度过了二十多年。死时仅三十六岁。

    上官氏:汉昭帝皇后。她与汉武帝晚年托孤时的两位大人物都有密切的关系:她是上官桀的孙女,同时也是霍光的外孙女。六岁时嫁给十一岁的汉昭帝。后来昭帝病死时,她才十五岁,汉宣帝因辈分比昭帝小两辈,竟要叫她太皇太后,她开始了近四十年的守寡历程,直到去世。

    汉代的时候,外戚的势力是一股最大的政治势力之一。皇帝的废立经常由太后家里的人说了算,所以经常立一些年纪轻轻的小娃娃做为皇帝,顺带着,娶的皇后也都是小娃娃。因此,大汉帝国还是一个玩具制造大国。可惜,那时还没有橡胶和塑料,用的都是可降解材料,所以后世不传。

    吕雉就立了自己的儿子刘盈为帝,又让刘盈娶了她的外孙女张嫣为皇后。定亲时,这个皇帝用了骏马十二匹、黄金万两作为聘礼,迎娶这个才十岁的小外甥女。张嫣的弟弟年纪还小,见黄金累累堆于堂上,奔入内房里对阿嫣说:“嫣姐,皇帝要买你去哩。”

    除了金银珠宝,正在读小学的张嫣还带了三百多款布娃娃作为陪嫁。她崇拜布娃娃,目标是拥有和它一样的三十八、十八、三十四的三围。每天,她都忙着给这三百多个布娃娃穿衣打扮,梳头化妆,隔三差五再给她们配上不同款的针织背心、手提包、化妆包、戒指、项链、耳环,甚至专用粉盒。皇后找皇帝玩,小孩嘛,也只是为了要这个舅舅送一个最新款式的布娃娃。汉惠帝看皇后年纪太小,也没办法,只和其他妃子与男宠厮混。

    吕太后威胁说要杀掉整个后宫让张嫣受皇帝的专宠,张嫣不得不在吕后的命令下假装怀孕,以保全众妃子。不久,惠帝死于未央宫,年二十三,皇后年方十四,刚刚发育,还是处女。此后,这个小皇后就被幽禁了,连宫女都敢欺负她,只有她的玩具陪着。

    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与张嫣命运相似的是上官氏,她就是汉昭帝皇后。六岁被封为皇后,十五岁守寡成太后。后面的皇帝刘贺登基二十七天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不该干的坏事,被废,另立汉宣帝。这样,十五岁的上官女就成了太皇太后。也就一初中毕业生,就当上皇帝的叔祖母,幸,还是不幸?

    早婚是没办法的事,中国人口太少啊,没人干活啊。关于婚龄的统计是这样的:战国齐桓公令:男三十,女十五。战国越王勾践令:男二十,女十七。汉惠帝令:女十五。晋武帝令:女十七。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唐太宗贞观令:男二十,女十五。唐玄宗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宋仁宗天圣令:男十五,女十三。宋宁宗嘉定令:男十六,女十四。宋司马光《书仪》:男十六,女十四。宋朱熹《家礼》:男十六,女十四。明太祖洪武令:男十六,女十四。清《大清通礼》:男十六,女十四。对比起来,今天的人三十岁了,心理上还不肯断奶,看卡通,玩CS,扎羊角辫,背双肩包,一口咬定没玩够,就是不肯结婚,无辜得很哪。

    记得当时年纪小,皇帝整天除了上朝以外也就是想着游戏升级,只要没有那些工作狂的老头子耳提面命,私底下,皇帝小儿把虚拟游戏的等级看得比皇宫的等级更重。小皇后们又何尝不是呢。心智还停留在过家家的阶段,就被要求母仪天下;顶着比自己还重的凤冠霞帔,被告知肩上的是家族和民族的命运,真是手脚都不知往哪放,哭都不敢哭。

    汉宣帝刘询即位后,先是立了民间的发妻许成君为后,后来霍光家族把许皇后毒死了,不知情的皇帝就又立了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为后。问题出来了。霍成君是霍光的小女儿,十七岁,上官氏是霍光的外孙女,十九岁,从小玩到大。一边,太皇太后上官氏是皇后霍成君的叔祖母,一边,皇后却是太皇太后的嫡亲姨妈。看来,早婚尽管有千般好处,带来人口的极大丰富,但也繁殖了让人哭笑不得的伦理关系。这种关系多了,放在民间,就可能有人要浸猪笼;放在宫廷,就可能有人要搞政变,枝脉相连,杀也杀不干净。果然,后来,操持着皇帝命运的霍光被人以谋反罪搞下去了,霍皇后也不得不自杀。太皇太后呢?因为无权无势无男人可依,侥幸活了下来——可是,活下来又有什么意思呢,在那种不得见人的地方。

猜你喜欢
  • 一个寒夜的梦里,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醒来默坐,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而心底却像落了一场雨,所有曾经的点滴片段,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
  • 淅淅沥沥的春雨一连下了10多天,周末天终于晴了,我带孩子回乡下的老家。打开院门,见婆婆正抱着我们床上的被子,准备晾到屋檐下。见我们进门,婆婆笨拙的身躯趔趄了一下,我赶紧跑过去扶住婆婆。婆婆满脸的尴尬,“真是没用了,自从去年得了那场病,现在连...
  • 去年,为了买房,家里借贷了几十万元。每月千余元的“月供”让我们这个工薪阶层家庭的财政显得捉襟见肘。看到妻子在菜市场为了5毛钱与小贩进行着艰苦卓绝的讨价还价,看到女儿望着别的孩子身上漂亮的童装露出羡慕的眼神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次,偶尔在...
  • 春节回家的时候,为了给家人一个惊喜,只说了个大概的时间。可当我满心喜悦地提前3个小时回家的时候,我看见母亲早已站在家的路口,身上落满雪花。我惊讶地发现,那么多的苦日子都没有击倒母亲,可是现在,轻轻的雪花,却轻易地将母亲的脊背压弯。我一边替母...
  •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畏惧父亲,同时对他也很腹诽。这怕似乎没来由,怨却有因。而今想来,大约是童年时期留下的心理阴影吧。母亲生我时,父亲才二十出头。或许他还没有做好为人父的心理准备,猝不及防,一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如条尾巴追随左右,张口要吃,伸手索...
  • 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回家。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父亲,将身子往一边挪了挪,对我说,坐下吧。印象里,那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也是父亲第一次喊我坐到他的身边,与他坐同一条板凳。家里没有椅子,只有板凳,长条板凳,还有几张小板凳。小板凳是母...
  • 买房前,我跟婆婆格格不入:我手“大”,她手“小”;我爱花钱,她爱攒钱;我看中的衣服刷刷卡能一款来不同色的两件,而婆婆看中衣服,左转右转就是不舍得买……我最恨婆婆吃苹果,一个苹果切4瓣,家里4个人一人一瓣——这个时候,我通常选择逃,出去买一兜...
  • 一直想给父母家装台空调,可每次父母都说乡下比城里凉快,他们早习惯了。当父亲指着健康杂志说,出汗可以排毒,多出汗有益健康,我便不再坚持,并渐渐忘了这件事。去年夏天,母亲因患高血压特别怕热,我回家照顾母亲的两天里,每每见她大汗淋漓,遂又动了装空...
  • 开始没房子,和父母挤,4个大人,一个孩子,磕磕碰碰。好容易攒了首期,房贷一个小两室,离父母却很远,一个东城,一个西城,以为清净了,麻烦却来了。孩子上学前班,接接送送不说,中午还没地方吃饭。父母埋怨,当初买房子,让你们离我们近些,偏不,这么远...
  • 我妈是那个有五个孩子的家庭中,女儿里最小的一个,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小她两岁的弟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里,她是个特例。从小脾气差劲,动不动就哭,外公外婆都拿这个闺女没什么办法。老人们后来给我讲过我爸妈初次相识的故事:高中毕业,我妈接了外婆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