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秋之交防湿病 多吃薏米莲子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玻中华中医药学会近日发布实施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对流行性感冒提出了预防指导意见。
    流行性感冒具有突然暴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常发生于冬季,而南方多发生在冬夏两季。流感的发病率高,据统计,每年的发病率为10%至30%,人群普遍易感。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较快,人类尚无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提出预防流感的中药处方:取野菊花60克,鱼腥草30克,忍冬藤3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一次服40毫升,1日3次。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大部分情况下,当我们上火时,会吃牛黄解毒片、牛黄清胃丸等中成药,其实这种服法在某种情况下会对身体产生较大危害,牛黄类的去火药属于寒凉药性,虚寒体质者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该少吃或不吃此类药。针对人们不同的上火”病症,北京积水潭医...
  • 冬令进补选用膏方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它既能疗疾,又能补虚,适应范围较广。凡是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支、肺气肿、哮喘、胃痛、肠炎、内脏下垂、妇女月经不调、子宫下垂、更年期综合征、男女不育、性功能障碍、老年人腰腿痛、肾炎、各种手术后气血未复、...
  • 【莲藕】莲藕多生长于炎热多雨的夏季,在秋令时节成熟。所以秋季吃莲藕是最好的选择。新鲜的莲藕不仅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等物质,还含有能与人体内胆酸盐结合的粘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这样吃莲藕既能补养脾胃,又能促进胆固醇排出,减少脂类的吸收。...
  • 吃美味与进补一同进行,口福享了,身体也补了,两全其美!来看看下面给大家推荐了几味冬令特别适合女性补身的日常和名贵方:☆一些材料简单,价格不贵的补方,简单实在,日常食用最好!日常第一味:黄芪10g、麦冬(或玉竹)10g份量:单人量功效:健脾胃...
  • 滋补排骨原料:排骨、白萝卜、青笋、枸杞排骨含有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尤其是丰富的钙质可以维护我们骨骼健康,中医认为排骨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适宜气血不足阴虚者食用。俗话说:秋后萝卜赛人参。萝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性味甘、辛、平、...
  • 流感病毒通常由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传播。人得了流感后,症状会突然发生且在数小时内恶化,发高烧,体温可达39℃以上。两眼胀痛,四肢疼痛,疲乏,有时眼结膜充血,鼻塞、流鼻涕,咽喉干痛。儿童常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发生惊厥。流...
  • 菊花在秋季采摘,加工后制成菊花茶。菊花茶清新淡雅,有一定保健作用。中医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菊花还能降血压、防癌。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饮用。同时,菊花茶...
  • 玉米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其镁、钙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也比一般谷物高,有防治高血压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对延缓衰老十分有益。北京中医药大学饮食营养学教授周俭介绍,玉米有健脾利尿的功效。特别是从立秋到秋分的这段...
  • 农历八月正值中秋,也是万物成熟的季节,随着气温逐渐转凉,万物也随着寒气而逐渐萧条,此时早晚温差大,最需要保养。在五行学说中秋属金,主敛肃,应于肺,因应秋天的肃杀之气,易脱水,情绪也容易受压抑,因此,秋季养生应依据万物秋收,肺气金旺&rdqu...
  • 蜂蜜莲藕为润燥首选秋季对水的需求量很高。为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吴艳华建议,秋季每日水的摄入量要比其他季节多500毫升以上,达到2000毫升,每日多次小口小口喝水。但是单纯喝水解得了口渴解不了体渴”。而按照中医的五行与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