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耳鸣偏方

    咳嗽
    咳嗽此为肺部疾患的主要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咳嗽虽然主要是肺经的病,但与其它脏腑都有关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较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方一]
    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lO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人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
    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方二]
    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
    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方三]
    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人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
    本方散寒温肺,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四]
    生姜10克,饴糖适量。将生姜洗净,切丝,放人瓷杯内,用滚开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再加人饴糖适量,代茶频频饮服,不拘时间和次数,无须出汗。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五]
    葱白5—10节,淡豆豉10克,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将葱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人砂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日分数次,酌量饮用。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六]
    鲜橄榄4枚,冰糖15克。将橄榄洗净,劈开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
    本方清热止咳,适用于风热咳嗽。
    [方七]
    金银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银花,取汁约2小碗,药成前,下薄荷约煎3分钟,贮瓶内,分次与蜜糖冲匀饮用。
    本方适用于风热所致咳嗽。
    [方八]
    洁净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将丝瓜花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再调人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风热咳嗽。
    [方九]
    蛤蚧数只,蜂蜜30克,鲜萝卜适量。将蛤蚧焙干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用蜂蜜、萝卜煎水冲服。
    本方养阴清肺,适用于火燥伤阴的干咳。
    [方十]
    百合(鲜良者)、枇杷(去核)、鲜藕(洗净,切片)各30克。
    将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调入适量白糖,若冰糖更好,代茶频频饮。
    本方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
    [方十一]
    黄梨适量,饴糖若干。将黄梨去核,捣汁,与饴糖合并煎膏,每服2汤匙,日3次。
    本方清肺化痰,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十二]
    川贝母6--12克(如用川贝母,则用3---6克),蜜糖约15--30克。将川贝母打碎,与蜜糖同置炖盅内,隔水炖服,1次服完。
    本方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十三]
    橘皮15--20克(鲜者30克),粳米50---100克。
    先把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人粳米煮粥,或将橘皮晒干,研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
    本方顺气,化痰,适用于痰湿犯肺之咳嗽。
    [方十四]
    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调料适量。将小排骨洗净,加黄酒、姜片、水适量,文火焖1.5小时。白果去壳及红衣,加入汤内,加盐调味再煮15分钟,加味精调匀,并撒上青葱末。
    本方止咳平喘,适用于痰多咳嗽气喘。
    [方十五]
    广柑、白糖各500克。将广柑去皮核,放小锅中,加白糖250克,腌渍1日,至广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适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将每瓣广柑肉压成饼,加白糖250克,拌匀倒盘内,通风阴干,瓶装,每服5—8瓣,日3次。
    本方理气燥湿化痰,适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证。
    [方十六]
    黄芩、鲜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
    将二药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适量,煮烂成粥,1日内分顿连续食用。
    本方清火补阴,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七]
    山栀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与山栀、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内加水堡煮,饮汤食肺。
    本方清肝火,补肺阴,可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八]
    法半夏、旋复花、海蛤壳、淡竹茹、陈皮、代赭石、川黄连、桑叶、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
    本方取自清代老中医张千里医案,功能泻肝平肺,降气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九]
    柴胡、半夏、人参、生姜、鳖甲、橘梗、枳实、槟榔、吴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出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功能疏肝解郁,下气止咳,适用于肝郁所致之咳喘。
    [方二十]
    玄参、麦冬各60克,乌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药拣去杂质,干研后共研,
    混匀,分装,每代18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服1代,日2次。
    本方清肺化痰,适用于燥咳痰少。
    [方二十一]
    梨、生姜、白蜜各适量。梨、姜分别取汁后混合,加白蜜调服。本方润肺清热,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二十二]
    猪肺1具,猪肚1个,肥公鸭1只,北沙参、白术、冬虫草各30克,肉桂3克,生姜60克。将猪肺、猪肚冲洗干净,公鸭去毛及内脏,洗净,诸药调匀,分别塞入猪肚、猪肺管和鸭腹内,三物同时下锅,加水,烧沸,文火炖4个小时,至烂熟将三味分别盛人碗内,慢慢食用。
    本方适用于脾肺俱虚之咳嗽。
    [方二十三]
    红萝卜200克,红枣12克,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剂,随意饮用。
    本方理脾肺之气而止咳。
    [方二十四]
    落花生45克(不去红衣),怀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花生、山药捣碎,后与粳米相和煮粥,候熟,人冰糖调匀,佐餐食。
    本方适用于脾肺皆虚之久咳。
    [方二十五]
    甜杏仁100粒,核桃肉、猪板油、饴糖、蜂蜜、生姜汁各120克,鲜梨汁250克。
    前二味共研细末,猪板油切块,下锅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尽,放人梨汁、姜汁,炒匀,人饴糖、蜂蜜,炒至水汽末全尽,起糖泡,香气四溢。每服1汤匙,日1次,白开水调下温服。
    本方益肾补肺,适用于肺肾双虚之咳。
    [方二十六]
    杏仁、胡桃肉各15克,粳米50克。先捣杏仁,水磨滤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
    本方补肾舒肺,适用于肺肾不足的咳喘气喘。
    [方二十七]
    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茉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人参、胡桃肉、生姜。水煎眼,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肺补肾,纳气止咳,适用于肺肾气虚所致咳嗽。
    [方二十八]
    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各70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功能健脾补肺,理气化痰,适用于脾肺俱虚所致之咳嗽。
    [方二十九]
    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各4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温病条辨》中的沙参麦冬汤,功能养阴清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阴亏耗所致的咳嗽。
    [方三十]
    黄芩、山栀、橘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清肝泻火,润肺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三十一]
    清炙麻黄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甘草、黄芩、浙贝各6--9克,鱼腥草20---30克,细辛、玉桂(后人)、紫菀、款冬花、炙把叶各6--9克。先用净水浸湿,水高于药面1寸,1小时后煎药。石膏先煎半小时,后人群药,玉桂最后放人5分钟后即停煎,取药汁1碗,温服。隔6小时再煎,亦取药汁1碗温服。药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酌情加减。每日1剂。
    本方为上海著名中医顾铭浩验方,功能宜肺化痰止咳。
    用于外感初起,邪人肺经,痰阻气道,清肃失灵,咳嗽剧发,痰稠色黄,早晚发作更甚,看似痰热阻肺,实则寒气内伏之证。
    [方三十二]
    干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丝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适合用治肺热咽痛、咳吐黄痰、喘息、胸痛等症。
    丝瓜花甘苦寒,清肺热为长,兼清热解毒。临床适用于急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症。
    [方三十三]
    四角蛤500克,火腿肉片、清水笋片各50克,盐、酒、麻油、肉汤。四角蛤洗净后,置面盆内,以开水冲过,剥壳取肉,去杂洗净。将蛤肉、火腿、笋片同时人油锅中煸炒几下,烹入料酒,注人肉汤,加盐,煮至蛤肉熟烂淋上麻油即成。
    此汤以咸寒滋阴、利尿、化痰、软坚散结的蛤肉配竹笋调制而成。竹笋,《本草纲目》称之有“消渴、利水、益气、化热、消痰,爽胃”的功效。故此汤常可作为瘰疬(淋巴结核)、瘿瘤、消渴、痰咳以及肺结核等病的食疗菜谱。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失眠的十大偏方[方一]面粉、鸡蛋各500克,枣泥30克,莲肉100克,白糖650克,菜油20克。将干莲肉去心,放入锅内,加清水煮熟至粘软,再以洁白布包莲肉,揉烂成泥;将鸡蛋打入盆内,用掸蛋器掸成稀糊时,加入白糖,掸约35分钟,待蛋浆由淡黄转...
  • 失眠偏方一:党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龙眼肉、陈皮各10克,炙黄芪12克,炒枣仁15克,首乌藤3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失眠偏方二:花生酱中含有一种色氨酸,可引人入睡。失眠时,吃两汤匙花生酱就可安然入睡。失眠偏方三:芹菜根90...
  • 治疗失眠的食物:药补不如食补”,有些疾病或生理上的不适,可通过平时摄入食物即可达到防治的作用。这几种失眠症的食疗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1、莲子:30个,水煎,放盐,睡前服。2、百合:60—100克,加糖适量,水煎服食。...
  • 失眠有偏方治法,这个消息给那些不愿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人带来了福音。既可以避免药物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副反应,又不必担心心理疗法不能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这样的一类失眠治疗方法,谁不愿试一试呢?下面是偏方网为您提供的一些治疗失眠的小偏方。1、...
  • 失眠方(方名逍遥散)方药:丹皮、栀子、当归、炒白术、大枣、青皮各15克,柴胡、薄荷各10克,白芍30克,龙骨、牡蛎各60克,酒大黄5克(另包,待其他药即将煎好时再放入)。功效:清热凉血,滋阴清热。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主治:失眠...
  • 历代医家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其涉及的脏腑不外心、脾、肝、胆、肾,其病机总属营卫失和,阴阳失调为病之本,或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得入阴。正如《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
  • 失眠多梦一症多为神魂不安所致,主要责之脾虚,心肝火盛,蒸湿成痰,痰火交阻而心烦不寐,噩梦纷纭,大脑得不到休息则变生他症。试试治疗失眠多梦的安神定志汤,帮你赶走失眠的烦恼。...
  • 踏豆按摩:取赤小豆或绿豆500克,放铁锅中文火炒热,倒入脸盆中,借其余温(以不灼伤皮肤为度),赤脚踏踩豆子。或者把足底置于豆上,如滚珠来回摩动。此方法适宜睡前1小时使用,每次半小时。豆子可反复使用,用时再炒热,此方法可缓解失眠。仰卧揉腹:睡...
  •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半夏10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茯神15克,胆南星10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炒枣仁20克,柏子仁20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功效健脾祛痰,安神...
  • 枣仁煎百合[组成]鲜百合500克酸枣仁15克[用法]将百合用清水浸泡24小时,取出洗干净,枣仁炒后水煎去渣再加入百合煮熟,随意饮服。[主治]对失眠头痛有辅助治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