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褐斑偏方-祛斑逍遥散

    药物组成柴胡l0g白术l0g白芍l0g当归l0g茯苓15g杜仲15g山茱萸15g女贞子24g旱莲草24g桑螵蛸24g生黄芪30g太子参30g水蛭6g川芎6g干地黄20g制剂用法水煎服,日1剂,连服15日为1疗程。适应病证黄褐斑,肝郁、肾虚、血瘀证。病案举隅徐某,37岁。因面部生褐斑半年来诊。平素性格较急躁,易忧思恼怒,白带较多,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弦,尺部重按无力。予祛斑逍遥散服1个疗程后面部黄褐斑已消失1/3,服2个疗程后已全部消退。1年后随访无复发。资料来源周文卫。中国民间疗法,1996,(3):35--36评按黄褐斑与肝郁、肾虚及血瘀密切相关。患者以生育期妇女为多,可能与妇女的生理机能有联系。治疗以疏肝补肾酌加祛瘀为大法。取逍遥散舒肝养血,配参、芪及杜仲等补肾之品,以益气补肾,复加少量祛瘀之品。临症加减:在经前一周,上方减桑螵蛸、干地黄、太子参、加香附、牛膝、鸡血藤;正值经期则改水蛭为15g,并加三七15g;在经后加紫河车20g,炒谷芽30g,木香5g。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当心脏的某一部分对激动不能正常传导时称之为心脏传导阻滞。从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与临床治疗等几个方面对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的研究进行了概述。认为目前对心脏传导阻滞的病因病机认识较一致,但临床辩证分型尚不尽统一。本病的中医治疗有辩证论...
  • 也可以用穴位贴敷的方法辅助治疗高血压。取吴茱萸15~30克,研成细末后用食醋调整糊状药泥,然后将药泥涂抹在双脚的涌泉上,再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晚上睡觉前贴敷上,每天换药1次。这个方法能够比较快速地降压止晕,对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尤其好。涌泉在脚...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症性病1变。由于血管因炎症变狭窄以致完全闭塞,肢体末端组织产生缺血性变化,严重时形成坏疽。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为:性激素、精神紧张、吸烟、受寒冻、营养不良、高凝状态等,并认为...
  • 益母草丹皮治血栓性静脉炎益母草60~100(克),紫草,赤芍,丹皮各15(克),紫花地丁,生甘草各30(克)。每天1次,煎服用。同时外敷大黄糊剂:用生大黄粉500(克),玉枢丹(就紫金锭)10(克),面粉等量,以温水,稀醋调匀如糊,涂敷患肢...
  • 临床症状,可分浅层和深部静脉炎两类。(l)浅层静脉炎,多发于四肢或胸腹部的浅表静脉,沿浅静脉出现硬条索状肿痛,短的2一5厘米,长的如细柳条,压痛明显,沿静脉周围有的伴发红肿灼热炎症反应,约2-4周后,急性症状逐渐减退,可与皮肤呈条状粘连,或...
  • 中药处方(一)【辨证】血热脾虚。【治法】止血摄血。【方名】止血汤。【组成】生地20克,黄芪30克,藕节10克,白芨10克,山楂10克,茜草10克,红枣10枚,花生衣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曾广鸳方。 &#...
  • 中药处方(一)【辨证】风火热毒,伤其血络,营血瘀滞,淫于腠。【治法】清热凉血,滋阴解毒。【方名】犀角地黄汤加味。【组成】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参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叶10克...
  • 血液循环不良型在生理期前会觉得肚子胀胀的,下腹部突出,一到生理期就会便秘。经血颜色为暗沉的红色,感觉黏稠,有时会有像猪肝色般血块流出。经血量多,第一天比较少,但是第二与第三天起突然变多。生理期会达七天以上。因为血液循环不佳,所以经痛时会痛到...
  •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甲(缺乏因子Ⅷ)、血友病乙(缺乏因子IX)和血友病丙(缺乏因子ⅩⅠ)。主要表现为轻微损伤后大量出血不止,常见为皮下组织,肌肉及关节出血。深部组织出血可形成血肿,伴有局部疼痛和继发感染。腹膜后和肠系膜出...
  • 干玉米花60克(鲜品45克),每日1剂,水煎30分钟代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