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细碎的食物越补气血

    食物消化吸收的场所中医称为脾胃,而中医的脾胃又不单指胃肠,脾也不是西医的脾脏,中医所描述的脾。“胃为后天之本”,只有胃、肠功能正常,吃进去的食物才能转变成血液,源源不断地供给全身的每一个器官,而当胃肠功能下降,也就是食物转化成血液的能力下降后,人体各脏器因为能源供应的减少而不得不把它们应做的工作放慢,这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各种疾并传染病都会轻易上身。而当胃、肠功能彻底瘫痪、不能再生成血液时,也就等于断水、断电,各个脏器也只有停工了,停工的结果就是人的死亡。
    当胃、肠的功能开始减弱,胃肠虚弱,哪能将食物消化、磨碎,只能是通过粪便排出来。这时候必须将吃物剁碎。生病后胃口不好,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吃一些有营养的、糊状的、稀烂的、切碎的食物,能很快帮助身体恢复健康。用这种方法来补养胃肠,加快气血的生成以及身体的康剑
    如果我们往胃、肠输送的营养物资都是液体或糊状的细小颗粒,不就能很快地消化、吸收了吗?不就能使这些营养物质直接生成血,反过来又滋养胃肠,不就能帮助虚弱的胃、肠起死回生吗?保住了胃肠这个人体的后天之本,我们的身体就能少生玻
    将各种营养食物打成粉状,进入消化道后,就是在人体没有消化液的情况下,也能直接吸收,这种方法是在不能吃饭的重症病人配鼻饲营养液时常用到的。由此看来,消化、吸收的关键与食物的形态有很大关系,而液体的、糊状的食物因分子结构小就可以直接通过消化道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来滋养人体。
    液体的食物,不需要任何帮助就直接进入血液。稀粥、面条、各种肉泥、鱼泥、菜泥,同样在进入消化道后被顺利地吸收化生成血液。不要怕麻烦,应是将食物都剁烂、剁碎,以帮助消化吸收。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中药处方(一) 【方名】下肢静脉曲张方剂一。【组成】白藓皮30克 马齿苋30克 苦参30克 苍术15克 黄柏15克。【用法】将上药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煮后,过滤去渣,乘热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1小时。如有创口,熏洗后再常规换药。【治...
  • 下肢溃疡是外科常见并多发病,特别是慢性下肢溃疡更属于疑难病症,这种溃疡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或需要截肢”。(1)先将患处用淡盐水或浓茶水洗干净,将豆腐渣敷...
  • 地龙治下肢溃疡用料:活地龙100克,白糖30克。制法:将地龙洗净,放入碗中,加白糖,待地龙化成液体,过滤,再加适量黄连素,高压消毒。用法:将药液涂在患处。每天两次。...
  • 肩周炎发作时,可外敷姜芋泥来缓解病痛。生姜中的辛辣成分可使肩周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肩关节血氧供应,还可松弛肩周肌肉,减轻肩周肌紧张;芋头中的有效成分可缓解肩关节的红肿热痛,有利于炎症吸收。这样做不仅可治肩周炎,还能预防。治肩周炎的偏方:将芋头...
  • 中医处方(一)【辨证】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治法】清热疏肝,活血散结。【方名】柴芩活血散结汤。【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红花10克,忍冬藤30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橘核15克,鸡血...
  • 中医处方(一)【辨证】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治法】清热疏肝,活血散结。【方名】柴芩活血散结汤。【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红花10克,忍冬藤30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橘核15克,鸡血...
  • 中医方剂(一)【辨证】肾气不足,精血亏损,致使气血失和,痰浊凝聚,留于骨骼。【治法】活血化瘀,解毒散结。【方名】骨痨散。【组成】虫120克,蜈蚣50克,川山甲15克,全虫30克。【用法】上药共为细面,每次3克,日服2次,以温白开水送下。【出...
  • 中医处方(一)【辨证】瘀血阻滞,日久化热。【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方名】解毒活血汤。【组成】银花30克,玄参20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红花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制乳香7.5克,制没药7.5克,生甘草5克。【用法】...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加剧的全身中小动静脉阻塞性病变,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患者大多数是男性。以四肢末端发冷、麻木继而疼痛,坏死溃疡,严重时趾(指)节脱落为主要特征。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残疾,影响生活和工作,...
  • 中医处方(一)【辨证】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芳香化浊。【方名】茵陈赤小豆汤。【组成】茵陈30克,赤小豆12克,炒薏仁24克,泽泻9克,炒苍术9克,炒黄柏9克,苦参12克,防己9克,佩兰9克,木通9克,白蔻9克,生甘草3克。【用法】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