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区小满节气谚语

    黄河中下游:“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小满节气时,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就是指小麦在此时刚刚进入乳熟阶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热风的侵害,从而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防御干热风的方法很多,比如营造防护林带、喷洒化学药物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江南地区:“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chong)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sao一声)丝。《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此外,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少雨年。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3省有“小满不满,无水洗碗”的说法;、、等地区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农谚;四川省还有“小满不下,犁耙高挂”之说。这里的“满”字,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多的意思了。

    长江中下游:“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华南地区:“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

    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猜你喜欢
  • 关于生活的谚语大全:1、一层布一层风,十层布过个冬。2、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辈新鲜一辈陈。3、一苗露水一苗草,一层山水一层人。4、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5、一回相见一回老,百岁曾无百岁人。6、一人下井万人磊石,三节梳头两节穿衣。7、...
  • 关于团结互助的谚语:1、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2、一家有事大家帮。3、一家人不说两家话。4、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5、一方有难八方支援。6、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根桩。7、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
  • 关于不好好学习的谚语:狗掀门帘,只拿嘴对付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志不强者智不达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 四、学习方法3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4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41.好学深思,心知其义。(多思)42.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多问)43.三人行,必有我师。(多问)4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45.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
  • ◆只中不管,打破金碗。◆智养千口,力养一人。◆治病要早,除祸要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早不荒,起早不忙。◆重复是学习之母。◆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贮水防旱,积谷防荒。◆抓鱼要下水,伐木要如林◆庄稼不让时,船家不让...
  • ◆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骂人骂脏口,打人打伤手。◆骂人无好口,打人无好手。◆买瓜看皮,扎针看孔。◆买鸡看爪,买鸭看嘴。◆买锣要打,买伞要撑。◆买卖不成仁义在。◆买卖不懂行,瞎子撞南墙。◆买时得买,卖时得卖。◆卖瓜不说瓜苦,卖盐不说盐淡。...
  •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
  • 1.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2.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3.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
  • 谷怕钻心虫。干打垄,湿插苗。谷锄针,豆锄瓣。锄梦花,促棉发。一年甘薯半年粮。一季塘泥二季肥。十成稻子五成秧。沙山花生土山粮。高地芝麻洼地豆。窝瓜喜阳不喜阴。稻子最喜安窝肥。稻收塘泥麦收粪。横栽番薯竖栽葱。人怕伤心,树怕伤皮。三月多雨,四月多...
  • 关于谷雨节气的农谚大全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麦不封垄,松耪不停。风生火龙(红蜘蛛)雾生疸(锈病)。三月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