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词
1.孝为百行首,诗书不胜录。富贵与贫贱,俱可追芳躅。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
2.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
3.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4.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6.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
7.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8.小东的爸爸饱读诗书,学识渊博。
31.他家是诗书门第,每个孩子都能出口成诗.
32.中华文明,五千余年;诗书礼乐,代代相传;中华民族,辉煌灿烂;蛟龙潜渊,神州飞天;中华儿女,任重道远;强盛祖国,一统河山!
33.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陶渊明
34.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劝君莫要虚度日,勤奋学习勇创新;俗话又说:事要成功须尽力,学无止境在虚心。劝君莫要怕吃苦,诗书万卷圣贤心。祝君成功!
35.在将暮未暮的岁月,你微笑着寻找那颗凄楚彷徨的心。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樨花。李清照
36.我欲何求?执子之手。同赏明月,共读诗书。庭中遍植,依依杨柳。年年凝碧,岁岁弄柔。我欲何求?偕子白头。相偎相伴,无怨无尤。青山隐隐,流水悠悠。死后归土,并葬荒丘。万灭之殇
37.大学校长分文科出身和理科出身两类。文科出身的人轻易做不到这位子,做到了也不以为荣,准是干政治碰壁下野,仕而不优则学,借诗书之泽、弦诵之声来修养身心。理科出身的呢,就全然不同了。钱钟书
38.人的文彩主要表现为诗书礼乐等文化修养,所以先秦时期文章也产生了表示文字作品之义的内含。
61.一方南山,一篱菊花诠释恬淡的意境;一捧月光,一湾溪水寄托悠长的情怀;一卷诗书,一杯清茶氤氲静美的气息;一个字词,一番话语浓缩祝福的情意。愿你事事如意。
62.第三次的新居在学校附近,孟子就跟着学生学习诗书礼仪,揖让进退。
63.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陶渊明
64.到二十岁左右时,他已经满腹诗书,写出的诗歌也不同凡响。
65.我路过这流光万千山河绘写一袭华年,我诵幼时旧读诗篇抬头亦见是星河天悬,我自书中走过这千年,千年一梦归处便诗书人间。照墨
66.诗书满腹才华高,高考成绩一枝俏,理想没有大和小,真实善良就美好,实现价值光闪耀,成功将会把你绕。祝福你被理想学校录取。
67.三千红尘路,寥寥九州土长安于我意何如?无关青云路无关诗书无你处,无江湖。少司命
68.2003年举办谷福海百扇诗书画展.2005年举办谷福海、郑绍敏、柴京津书画联展.
91.世人皆知王摩诘好诗书,却不知其更善画,只是因为王维的传世画作少的可怜,能被世人认可的也就是台北故宫的一幅《雪溪图》而已。
92.磁州窑首创了中国文人水墨磁画一派,诗书画印与陶瓷的完美结合,将中国陶瓷艺术推向了巅峰。
93.这管家连我们家祖上是谁都不知道,还怎么当管家,不知道爹爹怎么想的?还说什么饱读诗书、博闻强记!我就不告诉你,等着出丑滚蛋。
94.先生亦是饱读诗书之人,不知可曾听过,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95.欧氏家族至今仍保留着“为子孙不外慈孝惟诗书是学振家声,念祖宗许多勤学须轮奂更新照禋礼”的祠联。
96.金马玉堂真学士,蕴藉诗书奥妙。
97.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诗书礼乐易春秋。
98.北宋“诗书画”三绝的黄山谷,曾拿着自己的书法向苏东坡老师请教,苏捻须不言。
121.方松林饱读诗书,知识面五花八门,且都是些真知灼见,完全被彪昭吸收了。
122.有的人看似满腹诗书,但其实缺少了“思考的头”,脑袋只不过是别人的“跑马场”,根本不会拿知识去分析问题,只是成为了徒具观赏性的“两脚书橱”。
123.他夫人严慰冰也是无锡人,出身诗书门第,曾以第一名考取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
124.他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精通中华传统文化,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
125.他儿子叶延接了班,叶延饱读诗书,颇知礼仪,用祖父的名字作了王族姓氏,并立国号为“吐谷浑”。
126.城东盐坨,滨河朴陋,其人民逐未食力,不习诗书。
127.上册为“中国历代围棋诗三百六十五首”,下册为“中国历代经典围棋诗书法欣赏”,附册为相关文章。
128.清高的男人,腹藏仁义道德,胸装社会民生;满腹诗书,满身“酸腐”。
151.诗书传家的傅氏最出名的不是恩封太子太保和状元及第,而是门口那三座贞节牌坊。
152.赵雍本是饱读诗书之辈,却非腐儒,加之对幼子怜爱,倒不觉儿子强读道家典籍有何不妥,并且还耐下心为赵禹讲解其中文理模糊不明处。
153.她倾国倾城,满腹诗书…她的世界曾经如此美好,只因一场阴谋让她国破家亡。
154.文景继统,不改高祖之政,务在养民,恭谨节俭,以济斯民,数十载而不变,家给人足,无不殷富,诗书所美,难以过也。
155.他还兼修画论,调教出儿子赵雍也精书善画,夫人管道昇能诗书、长墨竹,成为古代美术史上著名的女画家,尤其是外孙王蒙,名列元四家之一,文脉了得。
156.她七窍玲珑、聪慧敏捷、饱读诗书、性资敏慧,为皇上所倾迷。
157.小姑娘在闺房之中点绛唇、品诗书、修女工、学礼仪,直到成长为一个美貌与才情并重的佳女子,方才踏出闺房,寻觅良伴,从此相夫教子,安稳一生。
158.“姚公子,你既想投在老夫门下求学,老夫也就实言相告:“天下学问,不外乎诗书之学与功名之学两种。
181.这些个世家豪族掌握着诗书文化,寒门之人,若想有所成就,必须得托庇于这些世家大族,才能研经读史,识文断字。
182.有的在从贾之前就曾知晓诗书,粗通翰墨,从贾之后尚好学不倦,蔼然有儒者气象。
183.诗书经纶却并非特别出彩,最多只是早慧而已,他背诵那些四书五经道德文章凭的是记性超群,至于说写诗作赋,那水平不过是一般罢了。
184.绮络这种满腹诗书的小姐,又未出阁的,哪里又知道这些宴席操办的琐事。
185.刘郎君,奴家身无长物,这些年却也积攒了些许钱财,可以尽数奉送给主人家,奴婢也识得些诗书经籍,粗通音韵,可以为郎君作一整理文卷的婢女,希望郎君垂怜。
186.阿谀奉承敲骨吸髓者莫不高官厚禄,而诗书画三绝的郑虔仅做了个卑微的冷官;华堂广厦里面的衮衮诸公肥鱼大肉精米白面都吃腻了,郑虔却经常饭不足而挨饿。
187.表哥自幼饱读诗书,总说言多必失,所以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不说出来。
188.王安石的衣着,大概也是很不讲究的,苏洵在他的著名的《辨奸论》中写道“(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其情也哉!”。
1.孝为百行首,诗书不胜录。富贵与贫贱,俱可追芳躅。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
2.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
3.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4.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6.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
7.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8.小东的爸爸饱读诗书,学识渊博。
31.他家是诗书门第,每个孩子都能出口成诗.
32.中华文明,五千余年;诗书礼乐,代代相传;中华民族,辉煌灿烂;蛟龙潜渊,神州飞天;中华儿女,任重道远;强盛祖国,一统河山!
33.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陶渊明
34.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劝君莫要虚度日,勤奋学习勇创新;俗话又说:事要成功须尽力,学无止境在虚心。劝君莫要怕吃苦,诗书万卷圣贤心。祝君成功!
35.在将暮未暮的岁月,你微笑着寻找那颗凄楚彷徨的心。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樨花。李清照
36.我欲何求?执子之手。同赏明月,共读诗书。庭中遍植,依依杨柳。年年凝碧,岁岁弄柔。我欲何求?偕子白头。相偎相伴,无怨无尤。青山隐隐,流水悠悠。死后归土,并葬荒丘。万灭之殇
37.大学校长分文科出身和理科出身两类。文科出身的人轻易做不到这位子,做到了也不以为荣,准是干政治碰壁下野,仕而不优则学,借诗书之泽、弦诵之声来修养身心。理科出身的呢,就全然不同了。钱钟书
38.人的文彩主要表现为诗书礼乐等文化修养,所以先秦时期文章也产生了表示文字作品之义的内含。
61.一方南山,一篱菊花诠释恬淡的意境;一捧月光,一湾溪水寄托悠长的情怀;一卷诗书,一杯清茶氤氲静美的气息;一个字词,一番话语浓缩祝福的情意。愿你事事如意。
62.第三次的新居在学校附近,孟子就跟着学生学习诗书礼仪,揖让进退。
63.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陶渊明
64.到二十岁左右时,他已经满腹诗书,写出的诗歌也不同凡响。
65.我路过这流光万千山河绘写一袭华年,我诵幼时旧读诗篇抬头亦见是星河天悬,我自书中走过这千年,千年一梦归处便诗书人间。照墨
66.诗书满腹才华高,高考成绩一枝俏,理想没有大和小,真实善良就美好,实现价值光闪耀,成功将会把你绕。祝福你被理想学校录取。
67.三千红尘路,寥寥九州土长安于我意何如?无关青云路无关诗书无你处,无江湖。少司命
68.2003年举办谷福海百扇诗书画展.2005年举办谷福海、郑绍敏、柴京津书画联展.
91.世人皆知王摩诘好诗书,却不知其更善画,只是因为王维的传世画作少的可怜,能被世人认可的也就是台北故宫的一幅《雪溪图》而已。
92.磁州窑首创了中国文人水墨磁画一派,诗书画印与陶瓷的完美结合,将中国陶瓷艺术推向了巅峰。
93.这管家连我们家祖上是谁都不知道,还怎么当管家,不知道爹爹怎么想的?还说什么饱读诗书、博闻强记!我就不告诉你,等着出丑滚蛋。
94.先生亦是饱读诗书之人,不知可曾听过,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95.欧氏家族至今仍保留着“为子孙不外慈孝惟诗书是学振家声,念祖宗许多勤学须轮奂更新照禋礼”的祠联。
96.金马玉堂真学士,蕴藉诗书奥妙。
97.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诗书礼乐易春秋。
98.北宋“诗书画”三绝的黄山谷,曾拿着自己的书法向苏东坡老师请教,苏捻须不言。
121.方松林饱读诗书,知识面五花八门,且都是些真知灼见,完全被彪昭吸收了。
122.有的人看似满腹诗书,但其实缺少了“思考的头”,脑袋只不过是别人的“跑马场”,根本不会拿知识去分析问题,只是成为了徒具观赏性的“两脚书橱”。
123.他夫人严慰冰也是无锡人,出身诗书门第,曾以第一名考取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
124.他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精通中华传统文化,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
125.他儿子叶延接了班,叶延饱读诗书,颇知礼仪,用祖父的名字作了王族姓氏,并立国号为“吐谷浑”。
126.城东盐坨,滨河朴陋,其人民逐未食力,不习诗书。
127.上册为“中国历代围棋诗三百六十五首”,下册为“中国历代经典围棋诗书法欣赏”,附册为相关文章。
128.清高的男人,腹藏仁义道德,胸装社会民生;满腹诗书,满身“酸腐”。
151.诗书传家的傅氏最出名的不是恩封太子太保和状元及第,而是门口那三座贞节牌坊。
152.赵雍本是饱读诗书之辈,却非腐儒,加之对幼子怜爱,倒不觉儿子强读道家典籍有何不妥,并且还耐下心为赵禹讲解其中文理模糊不明处。
153.她倾国倾城,满腹诗书…她的世界曾经如此美好,只因一场阴谋让她国破家亡。
154.文景继统,不改高祖之政,务在养民,恭谨节俭,以济斯民,数十载而不变,家给人足,无不殷富,诗书所美,难以过也。
155.他还兼修画论,调教出儿子赵雍也精书善画,夫人管道昇能诗书、长墨竹,成为古代美术史上著名的女画家,尤其是外孙王蒙,名列元四家之一,文脉了得。
156.她七窍玲珑、聪慧敏捷、饱读诗书、性资敏慧,为皇上所倾迷。
157.小姑娘在闺房之中点绛唇、品诗书、修女工、学礼仪,直到成长为一个美貌与才情并重的佳女子,方才踏出闺房,寻觅良伴,从此相夫教子,安稳一生。
158.“姚公子,你既想投在老夫门下求学,老夫也就实言相告:“天下学问,不外乎诗书之学与功名之学两种。
181.这些个世家豪族掌握着诗书文化,寒门之人,若想有所成就,必须得托庇于这些世家大族,才能研经读史,识文断字。
182.有的在从贾之前就曾知晓诗书,粗通翰墨,从贾之后尚好学不倦,蔼然有儒者气象。
183.诗书经纶却并非特别出彩,最多只是早慧而已,他背诵那些四书五经道德文章凭的是记性超群,至于说写诗作赋,那水平不过是一般罢了。
184.绮络这种满腹诗书的小姐,又未出阁的,哪里又知道这些宴席操办的琐事。
185.刘郎君,奴家身无长物,这些年却也积攒了些许钱财,可以尽数奉送给主人家,奴婢也识得些诗书经籍,粗通音韵,可以为郎君作一整理文卷的婢女,希望郎君垂怜。
186.阿谀奉承敲骨吸髓者莫不高官厚禄,而诗书画三绝的郑虔仅做了个卑微的冷官;华堂广厦里面的衮衮诸公肥鱼大肉精米白面都吃腻了,郑虔却经常饭不足而挨饿。
187.表哥自幼饱读诗书,总说言多必失,所以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不说出来。
188.王安石的衣着,大概也是很不讲究的,苏洵在他的著名的《辨奸论》中写道“(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其情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