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民休息造句

    与民休息解释:与:给与,帮助;休息:休养生息。指在长期动乱后,亟需保养民力,复兴经济。相似词:休息休戚与共休息室休息站休养生息休息一下与时消息与民同忧

    1、在道家无为而治政治理念的指导下,与民休息政策的得以实践。

    2、第三,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息。

    3、文帝、景帝取道家上品,以无为为治,与民休息,但奸伪亦纵生。

    4、兵戈兴数年矣,而匈奴之害尽去,可复言与民休息,望斟之。

    5、自从曹操入主青州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严禁地方豪情圈占民田。

    6、除去繁苛,与民休息,建立一个平和富足的大清帝国。

    7、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

    8、而且现在的大唐朝李渊的二皇子李世民励精图治,与民休息,不误农时,同时整顿官吏,派遣得力的地方官管制中土大唐治下的几十个州郡。

    9、‘比萧哲(金使)以国书来,许归梓宫、太母及河南地,天下皆知上国寻海上之盟,与民休息,使人奉命通好两国耳。

    10、高祖悲百姓遭战国百王之苦,暴秦蹂躏之惨,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孝惠,孝文继统,不改高祖之政,至今四十余载,天下富足,百姓殷实。

    11、高祖脱却平城之难,意识到匈奴强汉弱的现实,决定罢兵,不言兵事,行黄老术,萧规曹随,与民休息。

    12、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

    13、余承乏省长,君又充公暑咨议及总司令部参议,旋出知周至县事,承兵乱后,一治以清净,保障附循,与民休息,而诘奸禁恶,无少宽纵。

    14、在经济上,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

    15、在其治理下,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百姓富裕。

猜你喜欢
  • 1、铁青色的羽翼张开,在风中秫秫闪动,时而长鸣一声,低头俯冲,时而侧翼逆气流上升飞举。2、这时,祭台前,浩月皇正顶着寒风,跪在高大武神雕像前的雪地里,身体可能是因为天气太冷,也可能是因为跪的时间过长而秫秫发抖.3、草丛秫秫响过后,一男一女跑...
  • 1、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17),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18);此孰与身伏鈇质(19),妻子为僇乎(20)?2、寒蝉凄切,长亭谁诉伤离别,骤雨初歇,兰舟独饮孰与归。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4、荆州大小孰与海内?...
  • 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2、孰知时事变更,番鬼纵横,城门紧闭,兵火丛生。3、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上帝力量有鞭长莫及的死角,所以创造了伟大的妈妈。万年荒漠于是滋生美丽...
  • 1、如此汹汹诛心勘问灵魂,天下孰能不诚惶诚恐?儒家记仇。2、王爷只掌管著淮阳八郡而已,与举国天下相比,如同九牛之一毛罢了,安一隅,安天下,孰轻孰重,王爷还不明白吗?3、天下孰不愤心悲肠,以忿胡人之患,靡衣偷食,以望国家之师。...
  • 1、且夫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2、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曾子...
  • 1、在黄峰诉福田区人事局一案中,孰是孰非有待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最终裁断,笔者无意于此乱下判语干扰司法。2、在这场激烈的“口水战”中,孰是孰非,各说各理,至今仍未有定论。[...
  • 1、用之则宜从之,从之则弃其所习,逆其所顺,强其所劣,捐其所能,冲冲如也。非天下之至,孰能用之。...
  • 1、原本,远离巴士,每一次出现赎死券扣减都是整数,但现在的扣减却出现了零头,不得不认为……其中有对台词的扣减。...
  • 1、无罪无辜,横受大刑,是以使民跼天蹐地,谁不战慄?昔之狱官,惟贤是任,故皋陶作士,吕侯赎刑,张、于廷尉,民无冤枉,休泰之祚,实由此兴。2、汉代赎刑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黄金为主,铜钱为辅,兼及爵位、竹、谷、缣、粟、马、军功等形式。3、象以...
  • 1、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