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灭造句

    1、烟云变灭,林泉点缀,草草而成,不失天真。意在笔先,正是古人作画妙处。

    2、佛法中的无常,并非“断灭”,而是“变灭”,这种“变灭”是前灭后生、相续不断的,这就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

    3、大地茫茫,流光瞬息,而世间覆雨翻云,错互变灭,几令天地为之动容,河山为之黯色。

    4、“烟云变灭,林泉点缀,草草而成,不失天真。

    5、云痕变灭一兴亡,铃语沉沉碣草荒。

    6、山川相迎复相送,转头变灭都如梦。

猜你喜欢
  • 1、时明帝喜发举,数有以轻微而致大辟者,朗终不能有所谏止,又未尝进一善人,帝亦以是亲爱;每顾问之,多呼其小字阿稣,数加赏赐,为起大第於京城中。2、太祖立国后,欲诏令灭姬姓满门,为群臣谏止,遂诏姬洪绘赐死并将姬氏族人尽数逐回雍州。3、大夫芮良...
  • 1、从他们任职期间和部分不在谏职但与谏官有关的诗歌中,可以清楚地瞭解唐代诗人的政治心态和文学意识。...
  • 1、史著正是通过定名分,褒善贬恶,以达到谏诤君王,赞助的目的,编辑者以礼仪或伦理原则审判人物和事件。2、盛唐贞观之治,房玄龄孜孜奉国、知无不为,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王珪激浊扬清、嫉恶好善,魏征耻君不及尧、舜,以谏诤为己任。3、一日万机,...
  • 1、“丈夫遇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硬,入史局须手硬,拒贿赂赃钱须心硬,浸润之谮须耳硬。...
  • 1、包拯刚到谏院上任,谏官陈旭、吴奎和御使里行唐介等人,就纷纷向他提出了三司使张尧佐的问题。...
  • 1、当然,结果是白居易的这些指陈时弊,鞭挞社会黑暗的谏章和讽喻诗,不仅触忤了权倖,同时也引起了最高统治者唐宪宗的不快。2、奏上后,好似石投大水,毫无影响,此外都作仗马寒蝉;许、袁二公不胜焦灼,方拟续上谏章,忽闻外省督抚,亦通电力阻,因此暂行...
  • 1、为臣奉主,匡救危乱,若处不谏争,出不陪随,缓则耽宠争荣,急便逃窜,臣节安在?2、曾国藩了解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紧张,立刻对此次谏争之举上奏自责,从此再不敢对皇帝本人和朝廷的根本决策说长道短。3、陛下践阼以来,所信任者,延己、延鲁、岑、觉...
  • 1、不若赦之归国,彼感大王不杀之恩,自然将此女进贡宫帏,以大王;庶百姓知陛下宽仁大度,纳谏如流,而保护有功之臣,是一举两得之意,愿陛下准臣施行。2、唐太宗励精图治、纳谏如流,逐渐恢复唐朝的国力。3、虽然朕自以为自己一向很是大度,纳谏如流,但...
  • 1、夫君子小人不两进,邪谄得君则正士危,何可訾耶?观贽论谏数十百篇,讥陈时病,皆本仁义,可为后世法,炳炳如丹,帝所用才十一。...
  • 1、所以,我们应当正视现实,不要饰非拒谏,“让人民说话”,主动改善人权状况,不授人以柄。2、以才陵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3、而反观中国古代的许多昏暴之君,之所以败国亡家,也往往与朝纲独断、拒谏饰非有一定关系。4、多见者博,多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