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论公允造句

    1、郝持经几个月润色,一部持论公允、章法规范的县志成稿。

    2、到1945年,日本组织了共计14批次、总数为7万户、20万人的集团式开拓移民团侵略中国东北——这应该是相当接近历史真实、持论公允的解释。

    3、可喜的是,这次事件,从校方到社会舆论,基本都是持论公允,平和理性。

    4、同时,作者对历朝历代的慈善救济效果还旁征博引各类史料进行了客观评价,持论公允而中肯,不随意虚夸亦不任意抹杀。

    5、一个学者,一旦由一己之利出发,又如何能站定客观中正的立场,持论公允呢?于立生(江苏南通。

    6、在此背景下,那些主张持论公允、不视中国为威胁的日本人不是被边缘化,就是被指为“日奸”。

    7、某报创刊以来,一向持论公允,所以人人爱读它。

    8、‘照会关于沪军都督人选,理应事先协商,持论公允’。

    9、全书以历史主义学派对以往历史抱以“同情的理解”的史观进行理论分析,注重历史情势,持论公允,见解深刻。

    10、但他持论公允,得红楼“自由”精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11、多数文章以新解密的历史档案、当事人新近的回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据,或给出颠覆性的结论,或给历史以新的解释,文章条理清晰,持论公允。

    12、这样的稿件很有生命力,很有创造性,不仅被海外所接受、喜爱,也让我们的官员和公众感到风格独具、视觉独特、持论公允。

    13、朱正对鲁迅的一生及其作品十分熟悉,对鲁迅的亲友和政敌等皆如数家珍,持论公允。

    14、其文言约意丰,持论公允,角度新锐,卓识迭出,广受好评。

    15、韦著《孙中山》的最大特点是持论公允。

    16、小商小贩是个宝,这话态度坚决,旗帜鲜明,饱含深情,持论公允。

    17、作者当然不是一味地怀疑、然后否定旧论,如这样便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而是把人物和时间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尽可能做到持论公允。

猜你喜欢
  • 1、人生苦累,不能不睡,一旦失眠,十分遭罪!送你法宝,包你好睡:热水泡脚,牛奶暖胃,静心入眠,卸去疲惫。世界睡眠日,朋友的提醒最到位!2、上周,年已81岁的卡拉扬在他萨尔斯堡的家中溘然长逝,不能不使得他身后的音乐界黯然失色。3、我的心变了,...
  • 1、师傅!您老虽然是从清朝活过来的老古懂,但是毕竟已经接受了一百多年的现代社会教育,能不能不张口避口的就姑娘姑娘的,土气不土气?2、不能不考虑自己走的路是否合适,就不加思索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而应该考虑自己的才能和志趣,并按照这种才能和志趣...
  • 1、为了不损及莫大的成功,神不能不渗近一滴苦涩的味儿。2、生活百无聊赖,年龄增长太快;豆蔻年华不在,工作让人无奈;仪表真的很帅,不能不谈恋爱;环境如此之好,快去拍拖恋爱!3、你乖舛的言行不能不让我怀疑事情的真实性.4、刘建生指出,期刊人不能...
  • 1、花重柔声道:“西门,这世上有二个男人说的话你不可尽信,也不能不信。一个是我,一个就是昌帝。”。周梦2、你看你都累瘦了,别老说你骨头都是肉,劳动也不能不懂休息呀,马上要到五一了,你看你都瘦成这样了,还怎么去T台上当“劳模”!预祝五一劳动节...
  • 1、其三、文中大量而恰当地使用句末语气词,起到了表达意义以简驭繁,只着一字而含义丰富;表达感情以无胜有,不着情语而情尤真、意尤切的突出效果。2、出门在外,不论别人给你热脸还是冷脸,都没关系。外面的世界,尊重的是背景、而非人本身。朋友之间,不...
  • 1、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把家庭妻子都搁在了一边。2、彭大盛从小到大专心练刀,目不窥园,也不知道什么叫魏晋风度,衣冠风流。3、老师也常说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故事鼓励学生认真读书,还是第一次听师傅说切不可废寝...
  • 1、因为不了解敌军的情况,即使火烧眉毛,我们仍然按兵不动,等待时机,不理会他的挑衅!2、玉溪然根本就不理会他在下面叫苦连天,理所当然的踩着钟子贤的肩膀。3、历史从不理会后人如何悲怜,不会因任何人而改变。4、我始终相信成长是一定的。官场的寒喧...
  • 1、衙吏才不理会囚徒所抱怨的话呢。2、这我就不知了,人心隔肚皮,看样子他不是冲着我们来的,我们不理会就是了。3、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
  • 1、初月走后,赵旻一直嘟哝着小嘴不理睬陈炎,陈炎知道她又是打翻了醋坛子,心里暗暗好笑。2、李寻真虽然平时不理睬商南等人,但是现在看到她们这样替自己高兴便露出笑容。3、因小区还没有物业公司,该局就电梯问题多次找小区开发商湘潭县第九房地产开发有...
  • 1、他可能目不识丁,连报纸拿反了都不知道。2、现代教育如此普及,还有目不识丁纺人吗?3、对目不识丁的文盲,谈文艺创作,无异于对牛弹琴。4、我爷爷没念过书,目不识丁。5、老婆婆目不识丁,但歌仔戏文却可全本地背诵。6、北凉托孤将,目不识丁喜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