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地以尽造句

    1、苏联能将日本关东军扫地以尽,但却夺不下一座珍宝岛。

    2、这样,曾国藩这位“中兴名将”、“旷代功臣”,转瞬之间变成“谤讥纷纷,举国欲杀”的汉奸、卖国贼,“积年清望几于扫地以尽矣”。

    3、作弊的心理压力基本丧失,则既意味着惩罚机制的失灵,也意味着羞耻感、自尊心的扫地以尽。

    4、所有这些导致政府的权威和纪律扫地以尽、荡然无存,终于引起社会动乱,使我们在天灾和外敌入侵面前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5、跟赵教授比,广招正局级以上官员读所谓“论文博士”,免费发放“博士文凭”的大学,可谓卑躬屈膝,斯文扫地以尽。

    6、字于尔等之要求,则国家等于灭亡;盖余为代表中华民国四万万人之人格,如余为部下威力所屈,临难求免,则余之人格扫地,即等于中华民族之人格扫地以尽。

    7、师道尊严,扫地以尽!谈什么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怎么可能产生杰出的教育家!建议中央政府正视高等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8、“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

    9、二战期间,日军极度地凶残,军队的名誉扫地以尽,“给人的印象则是最残忍的无道德的民族,这是很可惜的。

    10、唐末五代时期礼崩乐坏,纲常扫地以尽,中国封建社会的新阶段在旧秩序的大动乱中到来。

    11、主义所束缚,痛苦无比,既反乎人理而又不敢违,乃相与作伪,而道德反扫地以尽。

    12、就综合国力即军事、经济和政治组织力而言,封建的中国远逊于列强,因而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列强的枪炮就扫地以尽。

    13、唉,再不读诗!斯文既已扫地以尽,就连诗歌一并扫了去吧……

    14、每次战乱都使经济积累和文化积累遭到严重破坏,有时甚至是扫地以尽,如东汉末和唐末。

    15、甄别会议前,官僚们几天几夜没有合眼地准备资料,临到头还是一败涂地,国家公务员的威风扫地以尽。

    16、因此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列强的枪炮就扫地以尽。

猜你喜欢
  • 1、又谁无家?乃俾敝国惨无天日!惟所以暂延残喘者,仰仗天皇(按,指中国皇帝)之援拯耳!兹幸法事大定(按,指中法战争结束),中国无事之日,即敝国复苏之时也。2、惟所以暂延残喘者,仰仗天皇(按,指中国皇帝)之援拯耳!兹幸法事大定(按,指中法战争...
  • 1、嗣复援照古制,就辟雍养老,创设三老五更;三老知天地人三事,五更知五行更代,并不是有三人五人。2、臣不冀迁官,不支岁饷,抵越南后,毋庸援照洋使章程办理;惟乞假以朝命,俾观瞻肃而操纵有权。援照造句...
  • 1、妈的,果然能如此,围魏救赵,传令,两路人回应增援,其余人随我在回章丘的路上拦截。2、而且满载士兵的高铁列车在空袭下万一被击中,则自救不暇,根本无法增援台北。3、朋友是雪中炭,有你替我驱寒;朋友是雨中伞,有你及时增援;朋友是水中船,有你才...
  • 1、此时,洪霓剑已赶造火枪三千,全部用于装备增援部队,共兵力十万,由东水激放领着,沿中山山脉西部,火速赶到中山。...
  • 1、最近,中国尽管自身也遭受了地震灾害,但我们仍然派出救援队奔赴新西兰、日本抗震救灾,并提供现汇和物资援助。2、抗战期间,中国政府出于物资援助需求,筹划了中印公路日玛线和印藏驮运线。3、世界难民日,竖起大爱的旗帜,用爱心点亮难民的希望,用物...
  • 1、安置灾民、围建草库伦,骑兵部队把边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深受当地牧民群众的欢迎。2、1956年初,北京市民政局召开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号召大家以带动全市人民购买公债券支援国家建设。3、不掉一粒粮,做到...
  • 1、于是,在土耳其人的军事与财政支援下,塞努西又开始加入了反英阵线。2、因此每到一地,人们莫不奔走相告,高呼"红军回来了!"纷纷起来支援大军,沿途烧茶送水,担任向导,报告敌情。3、其公爹是临沂市莒南县大山前村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带头开荒种地,...
  • 1、我爱发,我要发,发了支援山里娃,给他几车钞票花。我爱发,我要发。发了捐助咱国家,有灾有难怕球啥。我爱发,我要发。发了给你买西瓜,承包短信给你发。好娃娃!乖乖听话!2、1911年武昌起义,赵恒惕率广西学生军支援武汉,不久南北议和,即率部奉...
  • 1、然后,他又用无线电报话机向总部请求支援。网2、1911年,陈果夫20岁时,在以学生军支援武昌起义的战斗中,因负重劳累过度,致肺部血管破裂,落下了终身的肺结核病。3、我问过临时机场,说是地勤人员连日连夜超负荷工作,吃不消了,必须降低支援强...
  • 1、如此可让不支援条件式编译的主机忽略它。2、但是,在中国,这一切基本上还只能由政府来办,当地办不好,就要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由发达地区政府定点支援,结果弄得发达地区赔累不堪,穷于应付。3、不管武器口径多么小,也不管武器数量多么少,要始终用...